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环球瞭望>>正文内容
《赵氏孤儿》西行记:伏尔泰用它来推动启蒙运动 >> 阅读

《赵氏孤儿》西行记:伏尔泰用它来推动启蒙运动

作者:吕 超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0日 点击数: ( 字体: )

 
  《赵氏孤儿》在英国
 
  ■哈切特:保留主要情节,抨击英国时政
 
  在18世纪的英国,最早改编《赵氏孤儿》的是剧作家哈切特。改编本1741年出版,标题是:“《中国孤儿》:历史悲剧,是根据杜赫德的《中国通志》里一本中国悲剧改编的,剧中按照中国式样,插了歌曲。”这是欧洲第一次改编中国戏剧。
 
  哈切特把剧中人名都改了:屠岸贾原是大将军,却变成了首相萧何,公孙杵改名为老子,孤儿赵武改名康熙,提弥明改为吴三桂。不过总体上看,哈切特的改编基本保留了原作的轮廓和主要情节,如弄权、作难、搜孤、救孤、除奸、报恩。他没有严格遵守三一律,全剧五幕十六场,并加入了十来支歌曲。哈切特并不知道元杂剧的传统,更不可能理解“曲白相生”的妙处,他只是依照杜赫德在《中国通志》里的介绍,把歌曲放在剧情激扬的地方,表现忧愁、愤恨、绝望、悲痛、欢乐。不难看出,哈切特是在极力运用东方色彩进行创作改编。
 
  不过,该剧因对英国时政的强烈抨击而未能公开上演,影响的范围有限。
 
  ■谋飞:流传最广的改编本
 
  与哈切特的改编本相比,18世纪英国另一位剧作家谋飞(1727—1805)改编的《中国孤儿》,则更为英国民众所熟知。
 
  1756年4月,谋飞读到了伏尔泰的《中国孤儿》,觉得远不如预想的好,于是决定重新改编,初稿当年完成。谋飞的改编本里特别突出了民族矛盾。前朝遗孤报了国恨家仇,忠心爱国的臧蒂夫妇赴义就死,征服者铁木真也得到应有的下场——人物命运与民族矛盾息息相关。作者的用意乃是着眼于英国现实,当时正值英法七年战争的紧张状态,国人迫切需要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该剧1759年4月底起在伦敦的德鲁里兰剧院连续公演九场,剧院特别制作了名贵的中国布景和服装,舞台上的中国色彩令英国观众赏心悦目,同时精神也大受鼓舞。作者因此红极一时。
 
  谋飞在剧作上演成功以后,发表了一封写给伏尔泰的公开信。他不赞成伏尔泰《中国孤儿》里的恋爱故事,认为把一个粗犷的鞑靼征服者一变而为谈情说爱、唉声叹气的法兰西式骑士,是非常不自然的。为了吸引观众,避免像伏尔泰那样专注于对中国道德的颂扬,谋飞在保留角色的基础上,重新安排了剧情,让遗孤由婴儿变成了一个能够自主表达言语思想并行动的青年。同时,他认为法文《中国孤儿》冗长的对话太多,缺少行动悬念,所以他极力增加了一些热情有生气的动作。
 
  不过就文学价值而言,谋飞此剧并不突出,尤其是语言大多呆板牵强,其鲜活程度还比不上十八年前哈切特的那部诗剧。在人物刻画方面,伏尔泰笔下的成吉思汗形象随着剧情进展而不断变化,由野蛮的征服者,一变为足智多谋的政客,再变为柔情蜜意的骑士,最后成为一个以仁义道德自居的正人君子。而谋飞剧中的铁木真,自始至终是个征服者形象,就像《赵氏孤儿》里的屠岸贾始终是个压迫者形象一样,他始终都没有受过所谓中国文明的洗礼,只是个任性好杀的莽夫。
 
  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谋飞剧作的广泛流传,以后的60年间,他改编的《中国孤儿》在英国舞台上反复演出,甚至横渡大西洋,在美国费城、纽约等地上演(有资料统计,18世纪下半叶,《中国孤儿》在英语国家演出了四五十场)。以至到了18世纪末期,许多人以为《中国孤儿》是谋飞的创作,却并不知道首译者马若瑟和作者纪君祥的名字。
 
  除英法两国外,《赵氏孤儿》也在欧洲其他国家发生了较大影响。譬如1748年,意大利著名诗人梅达斯塔苏(1729—1782)根据《赵氏孤儿》创作了歌剧《中国英雄》。情节基本相同,只是孤儿成长为少年男子,即剧中与奸佞邪恶斗争的“中国英雄”。1752年,该剧在奥地利维也纳皇宫演出,获得了成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