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探索发现>>正文内容
叶培建:中国载人登月计划可能在2025年前后实现 >> 阅读

叶培建:中国载人登月计划可能在2025年前后实现

作者:张 璐 马立涛 来源:《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6日 点击数: ( 字体: )

 
核心提示:“天宫一号”刚刚飞天、“神八”即将发射,“嫦娥三号”也将2013年在月球“软着陆”……我国载人航天与深空探测领域的每一步进展,都是民众关注的热点。昨天下午举行的第二届省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开幕式上,国家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领域首席专家叶培建院士(如图,本报记者 张璐摄)作了名为《探索太空,服务人类》的特邀学术报告,对于“神八”、“嫦娥三号”、“嫦娥五号”和火星探测这些热词,进行了更加深度的解读。对于我国何时能够实现载人登月的问题,叶培建回答:“很可能是在2025年左右。”
 
 
【人物小传】
 
叶培建:1945年1月出生于江苏泰兴胡庄镇。1962年毕业于湖州中学,196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1985年在瑞士纳沙泰尔大学获科学博士学位。国家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领域首席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嫦娥三号、嫦娥五号总设计师顾问、总指挥顾问,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在中国资源二号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研制中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重大贡献。作为中国月球探测卫星的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在他的带领下圆满完成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发射任务,在轨运行良好,铸就了中国航天的第三个里程碑。
 
【关于深空探测】2013 年,“嫦娥三号”将实现月球行走;2017 年,“嫦娥五号”将从月球取回宝贵样品
 
直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的太空飞行器最远才飞到距离地球8万公里远。我国从2003年开始探月方面的技术攻关,在2007年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这是中国第一次有飞行器能够飞到月球。
 
叶培建说,研发“嫦娥一号”,解决很多技术难题。首先是轨道设计,地球在转,月亮绕着地球转,卫星从地球飞出去,怎么瞄准月亮飞行?飞行器飞到月球的南极或北极,高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怎么实现?还有卫星绕着月球飞行,每飞一圈是144分钟,其中45分钟能见到太阳,进行充电,等到不见太阳时,就由蓄电池提供电源,但在一年里将遇到两次月食,运行一圈才见一次太阳,6个小时不见太阳怎么维持能源?此外,绕月轨道上的温度是零下100度,卫星会不会“冻死”?……“最终,我们突破了这些技术难题,‘嫦娥一号’成功绕月飞行了一年。并且完成任务后,还剩下很多燃料。为了把这个燃料消耗掉,我们又把它从200公里高的轨道降到100公里,中间还降到过15公里,赶快又飞回去了。折腾了几回,才把燃料消耗掉,期间掌握了很多工程经验。最终,‘嫦娥一号’撞了月球,帮助我们成功实现了可控地撞月。”叶培建说。
 
之后“奔月”的“嫦娥二号”,其实是“嫦娥一号”的备份星。“结果‘嫦娥一号’搞得很好,备份就没用了,但也不能浪费。我们原本计划让它飞火星,但算了一下,不行,太远了。不是卫星不行,是我们的测控跟不上。因为地球距离月球是40万公里,而到火星是40亿公里。最后我们决定让‘嫦娥二号’成为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发射后,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叶培建说,目前,“嫦娥二号”已经飞往了拉格朗日点,下一步还可能为更远的深空探测做准备,也许下一个目标是探测小行星。
 
探月工程二期的任务主要是“落月”,并实现月球车在月球上的行走,所以承担这一任务的“嫦娥三号”,外形与一号、二号不一样,它带了四条腿,并将完成月球元素分布、月震或者放一个望远镜更清楚观测月球等任务。“我们准备打两发卫星,‘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三号预计在2013年发射。”叶培建说,“嫦娥三号”落月必须要选择一块平坦的地方,大约10平方米,没有大石头和大坑。月球车开出来以后,会在着陆点3公里半径范围内行走10公里,探测到的数据将发回地面上。
 
目前,一个90多人的实验团队,正在距离敦煌200公里的沙漠里进行月球车行走的试验。“这是我们找到最接近月球的地方,试验队建了板房、有五台发电机,从外面运水进去,已经进行了1个月的实验,接近尾声。”叶培建说,此前,我们在北京还建了一个室内的月球场,进行了很多的模拟试验。
 
“最后,我们计划在2017年把‘嫦娥五号’送上月球。‘五号’就更加复杂,由着陆器、上升器、轨道器、返回器四部分组成。这四样东西加起来,我国目前所有的火箭都搭载不了了,因此我们正在研制的最新型的嫦娥五号发射火箭。并且,现在的发射场也多发射不了了,要建新的发射场。‘嫦娥五号’的着陆器飞上月球后,轨道器和返回器将留在轨道上,着陆器上将安装机械手,可以在月球上抓一点东西,还可以打一个很深的窟窿,从月球内部取点儿东西,这些宝贵的样品,都将密封起来送到上升器里去,然后上升器在月球上起飞,飞回地球。如果这个能实现,将是首次有飞行器在地球以外的地方起飞。”叶培建说。
 
我国的深空探测,并不仅仅止于探月。即将于11月份发射的“萤火一号”,将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但这颗探测器不由我们自主发射和运行,而是搭载俄罗斯的一颗火卫探测卫星,一起飞行到火星附近,然后分离出来独立进行工作。”叶培建说,这颗火星探测器很小,有效载荷只有11公斤。
 
【关于载人航天】“神八”最近几天就将发射,到2020 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空间站
 
“我国载人航天从1992年1月正式开始,设定了三步走的路子。”叶培建说,第一步是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其中“神一”到“神四”虽是载人飞船,但上天时是无人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各项技术。“神五”载了杨利伟上天,实现了中国人第一次进入太空,并绕地球飞行了一圈。“神六”载了两位宇航员上天,绕地球飞行了多圈。“神七”有了更大的突破,宇航员实现了出舱行走。叶培建透露,“神五”发射后,宇航员杨利伟落地的偏差为10公里,这已经比俄罗斯宇航员加加林当年落下来的偏差400公里缩小了很多。而后来“神六”、“神七”的落地偏差只有一公里,这是因为我国已经掌握了一项最新的技术。
 
“之后的‘神八’、‘神九’、‘神十’都没有宇航员,它们将与此前已经上天的‘天宫一号’结合起来完成一项大任务。”叶培建说,最近几天就将发射的“神八”将与“天宫一号”进行远程交汇对接,最终连结成一个很大的组合体,在空中运行12天,进行动力学、空中姿态控制等一系列验证。“在经历两次以上成功的交汇对接,掌握更多实践经验后,我们将进行载人的交汇对接,为建立中国自己的太空空间站打基础。”他说,“天宫一号”虽然没有载人,但内部空间完全按照有人生活来设置,“神八”上天后,将对里面的温度、湿度、氧气等进行检测,解决将来载人对接的问题。
 
叶培建说,载人航天的第三步,就是建立中国自己的太空空间站,预计2020年就将建成。那时太空里将只有中国的空间站,因为现在美国等国的空间站到那时都已经“退役”了,并且目前没有建立新空间站的计划。“这个60吨级的空间站将有很多舱站组成,核心舱首先上天,之后,其他舱段与其交汇对接,还将有很大的太阳翼供空间站进行发电。等到空间站建成后,全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不用进行专业的太空宇航训练,只需要基本的身体条件,就可以进到这个空间站里工作。或许,我们还可以开放空间站进行太空旅行,这些都可以成为现实。”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