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刊外选稿>>正文内容
左宗棠万里平“疆独” >> 阅读

左宗棠万里平“疆独”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回顾历史,中国政府历来反对“疆独”,涌现出许多捍卫祖国统一的功臣——清代的左宗棠便是一位杰出代表。左宗棠(1812—1885),湖南湘阴人,道光年间举人,初为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僚,后受曾国藩赏识,先后任浙江巡抚、陕甘总督、浙闽总督等,是著名的湘军统帅和洋务派首领。从湖南乡下一名布衣到名满天下的一品封疆大员,左宗棠在新疆气壮山河的功绩,永载史册万世流芳。
 
1644年清政府入关,新疆周边有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准噶尔汗国和浩罕汗国,由于境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新疆局面相当混乱,准噶尔更利用混乱局面伺机叛乱。1760年清政府一举平定噶尔丹叛乱,使新疆呈现一个相对和平安定时期。
 
百年以后,1865年一月,受沙俄和英国势力支持的浩罕国将领阿古柏突然率部入侵新疆,自封为王,立国号“哲德沙尔汗国”,使新疆局势骤变;三月,乌鲁木齐建立起清真王政权。俄国也乘机占据了伊犁,英国则虎视眈眈,觊觎我领土。
 
1872年六月,阿古柏更在喀什、英吉沙、和阗、阿克苏等地公然悬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国旗……一时间新疆行将分裂,局势岌岌可危,160万平方公里国土欲从大清版图上消失。“屋漏偏遇连阴雨”,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清朝更面临两面夹击的严峻形势。当时清廷内出现互不相让的两大派别——即“海防”派与“塞防”派,两派观点针尖对麦芒,争论焦点是要不要扞卫新疆主权、挽救祖国分裂。两派首领分别是李鸿章和左宗棠。
 
李鸿章是“洋务派”首领,他一贯反对抵抗侵略、主张妥协投降,导致中法、中日战争失败,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卖国条约。针对新疆局势,他胡说“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收复新疆实在得不偿失。依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完全是一派卖国贼嘴脸!
 
陕甘总督左宗棠拍案而起反驳道:“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什么‘赤地千里、土地瘠薄’,实乃华夏之聚宝盆也!”两位朝廷重臣,观点却天壤之别。左宗棠再三向朝廷呼吁:“收复新疆,势在必行。胜固当战,败亦当战。倘若一枪不发,将万里腴疆拱手让给别人,无疑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浓烈的民族情感奔涌在左宗棠的心海,他只有一种选择——为捍卫祖国统一而战!
 
新登基的光绪皇帝“力挺”左宗棠,1875年五月,任命64岁的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全权督办新疆军务,赋予其筹兵、筹饷和指挥大权。
 
1876年四月,左宗棠坐镇甘肃酒泉,六万名英勇善战的湘军从兰州出发,“车辚辚、马潇潇”开赴新疆。训练有素的湘军攻无不克,九月攻下乌鲁木齐,又收复玛纳斯城;翌年三月先后解放达板城、托克逊城和吐鲁番,一年后收复新疆大片领土。
 
1878年一月的和阗战役是最后决战,在左宗棠指挥下,湘军彻底歼灭阿古柏为首的侵略军,贼首阿古柏仓皇自戕。自此,除伊犁外的新疆国土一举光复。
 
左宗棠在新疆期间,还大力开展戍边屯垦,既保证了军粮供给,又发展了地方经济。左宗棠也做了收复伊犁的准备,他拟兵分三路向敌进军,收复伊犁。此时已近七旬的左宗棠年老体弱,还经常吐血,但为了华夏统一大业,他早将个人生死安危置诸度外,即使面前是千里冰山万丈深渊,宁愿马革裹尸也绝不回头。他决定“舆榇出关”,即抬著棺材出嘉峪关,抱著战死疆场的心理与敌人决一死战,终因“兵疲、饷绌、粮乏、运艰”而壮志未酬。
 
1881年初,左宗棠应诏晋京出任军机大臣兼行走总理衙门,统管全国军事。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左宗棠奉命督办福建军务,他一如既往力主抗击法国侵略者。可惜天不遂愿,翌年七月二十七日,戎马一生的左宗棠不幸逝于任上,享年74岁。与林则徐一样,左宗棠无愧为民族脊梁和维护国家统一的英雄。在民族危亡关头,他冒着被朝中众多投降派打击报复的风险,犹如中流砥柱挺身而出、率湘军远征边疆,一举收复祖国六分之一的大好河山,其功德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1890年,美国人史密斯曾出版《中国人的气质》一书,书中高度评价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功勋,说左宗棠的湘军彻底完成了它的使命,其伟绩在任何国家的现代史上都是最卓越的。
 
左宗棠的报国情结有其渊源,早在1849年他还在湖南老家读书时,途经长沙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就要见左宗棠。林则徐在两广总督任上因禁鸦片名扬天下,却遭投降派诬害而被革职,充军新疆,后被重新启用。37岁的左宗棠有点受宠若惊,连夜前去晋见,因天黑不慎一脚踏空落入水中。65岁的林则徐笑道:“这就是你的见面礼么?”左宗棠颇为尴尬,林则徐却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认定左宗棠是自己可以信任的“接班人”,感慨道:“如今能御东南沿海外患者有人,能西定新疆者则非君莫属矣!”遂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绘制的地图交给左宗棠,道“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左宗棠后来征战新疆所带的地图即林则徐亲手所绘)林公此番肺腑之言犹如临终“托孤”,左宗棠当即表达自己决不负前辈期待的决心,临别林则徐写楹联相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返闽不久林公便身染重病,弥留之际还命儿子代写遗书,向咸丰皇帝力荐左宗棠为“绝世非凡之才”。
 
作为一名杰出的爱国者、政治家和军事家,左宗棠深知千里征战收复新疆谈何容易,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维护民族尊严、捍卫祖国统一,他唯一选择就是不辱使命“豁出去了”!
 
在左宗棠指挥下,麾下六万湖湘子弟兵在冰河血雨中冲锋陷阵,表现出了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无限忠勇,用血肉之躯塑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左宗棠的历史功绩和人格魅力自然受到国人的敬重,浙江巡抚杨昌睿亲临西北目睹绿树成荫瓜果遍地、各族人民安居乐业之胜景,喜赋《恭诵左公西行甘棠》一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2006年9月12日,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时曾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泰晤士报》记者问总理爱读什么书、思考哪里些问题,温家宝回答时就引用了左宗棠23岁时贴在新房门口的一副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正是“心忧天下”的精神,造就了左宗棠精忠报国的一生!

作者:马承钧 来源:《大公报》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