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蓝版专区>> 探轶>>正文内容
赵高:“批鹿为马”终成空 >> 阅读

赵高:“批鹿为马”终成空

作者:渔 兮 来源:《百家讲坛》蓝版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7日 点击数: ( 字体: )
 
赵高,为秦国宗室远亲,入秦宫为宦,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后担丞相重职。
 
需要指明的是,“宦”在当时是指宫中内廷的任职人员,即皇帝的亲近侍卫之臣,所以赵高并不是缺斤少两的太监,而是真正的男人,不仅是男人,还是一个有着创造性思维的有才男人。
 
众所周知,“指鹿为马”是赵高一手导演的,其敢想敢做的思维已经超越了人类正常的理解范畴。对于我们这些历史看官来说,这或许只是一个政治陷阱,更有幽默者称这是一个政治冷笑话。但在秦殿上的群臣是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的,在他们看来,这着实是一次极其危险的试探,稍有不慎,便会人头落地成为刀下鬼。
 
这并非危言耸听。自秦始皇驾崩始,赵高先搞死了公子扶苏,又搞死了蒙恬、蒙毅两兄弟,再搞死了李斯。牛人都被他搞死了,朝廷之上,赵高一人独大,他要想搞死其他人,可以很轻松。这个道理群臣再明白不过。
 
赵高肆无忌惮地剪除异己,当他牵着鹿现身在秦殿上时,已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大人。
 
赵高这么搞,他究竟想干什么?这是很多人的疑问,因为在他处心积虑用一头鹿给群臣做脑筋急转弯的时候,咸阳城外已经是烽火连天,秦王朝摇摇欲坠了。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巨鹿一役,秦军被起义军打得落花流水,精锐尽失,大将王离被擒,章邯求助不成,恐朝廷降罪,率大军投诚。
 
秦朝的一员大将就这么跑了,很怂,但很识时务。因为同样身为武将,章邯并没有忘记蒙氏兄弟是怎么死的。蒙氏兄弟本无任何动作,却被赵高“日夜毁恶,求其罪过,举劾之”,迫害致死,而自己现在是兵败而归,后果自然可想而知。章邯不是恐朝廷,而是恐赵高。
 
这边厢,赵高却在权力的扶梯上越爬越高,他顾不上回头去看一看扶梯下的芸芸众生和满天下的反秦风暴,依旧自个儿埋头冒进。但是顾不上看不等于不知道,天下的反秦浪潮汹涌澎湃,摆在他面前的这个烂摊子,他自己比任何人都清楚。
 
但这个世上有一种人,能为了权力和功名而不顾一切,赵高就是其中之一。因此,他有足够的动力来蚕食秦王朝的权力,包括丞相之位,甚至帝王之位。
 
当然,秦始皇如果在世,估计赵高就没有或者说不敢有染指皇权的想法,但秦二世胡亥这个软柿子就不同了,他是被赵高一手推上皇帝宝座的,通俗地说就是傀儡。傀儡秦二世给赵高带来了太多的操作空间,因此才有了“指鹿为马”丑剧的上演。
 
至此,赵高羽翼聚丰。但毕竟是人臣,他想更进一步,到达权力和功名的顶点。
 
此时的秦王朝已经千疮百孔,起义军中的两大巨头刘邦和项羽正在进行着一场先入关中者为王的豪赌,秦王朝的前途岌岌可危。刘邦为了早日攻克咸阳,甚至暗通赵高,史载:“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使人私于高。高恐二世怒,诛及己身,乃谢病不朝见。”
 
赵高真的是“恐二世怒,诛及己身”吗?未必!赵高是一个以整人为乐的疯子,他没有理由怕秦二世,因为在此之前比秦二世牛的人太多了,不都被赵高搞死了?赵高连秦始皇的遗诏都敢改,他还怕谁?
 
