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红版专区>> 争鸣>>正文内容
关羽破坏隆中对战略了吗? >> 阅读

关羽破坏隆中对战略了吗?

作者:唐三彩 来源:《百家讲坛》红版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7日 点击数: ( 字体: )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进攻樊城、襄阳,擒于禁、杀庞德、水淹七军,先声夺人。把守樊城的曹魏将领曹仁与援兵奋力抵抗,拒蜀军于樊城城下。但关羽依然以荆州军队的水战优势据守沔水之上,隔绝了襄阳与樊城的联系。殊不料,同盟军东吴偷袭江陵、公安,把守二城的麋芳与士仁皆投降东吴,关羽回援不及,最后败走麦城被杀。
 
很多人认为,关羽发动的襄樊战役,违背了隆中对策略,打乱了诸葛亮制定的战略思想。我认为并不是这样。
 
刘备问诸葛亮“计将安出”,诸葛亮分析形势,提出了隆中对战略,具体步骤有三:一、“跨有荆、益,保其岩阻”;二、“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三、一旦“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第一、二步战略可以同时进行,但第三步战略要在第一及第二步战略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
 
有人认为,关羽在三个方面破坏了隆中对战略:一、时机不合,“天下有变”的时机尚未出现;二、战略不对,没有实施两路出兵;三、外交失败,结好东吴的外交工作没有做好。从而认为襄樊之战是在执行隆中对的第三步战略,其实不然。
 
建安二十三年,刘备亲率大军夺得汉中。刘备为什么要进攻汉中?因为汉中对于益州的战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三国志·杨洪传》中载:“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汉中就是益州的岩阻,刘备据有汉中,退可保证巴蜀后方安全,进可攻打凉州、关中,因此,刘备夺取汉中,是完成隆中对第一步战略的要求。
 
而对于蜀汉来说,荆州与襄阳的关系,正如益州与汉中的关系。当时,襄阳处于魏、蜀、吴的交界处,与南郡、江夏形成了一个三角之势。曹魏势力强大,又拥有襄阳,既可进攻蜀汉的南郡境,又可沿汉水进攻东吴的江夏境,对两国都形成极大威胁。正因如此,鲁肃才极力主张孙刘联盟,使蜀汉、东吴对曹魏形成犄角之势。曹操深知孙刘的犄角联盟对其威胁极大,以至于“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
 
荆州的岩阻是襄阳,蜀汉只有拿下襄阳,才算实现“跨有荆、益”这个目标。蜀汉若要从荆州进攻宛城、洛阳,挡在面前的最大障碍也是襄阳,因此,拿下襄阳,是“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最基本条件。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主要目标是襄阳,而主攻樊城是因为襄阳防守坚固,强攻会损失过重,而樊城与襄阳城隔江对峙,攻下樊城可迫使襄阳孤立无援,更何况关羽对樊城一带十分熟悉。如果不是东吴偷袭关羽后方,曹魏能否解襄阳之危还是个未知数。
 
所以,襄樊之战事实上是在执行隆中对第一步战略,攻取襄阳才有机会实现第三步战略。至于结好东吴,关羽的确做得不够好,但责任不应该完全由他承担,东吴偷袭荆州涉及多方面的利益纠纷,所谓“关羽惹怒孙权”只是其一
 
 
 
 
以上文字选自《百家讲坛》杂志,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订阅本刊纸版杂志电子杂志。订阅电话:0371—65866446(邮购部)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