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古史今鉴>>正文内容
中国古代女子怎样进行体育运动 >> 阅读

中国古代女子怎样进行体育运动

作者:赵炎 来源:博客日报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7日 点击数: ( 字体: )
 
    中国漫长的封建史,其实就是女人被压迫与禁锢的血泪史,她们大多过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生活,身体弱不禁风,有双三寸金莲,跟体育活动好象不怎么沾边。那么,体育难道仅仅只是 “男性的独占地”吗?赵炎以为也不尽然,虽然中国古代没有“体育”这个专业名词,但是表现体育活动的内容,特别是表现女子体育的内容,在文献和文物资料中都有体现。古代的女子体育,不但如同现代女子体育一样具有观赏性,而且还充满了色情和香艳的元素,其唯美的特点是男子体育运动所无法比拟的。
 
    女子高尔夫。现在人们常说,高尔夫球源自西方,其实不然,在中国唐代就曾盛行过类似的运动,当时称为“步打球”。到了宋、金、元时期,“步打球”又改了名字,称“捶丸”,上至皇帝大臣,下至三教九流皆乐此不疲。明代白描高手杜堇曾画《仕女图卷》,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在《仕女图》中,老松树下,两位丫环权充杆弟,三位簪花仕女在松树下姿态优雅,轻松推杆,捶丸正兴,行人无不叹为观止。
 
    女子跳水。该项运动流行于北宋中后期,时称“水秋千”,是在陆地秋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要求参加者不但有水性还能跳高,颇有现代竞技体育特点,很受观者喜欢。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汴京的金明池是当时的主要跳水场所,女子运动员紧束裙裾,立于两个画船之间的秋千之上,只见她越荡越高,越荡越高,几与秋千架持平,乃脱开秋千绳,纵身飞向空中,突然,她在蓝天白云间翻了个跟头,像一只轻灵的燕子钻进水中,泛起了朵朵浪花,动作之惊险,姿态之优美,往往令人难以忘怀。
 
    女子射箭。大诗人杜甫曾写《哀江头》:“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齿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描写了唐朝宫廷中一些射技高明的宫女射取猎物时的喜悦心情。另一位诗人王建的《宫词》诗: “射生宫女宿红妆,把得新弓各自张。临上马时齐赐酒,男儿跪拜谢君王。”更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唐朝社会风气开放,许多以前只有男子才能从事的活动女子也纷纷参与,射猎便是其中之一。北京故宫馆藏雕塑有唐代画彩女射俑,女俑发髻梳成“丫”形,身穿翻领窄袖衣,腰系带,下著靴,头偏向左,双手作持弓射猎状。此俑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据传,唐代官员李昌夔之妻独孤氏就有一支两千人的女军,穿清一色猎服,专门从事打猎活动。《魏书》卷五十三记载:李波小妹也是一位骑射高手,当时流传的民谣说:“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
 
    女子相扑。最早在先秦春秋战国时期,女子相扑运动就已渐露端倪。至两汉,西汉武帝与东汉光武帝,皆深喜此术,以至“宫廷伎人,拥而佼之。”参加相扑活动的多是宫廷女子,她们不愁温饱,进行相扑活动成了她们打发时间和取悦主子的方式。唐宋时期,女子相扑成为时尚运动,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大家都喜闻乐见,流传至今的《清明上河图》,就有女子相扑的场景。《武林旧事》记载,当时坊间出现诸如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等一批女相扑竞技高手,老百姓称她们“女飚”,指其招数变幻难测,身法疾速如风之意,这些女相扑高手的主要任务是热场,为男相扑正式比赛制造气氛,提升人气。因为穿着裸露,表演性感,三教九流无不纷纷聚拢而来,争相一睹她们的风采,叫声、喊声、嘻笑声一浪胜似一浪。据说,宋仁宗也是相扑粉丝,他只喜欢看女子相扑,不喜欢看男子相扑,此举惹恼了大臣司马光,专门写了《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来抨击皇帝老儿。
 
