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环球瞭望>>正文内容
马歇尔计划是如何拯救欧洲的? >> 阅读

马歇尔计划是如何拯救欧洲的?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二战后的欧洲破败不堪。以战前经济萧条的1938年为100,1946年第一季度的工业生产指数仅达68,第四季度曾升到83,但1947年第一季度又跌至78,在情况最严重的德国西占区,1946和1947年的工业产量只及1938年的29%和34%。对人民生活影响特别严重的是煤炭和食物匮乏。英国1946年煤产量比1938年低20%,同年德国西占区煤产量竟比1938年低80%。农业产量由于战争破坏和1945年的不利气候远低于战前,进口粮食又缺乏必须的外汇,因而出现了普遍的饥荒。挨饿和因此死亡的人数竟比整个战争期间还多。
 
更要命的是:1946年底到1947年初罕见的严寒袭击西欧,使原本凋敝的西欧经济濒临全面崩溃。英国一半以上工业完全瘫痪,法国居民口粮定量减少到比德国占领期间还少,德国的美英占领区内“平均每人每天的口粮定量难以维持到1500卡路里,而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最低量为2000卡路里”。丘吉尔1947年5月曾形容英法德意等国的状况说:“欧洲现在怎样?它是一座瓦砾堆,一个尸骨收容所,一个滋生瘟疫和憎恨的温床。”老百姓对政府的不满和反抗有增无减,阶级矛盾开始激化。共产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美国担心苏联会利用这种机会向西欧“扩张势力”,使美在对苏的对抗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确定建立一个重建西欧的计划。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来抵御共产主义的威胁,便成为美国制定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西欧各国免于经济崩溃和政治危机的唯一途径是也是从美国获得供应。
 
在这种背景下,马歇尔提出了一揽子救助欧洲拯救欧洲的计划,史称马歇尔计划。
 
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若考虑通货膨胀因素,那么这笔援助相当于2006年的1300亿美元。
 
当该计划临近结束时,西欧国家中除了德国以外的绝大多数参与国的国民经济都已经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在接下来的20余年时间里,整个西欧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可以说这与马歇尔计划不无关系。同时马歇尔计划长期以来也被认为是促成欧洲一体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该计划消除,或者说减弱了历史上长期存在于西欧各国之间的关税及贸易壁垒,同时使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并最终走向一体化。该计划同时也使西欧各国在经济管理上系统地学习和适应了美国的经验。
 
马歇尔计划按原定计划于1951年如期终止。此后,因美国介入韩战并面临日益增长的军备开支,试图延续马歇尔计划的努力都未能成功。一直对该计划持反对意见的共和党在1950年的国会选举中获得了更多的席位,保守的反对派也开始抬头,这样,马歇尔计划即在1951年宣告结束,但此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的其它形式的援助却始终没有停止过。
 
1948年至1952年是欧洲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工业生产增长了35%, 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超过的战前的水平。战后前几年的贫穷和饥饿已不复存在,西欧经济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空前发展。当历史学家研究这些成就到底是否或者有多少应该归功于马歇尔计划至今尚存争论,多数认为这样的经济奇迹并非只是马歇尔计划的功劳,因为迹象表明当时欧洲已经露出了的经济复苏的兆头。现在普遍认为马歇尔计划加速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但并非启动了欧洲经济的腾飞。
 
马歇尔计划的政治影响亦不亚于其经济影响。该计划的实施使西欧从战后初期的财政拮据及由物资紧缺而引发的限量配给的局面中摆脱出来,减少了人们对于政府的不满,稳定了政治局势。尽管一些国家(如法国)的政权起初投向美国阵营的行为引起了该国共产党的强烈不满,不过当随后到来的马歇尔计划实施并显现出其作用之后,西欧共产党的势力便迅速衰弱,其影响力已经不可与先前相比。由马歇尔计划催生的美国和西欧之间的贸易关系也巩固并推进了北大西洋同盟,并使之持续到冷战终结。同时东欧国家拒绝参与该计划,被认为是宣告战后欧洲分裂的最重要的征兆之一。因此有学者认为,从东西方关系的角度来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
 
