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随想语丝>>正文内容
中西差异:中国人的幽默感哪里去了 >> 阅读

中西差异:中国人的幽默感哪里去了

作者:曹菡艾 来源:凯迪社区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5日 点击数: ( 字体: )
    每天都有人在讲在写东西方差异。此类文章好像有些泛滥。本人也是guilty as charged,罪过不轻,因为我实际上也以此为生。中国人同西方人的文化语言政治等方面的确差别很多,但这并不妨碍国人同西人沟通交往交朋友,甚至结亲成为一家人。
 
在很多年(将近二十年)同中国和国人少有接触之后,最近几年,我开始看中国电视,上中国网,写中文博客,用中文撰文写书。很多时候,我感觉实际上是在重新学自己的母语,重新使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或者努力来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时常,我这个曾经的中国人会感到同现在的中国人有文化差异,不能说是鸿沟,但也是个不小的河沟。从电视网路上看,我察觉一个很大差异是东西方人的幽默感。换句话说,中国人现在好像不缺钱(不知这个印象对不对),但极为缺乏幽默感(这个印象好像对)。
 
举个简单例子。我最近一两年看了一些中国电视剧,没有一个是幽默的,大多是表述当代普通人生活,但很少有幽默。这些电视剧大多讲一些艰辛的生活故事,最后都以皆大欢喜结局。没有幽默没有喜剧甚至没有悲剧(这最后一点也有些奇怪因为故事内容,在我看来,时常有很多悲伤和悲剧,但最后全都那么圆满那么美好)。我两年前开始看央视春晚。这两年春晚上的相声小品,依我看,一点也不好笑,大多是以取笑污蔑他人为笑料,要不就是显示如何说谎话。去年春晚有一个小品,讲的是一对夫妻打电话,全部在说谎,看谁谎言编得溜编得全。更有甚者,亲戚朋友同事也都帮着他们编,互相欺骗。我看了半天一头雾水很迷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好笑,可是现场观众却在连声叫好。今年也有一个小品,为了购房,各方全在说谎,假离婚。我看不出任何幽默、滑稽之处。看到的是他们好像在教唆如何欺骗说谎。难怪中国现在行骗的那么多,八成都是从这样的电视上学的!偶尔说个小谎话,也许有时可笑,但整个节目从头至尾谎话连篇,就不再好笑,而是道德问题。万一我理解错误,只能说明我前面说的文化障碍的河沟,cultural shock! 
 
刚刚看到杨恒均的文章说,他曾为中国人缺乏幽默感而感到绝望,而且他观察到一个现象是中国领导人讲话,观众阵阵掌声,听不到笑声。西方领导人讲话掌声不多但时常有笑声响起。的确如此。西方人包括领导人时常说笑话或自嘲。而中国人,特别是官员,个个不苟言笑,极为严肃。
 
我也曾经是一个不苟言笑极为严肃的中国人,但我想那不是真实的我,因为自从离开伟大祖国之后,我就特别喜欢开玩笑,喜欢看西方的幽默喜剧,也喜欢开我自己的小玩笑,拿我自己当笑料。给西人学生上课,时常开玩笑,学生听得哈哈大笑,在笑声中也许记住了我要教给他们的知识(可奇怪的是西人学生哈哈笑,但如有中国来的学生同班上课,他们大多正襟危坐,不动声色,不知他们是没听懂还是有其他原因。还有,让学生在笑声中学习是好方法。犹太人有个说法,讲好的笑话能帮助开放人的头脑,学习新东西,更上一层楼)。我写文章宣读论文,即使是极为严肃的内容,也时常情不自禁。去年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关于中国古代法律的论文中也有一个我自己编出来的中国法律笑话。会后,一位美国学者特别告诉我他很喜欢我的笑话,因为那个笑话实际说明了一个相当深刻的问题,让我非常得意。多年前,澳洲最大报纸The Australian 《 澳大利亚人报》还曾专门为我画了张幽默的小漫画,刊登在报纸上,以我的名字为笑料,将我画成了一头牛,挥舞着牛拳头或者说牛蹄子。这张小漫画仍挂在我的客厅里。去年,我出动物法的书。出版社编辑和我最后商定还是以牛为画面的封面,这也是一个小笑话,在几头奶牛的照片下就是我的名字,而英文读者,大多会从我名字的英文读法联想到照片中的牛,并希望他们会再联想到书中保护牛和其他动物的内容。因此,用自己开个玩笑,何尝不可,何乐不为!
 
我想中国人曾经有今后也一定有幽默的,但现在的中国人,好像幽默感不多,更多好像是讽刺挖苦讥笑别人,而非自己。能自嘲,用自己取笑,需要有一定的自信,不怕自己笑自己,不怕别人笑自己。大家一起笑,何乐而不为!不论作为个人或者作为国家,也许都是同一个理。这个世界需要笑!中国人特别需要笑,需要幽默!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