    女子足球。别看现在的中国足球不怎么样,古代的中国足球事业还是很辉煌的,特别是女子足球,历史悠久,完全可以与男子足球分庭抗礼。足球在古代叫“蹴鞠”,中国女子蹴鞠运动,早在汉代就有记载,公元123年,始建于河南登封嵩山的中岳三厥建筑物上,就绘有女子蹴鞠的各种画像。河南南阳汉画像石中,有三块“女子蹴鞠”画像石,画面中的女子形象,为高髻,舒长袖,姿态潇洒,栩栩如生。宋代的女子蹴鞠运动非常兴盛,当时从皇宫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不热爱这项体育运动。宋代不少诗人词家、画家在其诗词、绘画作品中有对女子蹴鞠运动的描述。例如,陆游《春晚感事》诗曰:“ 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据宋末元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记载:当时女子蹴鞠队中,“女弟子队153人,衣四色,绣罗宽衫,系锦带,踢绣球,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
 
    女子马球。马球在古代又称击球,唐代最为盛行,上到唐皇,下到士兵,都把它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活动。在唐代宫庭里,女伎一般都受过打球的训练,她们主要是陪皇帝、贵族消遣。后蜀花蕊夫人的《宫词》中说:“自教宫娥学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这里的打球就是指打马球。宋哲宗时的进士王珪,宋徽宗赵佶,南宋宁宗的杨皇后,在他们写的三家《宫词》中,都有关于女子打马球的诗。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描写宫女打球的情景是:“人人乘骑精熟,驰骤如神,雅态轻盈,妍姿绰约,人间但见其图画矣。”女子马球队员,个个“妙龄翘楚,结束如男子”,随男子礼起居,正如风流天子徽宗赵佶所说“盈盈巧学男子拜”。可惜的是,这样大型、公开的女子马球比赛场面,随着宋室南渡就不见了,只留下了一张《金明马球争筹图》。
 
    女子围棋。花蕊夫人的《宫词》中有“日高房里学围棋,等候官家(皇帝)未出时,为赌金钱争路数,长忧女伴怪来迟。”的诗句,说的是我国史上第一位女棋手娄逞的故事。娄逞是齐朝东阳人,为了下棋,她如同木兰一般女扮男装与达官贵人交往,可见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女子学棋十分不易。唐代张籍《美人宫棋》云:“红烛台前出翠娥,海沙铺局巧相和。”写的也是宫女弈棋的情形。明末还出现一位女棋手薛素素,她是明代唯一有史料可查的女棋手,苏州人,多才多艺,棋、诗、书、琴、萧、绣等无不工绝,有“十能”之称,是位非常有才气的女子。曹雪芹在《红楼梦》几次写到下棋的场面,贾府会下围棋的女子也不少,如妙玉、湘云、黛玉、宝钗、宝琴、迎春、探春等。
 
    女子拔河。据《新唐书-中宗本纪》记载:“景龙三年二月己丑,中宗及皇后幸玄武门,观宫女拔河。”反映了中国唐代就有女子拔河运动。唐代女子拔河一般在寒食节、清明节期间举行,春游踏青之时,游女如织,杜甫《丽人行》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林宽《曲江诗》:“倾国妖姬云鬓重,薄徒公子雪衫轻。”此时举行女子拔河比赛,观众云集,双方都有超强的拉拉队,参赛者与观众的互动极为热烈,可谓盛况空前了。
 
    女子击剑。据《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越有处女,出于南林……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就之术。”看来此女乃一代击剑高手,连越王都要求教于她。中国女子剑术是有理论基础的,东汉王充《论衡-别通篇》:“剑伎之家,斗战必胜者曲城越女之学也,两敌相遭,一巧一拙,其必胜者有术之家也。”著名的公孙大娘及其弟子李十二娘的剑器舞,就是剑术舞蹈化的产物,并为后来剑术套路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杜甫在河南时曾看过公孙大娘舞剑,后来在四川夔州又看到了她的弟子李十二娘的表演,所以写下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看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低昂……”诗中对唐朝的剑舞水平进行了详尽的描写。
 
    体育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科学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在赵炎看来,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汉代、唐代和宋代,体育事业之所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是因为宗法约束尚未形成,社会精神层面相对宽松,特别是女子体育,在社会审美角度甚至还强于男子体育。但后来随着封建礼教从思想上对妇女的统治的加强,从肉体上予以摧残,强迫女子束腰缠足,这是统治者为了娱乐而采取的手段,是对三从四德的具体补充,这就从根本上扼杀了女子体育运动的开展。特别是到宋元以后,古代女子体育逐渐为理学所禁锢,清王室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实行弱民政策,使女子体育逐渐偏离了传统的发展轨迹,至明清则到了濒临毁灭的边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