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颇有名气的80后诗人春树在《80后诗选》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反叛不是反叛,而是理所当然。我们本身就是叛逆。我们是没有理想、没有责任感、没有传统观念、没有道德的一代。所以我们比70后以及60后、50后、40后更无所顾忌、更随心所欲。”然而,我们想说,这不是80后的全部,当80 后、90后的一代年轻人信主后,他们的生命因着福音而发生难以置信的转变——“他们虽然还很年轻,在信仰上或许还不成熟,他们或许并没有经历过太多属灵前辈所承受的逼迫与苦难,但他们却在父母的压力下,在同学的误解与戏笑间,在拜金主义、物欲横流的诱惑里,在多元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潮流中经受历练,默默地、坚定地在信仰的真道上‘走钢索’;他们或许少了几分老练,少了几分凝重,但他们有活力,有朝气,有个性,有创造性,有批判力;他们果敢、睿智、自信、幽默、真诚、理性、多思;他们在新的时代走出一条不一样的信仰之路,他们向全世界展示一种全新的中国基督徒形象。”
在中国北京,有这样一群80后的年轻人,他们独立组建团队,以“影像”为拉近距离的语言,用镜头捕捉同龄人的身影,讲述福音带来的传奇。他们不说教,也不煽情,他们用一个个真实的生命故事,见证那位昔在、今在、永在的救主——他们就是《谁是传奇》团队。本刊记者专访了《谁是传奇》制片人萨林娜,请她分享了他们团队在一起事奉的独特经历以及她的信仰经历。盼望这个团队他们自己的“传奇”故事,可以激励更多的年轻人为主兴起发光,在神国里不断拓展疆界,实现那更大的“梦想”!
A:萨林娜 Q:察世俗 布拉
Q:一开始怎么会选择走影视这条路呢?
A:上大学时我进了新闻系。老师对我们说,新开了一个专业叫影视传播,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选这个专业,我就选了。虽是新开的系,不见得好,但与新闻专业相比,也许将来更会被主使用。一次,夏中义老师见到我,因为我给《大学人文》投过稿,他喜欢我写的东西,他问我你学这个专业将来要干这行吗。我说是啊。他说你知道这个行业多脏多乱啊,你一个小姑娘这么单纯,写东西那么美好。他就劝我不要入这行。我说,正因为这行脏乱,我在这行就要发出干净的声音来。影视的影响力那么大,也许我可以拍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一些真的生命,干净的生命。他就觉得我太幼稚了。另外一个信主的王东成老师曾说,将来影视工作者要受更重的审判,因为整天用肮脏、错误的价值观毁坏着观众。
Q:你怎么看影像带给人的影响?
A:影像这个东西的确对人影响很大,因为你看到什么,充满你心的就是什么。我们学校有个男生叫“毛主席”,因为他的宿舍里到处都是“毛片”,然后全楼的男生都去找他借毛片。他整个人都毁了。他看到所有人都像是没穿衣服的。如果你天天看鬼片,你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里面有灵界的争战。所以很多拍鬼片、演鬼片、看鬼片的人后来都自杀了;你每天看暴力凶杀,你就可能有暴力倾向。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整个是受视觉影响的一代。如果我们基督徒不掌握这个工具,来为神作见证,发出真理、圣洁的声音,而是被动地接受影响的话,魔鬼就会毫不留情地把这块领域抢过去。这个战场我们一定要争,不能拱手相让。
Q:“谁是传奇”的受众主要是“80后”,你为什么会对这个群体有特别的负担?
A:我在大学期间除了继续传福音,带了许多人信主之外,还做另外一件事,就是帮助各种有精神问题的人,因为我自己就是有点儿神经兮兮的人,他们对我也不会有什么反感。慢慢我周围就变成一个非正常人研究中心。帮助有精神问题的同龄人是很累的,陪伴一个人走出来很不容易。比方说患很深抑郁症的人,他/她会对你的爱完全没有感觉,像个无底洞,甚至对你有莫名的恨。我有时受不了,就跑到十字架下哭,然后再换成笑脸,再回去。但是,这个过程让我更了解我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让我更深地走进他们。他们的痛苦,我也是感同身受的。我特别为我的同龄人忧伤、难过。中国有数亿还不认识神的年轻人,很多人的生命中没有盼望,没有真理,没有神。是,他们看起来都不错,都光鲜,都正常,但我走进过他们的内心,知道他们的空虚、迷茫、孤独,甚至是绝望,我多希望他们能够在年轻的时候认识主耶稣,因为唯有他是道路、真理和生命!为这个,我把命搭上都行。福音改变人是实实在在的,我就是传奇故事的目击者呀,眼看着身边一个一个曾经破碎不堪的生命被耶稣触摸、改变,他们的眼泪都被神擦去了,他们在基督里,成了新造的人。于是我拍片子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也慢慢成型了,想把身边同龄人被基督改变的真实故事拍出来,可以造就这个世代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