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2009年7期】“不幸”成就了朱载堉

作者:陈鲁民 来源:《百家讲坛》(蓝版)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31日

 

“不幸生于帝王家”,这话乍一听似乎有些矫情,因为不知有多少人做梦都想托生在这样的富贵之家,即便没这样的福气,也要想办法攀龙附凤,沾点王气。但问题还有另一面,别看那些帝王子孙平日里锦衣玉食,挥金如土,可一有变故,他们往往就是权力倾轧的牺牲品。所以,他们倒霉时发出这样的哀叹,也不奇怪。
 
朱元璋的九世孙朱载堉自然也不例外,本来生在帝王家,他可以养尊处优,有一份与生俱来的优厚俸禄,可以终生不为衣食发愁,还有很好的学习研究条件,能接受最好的教育,交往文化素质高的朋友。
 
可不幸的是,按当时朝廷规定,尽管他满腹才华,学富五车,但作为宗室子弟却不能参加科举,也不能做官,还不能私自离开领地。更不幸的是,15岁时父亲被诬陷而遭禁锢,他从尊贵王子一下子变成了罪犯家属。在困顿和歧视中煎熬的19年里,他饱尝人间苦难,备感世态炎凉。好在父亲后来能在生前被平反昭雪,恢复王位,他又以世子身份重入王宫,继续过有充分经济保障的富裕生活,得以继续从事他所喜爱的音乐与数学研究事业。
 
可是,没过多久,父亲就突然去世,他失去了王位继承权,这就意味着他从此就成了平民百姓。但这也使他跳出了钩心斗角的权力中心,可以不受干扰,不被觊觎,把全部精力用在他所钟情的音乐与数学理论研究上。于是,世界上少了一个可有可无的王子,多了一个举世无双的乐律学家。
 
然而,不幸的幽灵似乎特别青睐于他。虽然经过多年苦心研究,朱载堉著书20余部,在多方面都有开创式的建树,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第一个提出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原理;第一个创造出按照十二平均律原理发音的乐器—弦准;第一个发现“异径管律”的规律;第一个在算盘上进行开方计算;第一个得出求解等比数列的方法;第一个创立“舞学”一词,并为这一学科规定了内容大纲……但当他在71岁时将自已一辈子的研究成果献给朝廷时,却被束之高阁,无人理会,甚至被嘲笑是雕虫小技,“奇技淫巧”
 
当然,造物主是公平的,任何人都不会永远陷于不幸的泥潭,总会有幸运女神来眷顾的。令人欣慰的是,朱载堉的研究成果墙里开花墙外香,居然能飘洋过海,在欧洲大放异彩,为推动世界音乐理论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他的名字早在18世纪就传入欧洲,他的十二平均律理论传播到欧洲后,为欧洲学术界所惊叹。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说:“有一个中国王子叫朱载堉的,他在旧派音乐家的大反对中,倡导七声音阶,天才地把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并发明了变调的方法。”李约瑟则评价说:“朱载堉虽然远离欧洲,但他同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
 
更为幸运的是,到了现代,特别是这一二十年,他的音乐理论终于出口又转“内销”,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国人在惊喜中越来越多地认识了解这位音乐与数学奇人,给了这位伟大学者以应有地位,虽然稍晚了一些,总算是亡羊补牢,足以告慰朱载堉于地下。
 
       人生如梦,有美梦自然也有噩梦,不管是否愿意,总会遇到许多不幸与有幸。伟人与庸人、成功者与一事无成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把不幸当动力,把有幸当机遇,不在不幸面前低头,勇于战胜不幸,赢得幸运的招手;后者却稍遇不幸便被打倒,不堪一击,一遇有幸则陶醉其中,不可自拔。朱载堉的研究成果,既给世界留下一份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他的奋斗经历,更昭示我们一个真理:天时地利固然重要,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是自己。
 
                                                    【来源:《百家讲坛》(蓝版)2009年第七期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