因此,赵高的“谢病不朝见”是另有所图的。
 
回到之前所说的,赵高想更进一步达到权力和功名的顶点,如何达到?答案是弑君篡位。
 
对赵高来说,弑君篡位实在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虽然有“指鹿为马”在先,但他心里清楚,这世上有一个词叫“僭位”,朝廷上那些貌似对自己拜服的群臣可以容忍他滥杀忠臣,可以容忍他用一头鹿侮辱他们的智商,但要让他们容忍他取秦二世而代之,则是万万不可能的。
 
但时间不等人,面对摇摇欲坠的秦王朝,面对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他毅然作出了决定。
 
是时,赵高在其弟赵成和女婿阎乐的协助下,杀秦二世胡亥于望夷宫,并依仗自己嬴姓赵氏的血统准备即刻登基。在外患重重之际,赵高这个“内忧”着实过了一把浑水摸鱼的瘾。
 
既然是浑水摸鱼,那么摸到的有可能是金龙鱼,也有可能是烂泥鳅。赵高自沙丘假传圣旨后的好运气至此已用尽,在这最关键的一摸中,他摸到了一条烂泥鳅。
 
不管赵高事前是否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急切登基的他在朝廷上并未稳获人心。秦殿上的那群老臣固然迂腐,但迂腐的最大好处就是坚持原则,不管平时你赵高多么飞扬跋扈,关键时刻,该你歇菜你就得绝对歇菜。于是,在群臣强有力的抗争中,赵高只得伴着自己“天弗与,群臣弗许”的哀叹,匆匆将皇位交给公子子婴,妄图再次退居幕后遥控指挥。
 
不过,此时的赵高恐怕不能遥控指挥了。
 
赵高早年在向权势大踏步迈进的时候,做过几件具有转折意义的事,比如沙丘假传圣旨和“指鹿为马”,再者就是残害忠良,这其中不仅包括前述几位被他搞死的牛人,更有秦皇室成员。据史书记载,赵高曾杀害了胡亥的12个兄弟。对于赵高的残酷迫害,秦王室可谓是抓破了头皮。
 
显而易见,赵高如今的麻烦大了去了。
 
果不其然,子婴决定对赵高动刀子。他在登基前夕,设计骗赵高入宫,而宫中早已埋伏下了杀手,赵高欣然去了。
 
对赵高这种政治场上的老手来说,这貌似一个极端低级且致命的错误。老辣如赵高者不会不知道子婴肚子里的那点花花肠子,但他还是毅然往子婴挖的坑里跳了。
 
为什么?
 
赵高专权多年,对自己在群臣和百姓中的口碑不是不清楚,同时他也深知秦王朝早已病入膏肓。自己篡权不成,终究要一死,与其被外面愤怒的农民起义军杀死,还不如死于子婴之手。被子婴处死,杀便杀了,还不至于被抛尸荒野,但如果被流寇所杀,那自己的脑袋还不被人揪下来当球踢?
 
也就是说,被子婴处死,赵高也就避免了直接接受人民和历史的审判。赵高这样的奸臣,即使濒死也要考虑利益的最大化。
 
公元前207年,赵高死。随即,子婴诛其三族。在处死赵高的40多天后,咸阳城破,秦王朝覆灭。
 
纵观赵高的权力之路,他鲜有纰漏,除了弑君篡位这一次。也许我们还得感谢那一群迂腐固执的老臣,没有他们的坚持,相信赵高也不会这么快覆灭。历史往往就是这样,“柳暗花明”,简单的四个字就概括了一切的权谋攻伐。也许赵高不会想到,自己折腾了这么久,甚至用鹿来试探自己的权威,到头来依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套用一句电影台词,叫“猜中了这经过,却猜不中这结局”。
 
有的人倒下去了,换来的是流芳百世;有的人倒下去了,换来的是遗臭万年。
 
 
 
以上文字选自《百家讲坛》杂志,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订阅本刊纸版杂志电子杂志。订阅电话:0371—65866446(邮购部)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