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是如何形成的 >> 阅读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是如何形成的
核心提示:试毒银针并未按要求用皂角水反复擦洗,这个细小的环节却成为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的肇始,加之司法体制问题与官场固有毛病,一起死人事件成为了惊动全国的冤案。冤案往往与太多巧合联系在一起
编者按:清朝四大冤案之一的杨乃武小白菜案,上海《申报》对此做过详细追踪报道,是近代报纸第一次对案件庭审情况做公开报道,也是第一次对一起事件超过三年追踪报道,在社会舆论压力下,迫使清朝统治者对此案进行审慎处理。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也成了影视剧绝佳题材(资料图)
杨乃武小白菜冤案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
葛品连的义母冯许氏怀疑葛是中毒而死,请求官府前来验尸
仵作沈祥验得不似是砒毒之征,说可能是生烟土中毒致死。门丁沈彩泉说不可能是生烟土,服生烟土皆为自服,是自杀,不是他杀,肯定是砒毒致死。沈祥不服,便与沈彩泉争执了起来。本来试毒的银针应该用皂角水多次擦洗,结果也都忘了。余杭知县刘锡彤相信了沈彩泉的话
刘锡彤将小白菜带回县衙后,对其进行严刑拷打。据当年《申报》载,小白菜受的刑是“烧红铁丝刺乳,锡龙滚水浇背”。小白菜招供与杨乃武通奸杀夫
杨乃武半夜三更平白无故被强行带至县衙,窝了一肚子的火。当知县讯问时,不但否认与小白菜因奸谋毒之事,还以粗暴的态度顶撞刘锡彤,使刘锡彤大为恼火,但由于杨乃举人,不便动刑。刘上报要求革除杨举人头衔
杨乃武革去举人的御批已下,知府陈鲁便动大刑,杨乃武熬刑不过,只得承认与小白菜因奸谋毒之事。追问砒霜来源时,杨编造从爱仁堂药店“钱宝生”处购得
“钱宝生”来到县衙后,说自己不叫钱宝生,也没有卖砒霜给杨乃武。刘锡彤反复做钱的工作,并表示不会追究其卖砒霜的罪责,并给钱坦写了书面保证。钱按刘锡彤的意思作证
浙江按察使蒯贺荪,开始觉得案有可疑,刘锡彤向按察使拍胸脯保证,说此案铁证如山,绝无冤屈,蒯相信了
期间,杨乃武在狱中写自己屈打成招的申述材料;杨的姐姐带着全家进京上访告御状,并得到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帮助
北京又将此案发回原籍重审,但没有结果
迫于社会舆论压力,刑部接下杨案,但关键证人钱宝生已死,刑部将葛品连棺材运往北京,开馆验尸后真相大白
主人公最后命运:杨乃武回到余杭后,曾去上海《申报》做过事,74岁病故。小白菜入庵做了尼姑,法名慧定,75岁圆寂
杨乃武、小白菜与葛品连
杨乃武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生于浙江省余杭县城内(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一个小康之家,自幼勤奋好学,为人正直。杨乃武结过三次婚,首为吴氏,次为大杨詹氏,后死于难产。继娶小杨詹氏,即案发时之妻,后直至终老。
小白菜本名毕生姑,乳名阿生,小杨乃武15岁,其父毕承祥,后来一些文艺作品中称其为毕秀姑。小白菜八岁时随母再嫁到余杭县城,其母嫁给喻敬天为妻,小白菜称喻为继父。与杨乃武是邻居,与葛品连也是邻居。葛品连之父葛奉来,早年死亡。葛品连之母也是带子再嫁给沈体仁为妻,沈体仁则是葛品连的继父。小白菜11岁时,经其母喻王氏与葛品连之母沈喻氏订明,将小白菜嫁给葛品连为妻。葛品连成年后由继父将其荐至豆腐店当伙计。小白菜16岁时,葛品连便想将小白菜娶过门。小白菜与葛品连于同治十一年三月初四成亲,小白菜即为葛毕氏。
此时,杨乃武正好在澄清巷口新造楼房三间。造房时由沈体仁监工,得知杨乃武还有新房多余出租,就告诉了葛品连之母沈喻氏,沈喻氏通过赵兰荣,向杨乃武租了楼房一间给小白菜夫妇居住,每月租金800文,杨乃武和小白菜就在同一楼房内居住。葛品连仍在豆腐店帮伙,由于早上起得很早,有时晚上就宿在店中。小白菜一人在家,闲来无事,经常去杨乃武家中走走,有时就在杨乃武家与杨乃武同桌吃饭。小白菜还学起诵经,因识字不多,就请杨乃武教。开始,大杨詹氏还在,小白菜与杨乃武来往频繁不至被人非议。同治十一年九月初八日,大杨詹氏因难产去世,整座楼房有时就只剩杨乃武和小白菜两人。小白菜仍和以前一样,不避嫌疑,与杨乃武来往甚密。后来有关杨乃武和小白菜有奸情的流言街坊邻里都知道了。小白菜夫妇在杨乃武处住了一年以后,杨乃武提出要求把房租增至每月1000文。小白菜夫妇觉得难以承受,就另行租了太平巷王心培隔壁的房子居住。
大杨詹氏死后三个月,杨乃武和小杨詹氏即詹彩凤结了婚。次年八月,杨乃武参加癸酉科乡试,中了浙江省第一百零四名举人。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上一篇:靠三寸不烂舌拿下一座城的隋代名将
- 下一篇:奉旨剃头:清初剃头匠火遍大江南北
相关内容
- 历史上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是否有真感情?
- 清初苏州哭庙案:法律是怎样为政治服…
- 清末报纸将敏感新闻写成小说避管制
- 晚清重臣岑春煊为何被称为“官屠”
- 清代文字狱档:连怕老婆都成了罪状
- 清代官员被革职以后是如何复出的?
- 清“摄魂案”:谣言冲击大半个中国
- 大清官员“被自杀”:患上抑郁症?
本周排行榜
- 《百家讲坛》(蓝版)2013年第六期目录
- 《百家讲坛》(红版)2013年第六期目录
- 王羲之:书法是“吃”出来的
- 百家图书《古人不远:学得会的处世之…
- “百家”系列图书——《古人不远:学…
- 《百家讲坛》(蓝版)2013年第五期目录
- “百家”系列图书——《古人不远:学…
- 《百家讲坛》(蓝版)栏目设置
- 好消息!《百家讲坛》(蓝版)改版了!
- 英雄笑谈之大汉皇叔刘大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