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红版专区>> 争鸣>>正文内容
皇帝微服私访是为了体察民情? >> 阅读

皇帝微服私访是为了体察民情?

作者:常 强 来源:《百家讲坛》红版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4日 点击数: ( 字体: )
                           
 
但凡提到微服私访,人们大都会想起康熙。其实,大家都被影视剧忽悠了,史书中并没有康熙微行的记载,相反他曾公开反对微服私访。
 
《清圣祖实录》记载了康熙晚年的一篇圣谕,上言道:“康熙五十六年三月庚申,谕大学士,学士,九卿等:朕尝观书,见唐明皇游月宫,宋真宗得天书,此皆好事狂妄书生伪造,岂可以为实而信之乎!又宋太祖,明太祖皆有易服微行之事,此开创帝王恐人作弊,昌言于外耳。此等事,朕断不行。举国臣民以及仆隶,未有不识朕者,非徒无益,亦且有妨大体。况欲知天下事,亦不系于此也。”
 
在这段话中,康熙解释了反对微服私访的原因,一是老百姓都认识他,微行很难成行;二是了解天下事根本没必要如此做。的确,康熙一生多次公开外出巡游,全天下人几乎都知道他长什么模样,纵是有人未曾谋面,口耳相传,圣容也可暗记于心。再者,康熙对自己所建立的信息网络超级自信,坚信忠臣遍天下,他们皆有资格做自己的第三只眼。
 
据记载,宋太祖、明太祖、秦始皇、汉武帝、汉成帝、晋明帝、唐高祖、唐中宗、唐宣宗、辽穆宗、明武宗、清同治帝等帝王都曾微服私访过,但是,他们微行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体察民情或为民解忧,而是寻欢作乐。
 
古代皇帝多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即使皇宫生活丰裕无比,毕竟活动区域有限,高高的宫墙很难阻挡住皇帝对外界的好奇。当他们对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产生严重的审美疲劳后,自然会把目光转移到宫墙之外。对汉成帝而言,他微服私访的最大收获或许就是觅得了大美人赵飞燕。皇帝微行,原无褒贬,但成帝之后,后人始对帝王微行怀有敌意。
 
中国帝王了解民情的方式有许多种,微服私访是其中最不重要的一种。对帝王而言,微服私访若用作猎艳,其功效妙不可言;但若体察民情,恐怕有些困难,甚至可以说没必要。其实,中国帝王微行,阻力颇大,约束颇多,圣君断不会轻易为之。
 
首先,微行的必要条件是帝王的平民化装束和隐蔽化行踪,这是人们传统观念所不可接受的。中国古人讲究尊卑有别,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人物的特定身份。皇帝微行几乎要求他与随从平等相处,活动如布衣草根,这无疑有失体统。正因如此,古代昏君微服私访,得到消息的大臣总会苦苦劝谏,希望照顾一下帝国的颜面。
 
其次,中国古代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的观念,圣君一般总会光明行事,只有阳光一点,臣民才能对其评价好一点,康熙虽然建立过以曹寅为首的情报系统,但毕竟没有屈尊。
 
再次,皇帝微服私访危险系数颇高。纵是身边护卫皆有万夫不当之勇,但也难说不会有个三长两短。所以,作为圣君,一般是不会选择微服私访的。至于像《康熙微服私访记》中所演,皇帝还能在微行中为民排忧解难,更是无稽之谈,纯属美好幻想
 
 
 
 
以上文字选自《百家讲坛》杂志,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订阅本刊纸版杂志电子杂志。订阅电话:0371—65866446(邮购部)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