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百家讲堂>>正文内容
卢新华:对财富的贪婪和执著,是这个时代的伤痕 >> 阅读

卢新华:对财富的贪婪和执著,是这个时代的伤痕

作者:周 凯 陈竹沁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2日 点击数: ( 字体: )

 
 
  “过去的伤痕是政治制造的,有人抽打、强加给你的;现在的伤痕是我们自己割的,开始割得不以为然,后来发现有一个很大的口子了。对财富的贪婪和执着,就是这个时代的伤痕。”——卢新华
 
  11月17日晚,“伤痕文学”代表人物卢新华走上复旦大学校友讲坛,演讲的主题是“我是怎样‘发财’的”。但在开场白里,他却郑重请求在座的“90后”学弟学妹,“莫问我的实际财富身家”。
 
  对“90后”来说,卢新华,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这个名字,油印在中国当代文学课的试卷上,穿插在纪念改革开放的学生刊物里。但在这些“90后”的成长岁月里,早已没有《伤痕》引发的那一切留下的点滴痕迹。
 
  出国、留学、经商、做过三轮车夫、做期货赔本、在赌场发牌……兜兜转转20多年后,卢新华感到,“自己的生命可能更属于文学”,于是,57岁的他回来了。
 
  一切还得从《伤痕》开始。
 
逃离“伤痕”
 
  如果不是中文系班级的“小说组”要编辑墙报,跟卢新华催稿,此前并不被老师同学看好的《伤痕》,或许将永远锁在抽屉中;如果不是墙报主编将《伤痕》放在头条位置,那期墙报也许不会引发人们围观并流泪阅读的感人场面;如果不是《文汇报》编辑钟锡知想方设法拿到《伤痕》,《文汇报》总编马达将小说大样传给时任上海市委宣传部主管文化的副部长洪泽……如果没有这一切“如果”,《伤痕》可能不会出现在《文汇报》,“伤痕文学”可能与卢新华这个名字没有交集。
 
  但那些“如果”偏偏都是活生生的事实,从而成就了一个中文系新生。1978年8月11日,卢新华的小说处女作《伤痕》正式发表在《文汇报》上,轰动一时。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如《神圣的使命》、《高洁的青松》、《灵魂的搏斗》、《献身》、《姻缘》等知青创作,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的《铺花的歧路》、《啊!》和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等,诸多作品汇成一股“伤痕文学”潮流。而对卢新华来说,命运由此改变,“文革”后首批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上海市青联常委、第四届全国文代会代表……戴到他头上的光环越来越多。
 
  飘飘然的感觉转瞬即逝,卢新华开始困惑:这么多人思索“文革”,为何命运偏偏选中他成为这“第一人”?盛名之下的卢新华,对写作反而产生了一种莫名惶恐,担心“不知不觉掉进一个大染缸,写出越来越多矫情的东西”。
 
  为了从事更自由的写作,大学毕业时,卢新华拒绝了《人民日报》团委书记和部队中校作家的职位,到《文汇报》当了文艺部记者。他认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历经“工农兵学”后,“商”成了最可能贴近现实的一个出口。当记者几年后,他辞职南下深圳经商,这在当时被视为“中国文人下海第一人”。
 
  下海开公司不到一年,卢新华预支了长篇小说《森林之梦》的1000多元稿费,交了外语的培训费,于1986年飞往美国求学,“除了可以抛开名声负累,追求物质自由,对资本主义世界很好奇更是主因”。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内容

本周排行榜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