马歇尔计划被认为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图为欧洲联盟的旗帜 马歇尔计划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战后美国和西欧的领导人普遍认为欧洲一体化可以长久地确保欧洲的和平与繁荣。因此他们希望通过马歇尔计划引导催生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并未起到这一作用——事实上欧洲经济联合体(“欧洲经济联合体”(OEEC)为后来的“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前身)的实际活动从未有超出过经济领域。反而是欧洲煤钢联营(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虽然他没有包括当时西欧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的英国——最终演变成为了欧洲联盟。欧洲经济联合体最多只是为后来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和运转提供了一个参考与借鉴的平台。马歇尔计划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一起,在无形中促进了西欧地区自由贸易。
 
具体说来,马歇尔计划对于欧洲的复兴,有以下意义。
 
首先,“马歇尔计划”挽救了西欧濒临崩溃的经济。阿登纳说:“没有美国的援助,德国的复兴是不可能的。”希思1971年1月16日在英国保守党年会的讲话中说,“在整个那段时期,在很大程度上由于美国的帮助和保护,我们和其他西欧国家得以生存下来,并且繁荣昌盛。”连戴高乐也承认,在战后初期的情况下,“恐怕没有比美国的帮助更需要和有益了。”正是由于有了“马歇尔计划”,才使西欧国家的经济迅速复兴起来。1952年“马歇尔计划”结束时,西欧16国工业产量比战前上升了35%,农业产量比战前提高了10%。这些国家的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1947年时难以想象的地步。西欧从此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
 
其次,“马歇尔计划”在客观上推动了西欧各国间的经济协作,为欧洲一体化开辟了道路。“马歇尔计划”付诸实施时,美国由于自己的利益和政策的需要,曾经促使西欧联合。“美国当时要求欧洲联合成为一个整体来接受‘马歇尔计划’。为此按计划的需要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各国发展货物与劳务的交换,减少对贸易和支付的障碍。另外,还设立了‘对等基金’制度,干预和协调西欧经济发展计划,提倡各国专业分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第三,确立美元为结算单位,促成了欧洲支付同盟,并把100万美元以上的‘特别项目’授权给经济合作署署长霍夫曼,在电力、钢铁和炼油等重要部门大搞跨国公司的建设。这些工作都冲破民族国家的界限,密切了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美国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希望通过西欧联合,协调西欧各国关系,缓和西方国家间的矛盾,一致对付苏联。二是希望打破西欧各国的经济壁垒,使西欧地区成为一个美国资本和商品可以自由进入的一个统一的经济市场。三是为了把西欧纳入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轨道,但在客观上却为西欧的经济联合开辟了道路。1951年4月18日,联邦德国、法、意、荷、比、卢六国签署了“欧洲煤钢联营”协定,迈出了一体化的重大步伐。
 
所以,在政治上,美国通过稳定西欧经济,巩固了现政权、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削弱了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同时,通过经济援助,美国加强了对西欧的影响和控制,确立了美国在西欧无可怀疑的领导地位,西欧国家纳入了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轨道。在此后一段时间里,西欧国家对美国以来很深,在国际上向美国一边倒。美国对西欧国家的政治文化影响也日益加强。
 
也就是因为这个计划的成功,人们认为通过一个类似的计划还可以帮助世界上更多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后,一些人建议通过实施“东欧的马歇尔计划”来帮助这个地区实现复苏。也有一些人建议通过和马歇尔计划类似的计划来促进非洲大陆的发展。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甚至曾提出过一个“全球性的马歇尔计划”,类似于马歇尔计划的用于帮助世界其他地区发展的建议一直没有间断过。举例来说,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和其内阁的财政大臣戈登·布朗就将他们制订的援助非洲计划称为“非洲马歇尔计划”。在冷战结束之后,也有不少人认为东欧也需要一个类似的重建计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作者:信力建 来源:作者博客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