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刊外选稿>>正文内容
前领导人的寂寞归途 >> 阅读

前领导人的寂寞归途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政治是压抑人性的职业。看到《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的热销,更使我坚定了这一看法。
 
朱镕基缘何有那么高的人气,或者说是魅力?关键是他的个性太突出了,完全脱去传统官僚身上所惯有的平庸习气:说话做事中规中矩,不敢逾雷池半步。
 
朱镕基的话和他的眉毛一样陡峭,“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反腐败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绝不能姑息养奸,准备好一百口棺材,也有我的一口,无非是个同归于尽,却换来国家的长久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
 
个性鲜明的领导人,在国外常见,在中国则罕见。物以稀为贵,更由于朱的践行诺言,使他留给民众的印象非常深刻。
 
但是,即便是喜怒形于色的朱镕基,2003年退休后,也几乎销声匿迹了。我们仔细回顾,就会发现在新中国历史上,除了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在身退后依然保有影响力外,其他领导“人一走茶就凉”,成了令人遗忘的对象。朱镕基如此,别的人更是不知所踪了。现在谁还注意尉健行、吴官正等人的消息呢?
 
偶尔出现于报端的是,某某前领导人在哪里游玩被群众认出、合影留念之类豆腐块消息。再或者就是每到过年中央团拜老干部时,露把脸。
 
被人忽视和遗忘,这是对政治人物最残酷的惩罚。政治人物是不分台上台下的,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影响力。在西方社会,不少政治人物下台后,通过种种方式保持自己的影响力,例如卡特卸任总统后,和夫人一起成立了卡特中心,致力于协调国际冲突,结果在200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例如前总统克林顿下台后投身于慈善事业,前段时间充当美国总统特使前往朝鲜成功解救两位美国女记者,使他再次成为国际瞩目的焦点。还有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等等,都未曾因下台而终止影响。
 
而在中国,政治人物一旦下台,就意味着影响力的嘎然而止。也许私底下的建议权还有,但任何公开的活动则鲜见了。他们昨日在台上也许还精力旺盛、踌躇满志,转天就寂寂无声了。落差实在太大了!
 
他们不像西方政治人物,退休后可以开辟另一块天地,继续自己的影响。我想这大概也折射出了民主和非民主社会的区别:在民主社会里,允许多种声音并存,多种力量博弈;而在非民主社会里,只允许一个中心存在。
 
因此,即便贵为一国总理,一旦退休也得自觉“闭嘴”,以免给新的权力中心造成困扰。而且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也不能组建非政府组织或去公司里任职。即便是出外旅游,也因诸多限制而不能随心所欲。
 
发挥余热不被允许,周游世界也不方便。最后,留给他们的只有守着一栋别墅、寂寂终老这一条路了。不泯的雄心,未酬的志愿,都只能坐对黄昏日落了。对于政治人物而言,这绝对是最不堪的归途。
 
 
 
(该文所表述的内容为作者本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及《百家讲坛》杂志官网的观点和立场无关。)
 

作者:章文 来源:作者博客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