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史海钩沉>>正文内容
毛泽东最钟情哪两个古代帝王? >> 阅读

毛泽东最钟情哪两个古代帝王?

作者:郑 重 来源:《东方早报》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4日 点击数: ( 字体: )

 
 
核心提示:在古代帝王中,毛泽东一生除钟情于秦始皇,另一个就是曹操了。他从秦始皇那里领悟到大集权、大统一的王者的霸气,从曹操那里领悟的则是策略与权谋的智慧。他很称赞曹操“举贤才”的用人之道,招贤纳士,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派。对张辽和张郃的使用就体现了曹操的这种用人的精神。
 
 
 
《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中讲到毛泽东晚年读书的事情,其中有1973年读的《三国志·魏书·张辽传》、《三国志·魏书·张郃传》和《旧唐书·李愬传》,刘修明《毛泽东晚年过眼诗文录·前言》(花山文艺出版社)中也讲到:1973年2月7日布置的注释史传就是这三篇传记,于该年5月1日完成,三篇史传合订一册,大字印刷十五本上送。在时间上,两者的说法相一致,毛泽东读的就是当时的中共上海市委写作组朱永嘉主持注释的本子。1972年12月31日,他们还为毛泽东注释了《史记·项羽本纪》。
 
1971年,林彪事件对毛泽东是沉重的打击,使他接连发作了几次心脏病。从当时接待外宾的电视镜头,我们都感到他年迈体衰,流着口水,语言表达已经不大清晰了,这就更加使他以谈古论今的风格来表达他的思想。已往只是他一个人议论风生,而此时是要政治局成员和他一样地读史论政,让他们通过读书来理解他的意图。作为一个垂暮老人,进攻制胜之心应该是淡却了,所考虑的是如何修补他那个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烂摊子。
 
要准确了解毛泽东当时读史的心态,历史背景是不能忽略的。林彪事件时,涉及一大批军队干部,如何正确地处理好这个问题,把军队稳定下来,这应该是毛泽东伤神的事。此外还有“文革”初期,同样涉及一大批军人,诸如所谓贺龙的“二月兵变”,老帅们“大闹怀仁堂”,也牵涉到一大批元帅和将军。再就是“杨、余、傅事件”,即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等人的问题,也伤害了一批军队的将领。这中间还包括邓小平等一大批被打倒的革命老干部,他们都是追随毛泽东出生入死的功臣,“文革”挖了墙脚,使“长城”遭到破坏,一旦发生战争,谁来带兵打仗?1972年初,陈毅元帅病逝,毛泽东抱病穿着睡衣参加追悼会,已经亮出了姿态,而此时又以张辽、张郃、李愬等古代军事将领的传来传达他的思想,就不能以他的读史的兴趣来解释了,而是带着一种消解“心病”的心情来读史的。
 
我们不妨沿着毛泽东的心路历程,来看看他用古代军事将领的史实,想要传达的是什么。
 
项羽是人们都熟悉的人物,一位失败的英雄,毛泽东很赞扬他失败而自杀的骨气,即使失败了,还是像个英雄样子,读《史记·项羽本纪》批注曰:“项王非政治家。”他在广州农民讲习所时就谈了项羽失败的原因:项羽入关,粗暴无比,得不到一般人的信仰,又一至咸阳,便大焚秦之故宫,遂失去新兴地主阶级之信仰,加之他心胸狭窄,不能团结人,杀人过多。1964年1月一次谈话中,毛泽东曾说到项羽有三个错误:一个是鸿门宴不听范增的话,放跑了刘邦;一个是楚汉订立了鸿沟协定,项羽认真了,而刘邦不久就违反协定东进攻楚;再一个就是他建都徐州,位置没有选择好。看来,毛泽东在不同时期读《项羽本纪》有不同的体会,而这时他要中央政治局委员读此史传,大概不是要他们“不可沽名学霸王”吧。形势不同,一个是乘胜前进,一个是收拾残局。
 
在古代帝王中,毛泽东一生除钟情于秦始皇,另一个就是曹操了。他从秦始皇那里领悟到大集权、大统一的王者的霸气,从曹操那里领悟的则是策略与权谋的智慧。他很称赞曹操“举贤才”的用人之道,招贤纳士,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派。对张辽和张郃的使用就体现了曹操的这种用人的精神。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其先人姓聂名壹,是位生意人,汉武帝时常与匈奴做交易,假装出卖马邑城,诱匈奴单于入塞,马邑城外有汉的伏兵,俟机予以围歼。此计被匈奴识破而未能成功,招来怨言。史称“马邑之谋”。张辽为避怨而改姓,是地方的一名小吏。并州刺史丁原以张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丁原让他带兵前往洛阳,结果他归属皇亲何进。何进派他到河北募兵,归来的时候何进被宦官杀了,他又率兵归属董卓;董卓失败,他又归属吕布;曹操在下邳打败吕布,张辽又率兵投降曹操。用“文革”前的政治眼光来看,张辽的历史问题实在复杂,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肯定是被清查的对象。对这样的叛将,曹操不以为忌,不仅接受他,而且信任他,重用他。后来,张辽随夏侯渊平定昌豨,他是单身到昌豨那儿,以自身的经验说服昌豨投降了曹操。为此,曹操埋怨他太冒险了,说:“此非大将也。”张辽回答说:“以明公(指曹操)威信著于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这话曹操当然是听得进的。后来,张辽率曹军讨伐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班师回都时,曹操“亲自迎辽,引共载”,即和张辽同乘一辆车子,以示对张辽的器重。以后与孙吴作战,张辽也勇冠三军,他与乐进成为曹操在南方抗击孙吴的主帅,孙权为之胆怯,下令诸将“张辽虽病,不可挡也,慎之!”张辽病重,死于抗孙吴的前线江都。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