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环球瞭望>>正文内容
日本军国少年是怎样炼成的 >> 阅读

日本军国少年是怎样炼成的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我是步兵”、 “我是骑兵”、“让我们当战地护士吧”……
 
  B29的时速是多少?潜水艇为何能够浮沉?如何测量军舰的重量?
 
  如果一个孩子,是通过这样的课本,懂得识字算术的,那么他(她)会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
 
  今天,让我们去回顾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国内的小学教育,看看军国主义是怎样“从娃娃抓起”的。
 
  对少年时代的回忆,应该是美好的回忆之一。但是,不堪回首但又须回首的少年时代,同样存在。在笔者读到一本日文书以后,这一感觉越发强烈。书名:《军国少年是这样炼成的》(日本鹿儿岛南方新社二○○八年五月初版,以下简称为《军国少年》),作者姓帖佐,名勉,在鹿儿岛县任中学教员和县教职员工会干部,已经退休。
 
  作者1939年上小学,1945年3月参加中学考试。与日本的侵华战争时期基本重合。作者家乡在远离政治中心的鹿儿岛,上的是一所普通的公立小学。
 
  当时的教育体制已经完全被纳入战争机器。一个标志性事件是日本陆军教育总监部提出了“陆军对学校教科书的要求事项”,以“教材中应记载基本事项一览表”的方式,对各种教材提出了具体要求。幸好,作者保存下来了自己的教材和练习本。在《军国少年》中,以影印方式,逐学年、逐学科把这些“晒”了起来。为了说明背景,作者附上了当年的校报等资料。
 
  先看国语。一年级识字课本第二课开篇就是:“我是步兵”、 “我是骑兵”、“我是炮兵”、 “我是工兵”、“我是装甲兵”、“我是航空兵”、“我是辎重兵”、“让我们当战地护士吧”。在三年级书法课作业本上,书写的大字是:“战争、军旗、大炮”、“弓矢·太刀(即日本式大刀)”、“日本万岁”。作者写道:正式教材中并无“日本万岁”。三年级时正逢日本偷袭珍珠港得手,开始了“大东亚战争”(战后,因美国的要求,在正式场合才改名为“太平洋战争”),在日军陆续侵占马来半岛、新加坡和菲律宾,“国内陶醉于初战战果”时,书法课临时加上了“日本万岁”。
 
  再看地理。五年级考试题包括下面的名词解释:1.台湾,2.朝鲜,3.关东州。
 
  “标准答案”是:1.与对岸的支那本土大陆隔海相望,南面靠近我国国力日益增长的热带各地。在军事上、交通上的作用,今后将越来越重要。2.背后与大陆相连,关系重大。连接我国本土大陆的作用,日益重要。3.不冻港,交通位置优越的大连,军事上重要的旅顺。
 
  再看音乐课。教材中的歌名:二年级:《军舰》、《玩具战车》;三年级:《军犬利根》、《潜水艇》、《军旗》、《三勇士》(描述的是1932年“一·二八”上海战事);四年级:《靖国神社》、《参军》、《广濑中校》(日俄战争的所谓日军英雄)、《少年装甲兵》、《无言的凯旋》;五年级:《忠灵塔》(日本在对外战事后,都在当地建立此塔,以纪念战死者,二次大战后均被当地人民平毁)、《战友》、《大东亚》、《橘中校》(日俄战争的所谓日军英雄)、《(战地)护士的勤务》;六年级:《日本海海战》(描述日俄战争)、《伞兵部队》、《扬帆出海》(歌词写道:“东亚之海是皇国的池塘”)、《少年产业战士》、《日本刀》。上述的《三勇士》,歌词的最后一句是:“(战士)身躯虽然玉碎,英名却永留庙行镇。”恐怕上海人不知道,近郊的小镇庙行当年进入了日本的“流行歌曲”。总而言之,所选歌曲的主线就是一部日本近代对外侵略史。
 
  报考中学的模拟考题和答题也被作者保存下来,并晒在书中。
 
  时事问题的内容可以想象。理科同样有强烈的政治气息。请看理科的考题:
 
  B29时速是多少?潜水艇为何能够浮沉?如何测量军舰的重量?
 
  最令人震惊还是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作文。作者一位好友的作文被评为“优”。一年级还不会写汉字,全文使用日本的平假名。笔者把这篇“优秀作文”全文翻译如下:
 
  我们的战士,和支那军队打仗太辛苦了吧。为了日本国,为了天皇陛下,请把支那大兵一个不剩地统统杀掉,把他们的脑壳都拿回祖国来,对拿回来最多的人,天皇陛下会授给他金鸡勋章。就是牺牲也要打胜仗。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也要当兵。
 
  在《军国少年》中,作者以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料为主,附注极少,有也是对背景的说明。但是在这篇作文后,作者的附言是:这样的教育真是太可怕了。作者还回忆道,当时教室正面黑板右侧挂着东南亚地图,在班主任说明日军进占情况时,同学们都兴奋地高喊:“打赢了!打赢了!”
 
  应了一句老话:事实胜于雄辩。
 
  日本近代史是日本历史上最沉重的一页。对此已经有了许多研究。但是,对当时日本国内的社会状况,特别是小学教育,今天的人们了解不多,具体的了解就更少。《军国少年》仅披露了作者本人的资料。其实,这一类资料在当时极为普通和普遍,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或没有被完整保存下来,或保存下来但不愿公开,更不愿批判。作者在前言中说,在此书出版之前,已经使用这些材料走上了县内各地的讲演会,现身说法,呼吁人们不要再次走上罪恶的战争之路。因此,应该感谢作者的长年努力。
 
  掩卷深思之时,又想到另一个问题:何谓名作?《军国少年》由位于日本鹿儿岛一家小出版社刊行。鹿儿岛在日本近代史上赫赫有名,今天却远离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今天的日本,在很多情况下,名作的产生,需要大出版商的造势,各类名流的推荐,读者们似乎也已经习惯在这种方式下进入阅读。《军国少年》这样的书固然可以刊行,但在高度商业化操作的氛围中,几乎注定要甘受寂寞。
 
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作者:陈卫平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