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刊外选稿>>正文内容
“亲戚的国家”和“朋友的国家” >> 阅读

“亲戚的国家”和“朋友的国家”

作者:何三畏 来源:《同舟共进》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6日 点击数: ( 字体: )

 
 
 
 
上世纪80年代,风华正茂的吴稼祥先生在中南海做文书,行走于最上层,服务于大人物。他爱记日记。笔者看到他整理出版的日记电子版,在“亲戚的国家”的小标题下,是这样一段话——
 
据说,这是匈牙利一位作家对自己祖国的称呼,是他一部著作的名字。用在匈牙利,也许不甚合适,但用在我国,就贴切得多了。我在会上谈到,我们目前的干部制度,不甚完备,封建时代的某些官制颇值得我们考虑,比如回避制度。兆国颇有同感。他说,有一个山西干部对他说,终明清两代,只有两个山西人在山西当县令,其余的县令都是外省人来做的。而如今,几乎所有县委书记都是本省人或本县人。连省委书记都惟恐是外省人,专门挑本省人当。中组部副部长曹志说有一个市开常委会,一位常委发言说,“我同意我二舅的意见”,此类事并不罕见。我们是兄弟姊妹七姑八姨的国家,不,是一个家族的国家,全国上下的裙带,像国旗一样飘扬。
 
这段话,20多年后的今天读起来,味道就不一样了。
 
今天的中国已经普及了一个名词叫“亲戚资本主义”(也称“拉美化”),算是历史给了吴先生“亲戚的国家”一个回应。而吴先生日记中提到的“回避制”也已在今天的中国全面“回归”。全国省、市(地、州)、县党政主要领导,及主要部门的领导(如组织部长、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等部门的“一把手”),基本上实现了“异地任职”。
    
    
我的家乡在祖国的西南。60年前,胜利的革命大军自北方来。从县委书记到多数局的局长来自革命大军,家乡人民永远称他们为“南下干部”。“南下干部”成为一个传说、一个神话,意味着资格,意味着不可置疑的正确。第一茬“南下干部”过去了,接任者还是他们的血脉,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文革”以后。到吴稼祥先生写下上面那一段日记的时期,我县出现了第一位本土县委书记,系因“南下干部”治理我县时,犯了一个在今天看来非常低级的错误——“投机倒把”,“倒卖”桐油。这点事,确实不算事,今天的人们只能把它作为感慨系之的谈资。但好歹这位先生是“下台”了,由此迎来了他的本土继任。
 
“我同意我二舅的意见”的说法,应该是一个幽默和夸张,用来形容部分地方政权家族化的现象。当时人们纠结于此的背景,即以为社会腐败的源头在于官场“亲戚”太多。
 
大概吴先生日记中表达的信息,在当时代表了体制内的主流。“资产阶级自由化时期”过去以后,主要领导“异地任职”渐成常态。记得七八年以前,笔者看到报纸上登过新华社报道,某省省委书记表示,他治下的省,要在年内完成县以上主要领导全部异地任职。可见这是一种引领时尚的风潮。到目前为止,“异地任职”和“年龄台阶”两样,已成为中国遵守得最好的政治秩序。
 
但这有时也有点麻烦。想象一下,一个年轻人,突然要到遥远的地方去做官,可能出现什么景观?笔者认识某地一位副市长,他说有个新上任的外省领导,是拿着地图找来的。这至少在形式上复古了封建时代的外派官员风采。设想苏东坡到杭州去履新,不带地图也要问路呀。
 
总之,今天借鉴古时的官员回避制可说大功告成了,而且在异地化的基础上,还换得很快。以我的故乡为例,新世纪十年,已有过六位,现任的应该是第七位县委书记了。其中有的只是几个月,刚来得及改变前任制订的县城规划,卖县城两宗土地,就被调走了。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