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史海钩沉>>正文内容
毛泽东自评:在党的会议上每逢双数自己就倒霉 >> 阅读

毛泽东自评:在党的会议上每逢双数自己就倒霉

作者:萧延中 来源: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5日 点击数: ( 字体: )

 
提问:有人说毛泽东对中国文化研究最深且获益最多的是兵家思想和君王权术.这个概括有无道理?如果不对,请问您认为在“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中国传统中,他主要继承了什么东西?
 
萧延中: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意义。我个人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间,兵家其实是目前重视非常不够的一个流派。我们说先秦思想的时候,总是叫做儒、道、墨、法四大家,对于兵家思想深入的研究,其实没有被囊括进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范围。我曾经和我的导师刘泽华先生请教过这个问题:是不是兵家思想也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中间很重要的一个流派?到目前为止,我看到的和我所知道的研究兵家思想的最好的著作,应该是李零先生的最近出版的孙子兵法注释的书,我个人认为是目前最优秀的著作。
 
兵家思想和帝王统治术之间的相关性,应该有一种潜在的逻辑联系,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间,很多东西都联在一起,法家思想和兵家思想有联系,而法家思想对统治术直接相关。这里面可能需要澄清一个问题,就是在我们日常人的观点中,君王统治术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政治文化中,君主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的一个最高的权威,他如何把握全局,如何处理一些随机可能出现的政治情况,这些东西其实就是政治统治术。
 
这个政治统治术,从政治学上理解,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治论”。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就是毛泽东受不受过去的中国传统的政治统治这种东西的影响,我觉得肯定是受影响,这个影响的程度有多深、有多宽,值得去研究,但是不应该在一个很浅的程度上去理解它。我们研究传统政治或者政治理论,如果不研究政治权威的运作方式,那就谈不上研究政治。政治统治术或者政治智慧的话,我觉得这两个东西是一样的,但是修辞色彩是不一样的。毛泽东从孙中山那里其实学到很多东西,从孔夫子那也学到很多东西。
 
1956年毛泽东写过一篇专门的文章,题目就叫《纪念孙中山》。这个文章中,毛泽东明确地说,我们从孙中山先生那学到很多有益的东西。我觉得最起码不能说,毛泽东从孔夫子和孙中山身上得到的东西,比马克思身上得到的东西少。
 
请问:毛泽东思想在当今中国思想、理论、实践中还有哪些重要或主要的指导意义?
 
萧延中:其实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可以从多层面理解的概念。第一个概念就是教科书上的毛泽东思想,那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对这个东西我不多加解释,咱们看书就够了。另外哈佛大学的施拉姆教授写的一本书说,我的书叫“毛泽东的思想”,指的不是一个集体,一个政治共同体集体的结晶,而是毛泽东本人的思想。
 
你在这地方用毛泽东思想,我首先不明白你是指毛泽东思想还是毛泽东的思想。毛泽东思想按照官方的定义,不包括毛泽东晚年的、教科书认为错误的思想,毛泽东的思想是毛泽东所有的思想,我姑且理解你说的是毛泽东的思想。如果这么看的话,我觉得这个问题是蛮复杂的,首先我们先要说毛泽东的思想的内容和内涵究竟指的是什么,我们才能说它对今天有什么指导意义。
 
毛泽东晚年,认为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我们今天如何去理解?我个人看,毛泽东的这个意思是,谁有权利,如果对这个权利不加以限制,谁就可能拿着这个东西变成获取资本的那么一种,一种工具。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毛泽东的这个话没错。对今天的指导意义是什么呢?指导意义的其他的方面,还很多,值得更深入地去探讨。今天就不多说了,以后有机会再说。
 
用西方精神分析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分析理论吗”,这个问题我没有看懂。精神分析的理论,创始人是弗洛伊德,他的思想和马克思的思想有什么关系我看不出来。如果你问的是,把精神分析当成工具分析他可不可能的,我说这样的事情是可能的。今天的下午两点半,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就刚放了我的讲座,就叫做“解析毛泽东的生命密码”——当然时间是有限的,我也不能展开谈——就是试图在精神分析的角度上,对于毛泽东的成长过程,以及他后来的心理基础和动力来源,做一个探讨。有机会,明天还可以看,明天上午的八点,和明天晚上的十一点,凤凰台要重播两次。
 
为什么这么说呢?精神分析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它在分析政治问题的时候,更适合于研究政治家。我们现在看到的资料,用精神分析的理论,分析斯大林、分析马克思,有很多很多的优秀的作品,得到世界的公认,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可以是一个研究的方向。
 
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一个人的幼年时期,尤其是从他零岁到两岁这个时期,对于一个人后来的成长至关重要。这个时期人们还没有建立起他的语言体系,因此没有记忆力。我们今天不可能回忆起我们两岁之前我们都做了什么,就因为我们没有语言。但是这个时期他有感觉,打一下子会哭。这个时候虽然没有语言,不可能有记录,但是他的这种感觉已经深深地他的整个体验体系,这种体系对他后来有很大的影响。精神分析,有人讲是臆测,但是大量的事实证明这段时期太重要了。
 
从两岁到八岁的过程实际上对人的成长也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个在心理学上已经成为定案。在研究毛泽东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他零岁到两岁的这个过程和他妈妈在一起,受他妈妈影响很大。毛泽东是他们家的老三,老大老二都死于襁褓之中,生了几天就死了。毛泽东的妈妈去山上求,求菩萨,求出来的毛泽东,所以毛泽东的小名叫石三伢子,石三伢子的意思就是求石头得来的第三个儿子。
 
他妈妈对他的照顾和关爱,我们可以想象是有多么地周到。但是两年以后生了他的弟弟以后,毛泽东就被迫离开了他的妈妈,被送到了他的外婆家——湘乡。离开了他的妈妈这一点,虽然毛泽东那时候没有语言,但是我们可以合理地做逻辑的推断,应该说对于毛泽东的情感,有很大伤害。毛泽东后来对他妈妈有明显的,心理学说的恋母情节。
 
他妈妈去世的时候,他写了特别长的、特别有感情的、祭母文。这样的一种恋母情节,实际上对毛泽东后来的整个思想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他妈妈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价值趋向对毛泽东有深刻的影响。所以毛泽东一看到大人物欺负小人物,当官的欺负老百姓,是绝对要打抱不平的,这个应该说和他妈妈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美国的白鲁恂(曾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写过一本著名的著作,叫做《作为领袖的毛泽东》,这本书在西方影响比较大的、用西方精神理论分析毛泽东的著作。这本书毁誉参半,批评的人很多,赞成的人也很多。中文已经翻译完了,但没有出版。我们对这本书的基本态度:我们不完全赞同白鲁徇先生的分析观点,但是我们也觉得,这样的一种探讨未必不能称为一家之言,对于我们全面的把握毛泽东,应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另外我也看到一本前苏联的书,后来被翻译成英文了,《毛泽东的心理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这个书我们没有翻译过来。也是从心理方面在讲的,不如白鲁恂写得好,带有一定的攻击性。
 
我们可不可以在中国的框架下,从心理的角度分析一下毛泽东,分析一下这个特别与众不同的天才人物?我觉得是必要的。
 
(本文摘自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 作者:萧延中 原题为:毛泽东的精神世界——萧延中教授谈毛泽东)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内容

本周排行榜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