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2009年9期】李鸿章唱国歌闹出的笑话

作者:丰吉 来源:《百家讲坛》(蓝版)2009年9期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9日

 

1896年6月6日,李鸿章带领大清国环球使团离开俄国,乘火车西行。他们先后到了德国、荷兰,途经比利时,然后到了法国。
 
在法国,李鸿章等受到的礼遇显然是空前的。法国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是极高的,它曾是仅次于英国的“世界老二”。后来,才有俄国、德国的后来居上。在越南以及后来的中法战争中,法国深深地领教过李鸿章的实力。
 
李鸿章一行到达法国的时间是1896年7月13日,是法国国庆节的前一天。从巴黎车站到总统广场处处彩旗猎猎,热闹非凡。法国外长汉诺威为大清使团的到来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按照法国礼仪的规定,在检阅仪仗队时,两国首领要高唱各自的国歌,顺序是先主后宾,只听汉诺威高声唱起他们的国歌—《马赛曲》。
 
世界上最早出现国歌的国家是荷兰。早在1569年,荷兰人为抵抗西班牙人的统治和压迫,哼唱《威廉•凡•那叟》冲向敌人,并战胜了西班牙统治者。荷兰人从此十分喜爱唱这首歌,这首歌也就被荷兰人定为国歌。此后,其他一些国家也争相模仿,制定出自己民族的国歌。
 
这个问题可把李鸿章难住了:自己的祖国虽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但还真的没有什么国歌,甚至连国歌这个名字也没听说过,如今要自己唱国歌,这到底唱什么呢?
 
李鸿章还没来得及想出对策,汉诺威的国歌已经唱完,轮到李鸿章出场了。
 
“唱戏总不比打仗难吧!”决心下定,李鸿章清了清嗓门,唱起了一段旋律舒畅、宛转回环的曲子:
 
三河镇十字路开了门面,东边卖的是瓜子;西边卖的是香烟;中间卖的酒和面。针脑线头样样全。到春天,茶叶子六安瓜片;到夏天,绸缎客州乌眉;到秋天,骡马客湖广福建;到冬天,皮货客西口北边……
 
听着、看着李鸿章一本正经地唱“国歌”,法国人及李鸿章随行的人员,一个个都呆立在那儿,只是等着这一欢迎程序的结束。谁也听不明白李相国到底唱了些什么。可随行的李经方、李经述兄弟都听得止不住地笑,因为他俩听出来了:老父亲唱的是家乡合肥小戏“庐剧”。“庐剧”在当地又叫“倒七戏”,是流行在大别山和江淮一带的地方戏。它的唱词和道白都是纯粹的地方土语,吐字十分清晰,曲调也很简单,老少喜爱、易懂易记。由于这种地方戏内容多以爱情故事为主,所以曾一度被地方政府视为“淫戏”,屡遭禁演。李鸿章把这个“倒七戏”唱得如此流利,实在耐人寻味。在李鸿章看来,国歌就是“我们国家的歌”,他在情急之中,就随意选了一首“我们国家(我的家乡)的歌”,敷衍了这一欢迎仪式上的最大程序。

共2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195个字符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