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刊外选稿>>正文内容
和氏璧究竟是用什么制成的? >> 阅读

和氏璧究竟是用什么制成的?

作者:唐尚文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官网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07日 点击数: ( 字体: )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一件非常著名的无价之宝,从楚文王加工成和氏璧始,到秦始皇把它制成“传国玺”,至唐末神秘失踪,计1600余年,像这样被历朝历代传递一千多年的历史文物,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是什么原因使“和氏璧”、“传国玺”具有如此强大的魅力呢?
 
除了因材料稀少和色彩迷人以外,更重要的是刻成玺印后,作为一种皇权的象征,赋予了它极高的政治意义。
 
“和氏璧”究竟是由什么材质制成的?长期以来学者们莫衷一是。
 
1921年,地质学家章鸿钊在《石雅》中分析,它应是一种珍稀的具有碧绿、洁白闪光的拉长石。
 
1983年,地质学家郝用威在全国地学史学术会上以《和氏璧探源》为题称:“和氏璧即是月光石”。
 
2001年,已故著名地质学家袁奎荣教授经多年研究以变彩拉长石为原料复制了一个“传国玺”,玺呈宝塔式的正方形,上雕螭虎纽,玺底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在阳光的折射下,墨绿色玉玺周身会散透出点点晶莹的蓝光。
 
也有学者认为和氏璧是绿松石或独山玉。
 
2008年,叶寅生先生认为和氏璧极有可能是蛋白石类宝石(主要是白欧泊)。
 
还有认为是兰田玉的。
 
综合历史上对“和氏璧”、“传国玺”的描述,和氏璧具有以下特点:
 
唐代杜光庭在《录异记》中说:“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
 
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称:“(传国玉玺)色彩青绿而玄,光彩照人。”
 
在“完璧归赵”的故事中,蔺相如诳骗秦王说“璧有瑕,请指示王”,反过来说明它是一块完美无瑕的白璧。
 
根据正而视之色白的特点,绿松石或独山玉当可排除,袁奎荣教授复制的“传国玺”也不在其内。根据无瑕变彩的特点,白欧泊也可排除,至于兰田玉,根本算不上珍品。个人认为“和氏璧”的材质应该是斜长岩的一种——变彩斜长伟晶岩。
 
卞和最早大约在公元前745年左右,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楚厉公(蚡冒)。厉公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至武王即位,和又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直至楚文王六年(约在公元前683年左右)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查楚无厉王,可能为楚厉公(蚡冒)。周平王三十年,公元前740年, 蚡冒卒,弟熊通杀蚡冒之子而代立,是为楚武王,前690年,武王伐随,病卒于征途,武王子熊赀继位,是为楚文王。
 
我们不应该低估当年玉人的水平,那毕竟是“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岂有不认识玉的道理?一般的玉,肉眼观察,緻密、细腻、柔和、润泽、色彩、光泽是首要特点,要看内部,就得“剖之”,然而斜长伟晶岩外表粗糙、无光,与一般的玉在外观上完全不一样。其硬度为6—6.5,上世纪50年代笔者采集标本时,钢制的地质锤反而被砸得坑坑洼洼。在公元前745年左右楚厉公时期,尚无铁器,当然无法“剖之”,直到公元前683年左右楚文王时期,由于冶铁技术发展,玉人才能“理其璞而得宝”。
 
斜长岩是一种稀有的火成岩,斜长伟晶岩则极少见,至于百色、纯净的、由单一的变彩拉长石构成的斜长伟晶岩,则更为罕见。当年标本切面光彩照人,正视为纯白色,在不同的角度,闪现出淡兰色的晕彩,加上它具有很高的硬度,的确算得上是宝石中的珍品。
 
和氏璧有多大?楚文王把它加工成和氏璧,只是一个供观赏的摆件,而秦始皇琢璧成玺,意在“传国”,充分反映了他们之间价值观的差异。始皇帝意欲传之万世,当然要用最宝贵、最稀有、最美观的材料来制作,和氏璧是当时独一无二、价值连城的传世之宝,加之它特有的硬度,足可以传之万世而不朽。秦“传国玺”底方四寸,按秦制约相当于现在的八公分见方,和氏璧应有中孔,按半径两公分计,再加上切割下来的弦高约三公分,切缝约两公分,和氏璧的直径当在三十公分左右。厚度即传国玺的高度,估计不小于五公分。这么巨大的一块稀有宝石,放到现在,其价值也是相当可观的!毛料的块度估计不小于35cm×35cm×10cm,怪不得当年卞和只得“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了!正因为它有足够大的尺寸,所以秦始皇才能选用它来制作“传国玺”。
 
和氏璧加工成传国玺后,应该还有不少余料,以秦始皇的威严和法制,没有人敢于藏匿。那么它到哪里去了呢?可能当第一颗传国玺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巡视天下,过洞庭湖时遇狂风巨浪,龙舟将倾,被投入湖中镇厌之,事后肯定进行了打捞,但由于沉玺的具体位置不确定,加之湖水太深、淤泥太厚而玉玺又太小,因而导致打捞没有结果。没有了“传国玺”如何传国?不得已,只得用余料加工第二颗传国玺,历时七八年才刻成,秦始皇还自导自演了“持此还祖龙”的政治剧,一则显示了秦始皇的权威,二则掩盖了复制第二颗传国玺的事实真相,维护了“传国玺”的唯一性。
 
剩下的余料已经不够再作玉玺,加工成了什么无可考。也许只有待打开秦始皇以后,才可能有结论。
 
和氏璧玉料产于何处?大多数人根据先秦《韩非子》载“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就肯定和氏璧玉料出自楚地,其实并不可靠。其一,如果真出自楚地,那么,依据楚文王的性格和实力,掘地三尺,也要找出第二块来!卞和还活着,虽然无脚不能行走,但指出产地总是可以的吧?其二,楚厉公(蚡冒)时的楚地范围内,没有产出变彩斜长伟晶岩的地质条件。合理的结论是:和氏璧玉料并不产于楚地。
 
事实上它真实的产地是在秦岭深山之中,属秦地而非楚地,卞和其人姓和而不姓卞,所以称“和氏璧”,而不是“卞氏璧”。“卞“之为字,一人戴笠、荷棍、负囊。只是一种职业的冠词,很可能是长途贩运的行商,而贩运的最有可能就是珠宝玉石之类,和氏璧玉料产于何处,其实他并不知道,所以当楚王询问时,他只能编造“凤凰落于山中”之类的子虚乌有的谎言来搪塞,楚文王大约也普查了一番,当然没有结果,只好不了了之。
 
和氏璧玉料既然产于秦地,那么秦始皇为什么不下大力寻找呢?那是因为“和氏璧”、“传国玺”非平常人所能见,直到今天我们都还在讨论它是由什么材料加工而成的,当时人如何能知道?此外两千多年前,秦岭深山还是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谁知道当地产出变彩斜长伟晶岩?而且用它能加工成传国玺?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彩斜长伟晶岩在外观、质地上与人们熟知的一般玉料大相径庭,一般人是不知道它的价值所在的。所以时至今日,仍然没有见到第二块“和氏璧”、“传国玺”面世。而当地大块的变彩斜长伟晶岩仍然被当作砌田埂、垒猪圈的材料。
 
呜呼!怀稀世之材而不遇,惜哉!
 
 
 
该文所表述的内容为作者本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及《百家讲坛》杂志官网的观点和立场无关。)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