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史海钩沉>>正文内容
张澜:“戴瓜皮帽穿长衫”的国家副主席 >> 阅读

张澜:“戴瓜皮帽穿长衫”的国家副主席

作者:凤凰网专稿 来源:凤凰网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4日 点击数: ( 字体: )

解说:两年后,年仅30岁的张崿因病去世,张澜悲痛不已,短短两年的相聚,使张澜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当他以古稀之年奔走国事的时候,他的胸中多了一份对儿子的怀念和对共产党的理解。从1938年到1948年,国民参政会共举行过十三次会议,虽然如舆论所言,它不过是占有四分之三的主人请四分之一的客人吃饭的会议,然而张澜却往往能够出其不意,在参政会上反客为主,一次,张澜向蒋介石提议,取消国民党的特务机构,军统和中统,并比之为明代的东厂西厂,蒋介石大为不快,开始对这个四川人心存芥蒂。
 
1938年10月的武汉大会战结束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蒋介石反共独裁的苗头再一次显现出来,1937年1月,国民党的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四项方针,并设置了专门的防共委员会,由蒋介石亲自提案的《限制异党活动办法》也在这次会议上获得通过。为此张澜当面质问蒋介石,共产党抗日是大好事,为啥子要反它、限它?然而,会后不久,一系列迫害共产党人的事件陆续发生了,1941年1月,在皖南泾县的茂林地区,奉命转移的九千新四军遭遇八万国军的突然袭击,七千壮士殉难,统一战线遭到极大破坏。在强烈谴责国民党倒行逆施的同时,张澜冒着生命危险,把周恩来送来的皖南事变真相材料秘密散发出去。
 
张梅颖:国共合作蒋介石一贯就是,说了不算,对吧,所以在皖南事变几乎所有的新四军遭到了国民党的屠杀,在这种情况下,抗日是中国最大的事情,大家应该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在这种情况下,张澜和像黄炎培啊,梁漱凕啊,一些当时的国会议员吧,觉得有责任站出来成立一个组织,就是在国共之间求这个民主团结抗战。
 
解说:1941年3月19日,在有“民主之家”之称的重庆特园,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秘密成立。从此,民国的政治舞台上多了一支高蹈民主的生力军。未来它势必将对中国的政局产生深远影响。民盟成立以后,主席人选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梁漱溟的提议下,69岁高龄,略微口吃,并且一贯反对结党的张澜被推上了民盟主席的位置。
 
张梅颖:民盟成立的时候是三党三派,都是知名人士,对吧。好像谁也不太服谁,尽管不再分党派了,任何人都是民盟成员,对吧,但是各有各的政治立场,作为一党的主席,当时也只有他能够镇得住。
 
解说:后来民盟同仁范朴斋在谈到张澜的凝聚力时说,民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团体,有人以为张先生一定是一个手腕灵活的人,哪知恰恰相反,张先生的妙处,就在丝毫不懂得什么叫做手腕,他的高明之处就是直,巧妙之处就是拙。就这样,他真的领导了民盟,而且领导得恰到好处。在半年后的国民参政会上,张澜、罗隆基等人根据民盟纲领提交了一份议案,要求国民党尽快结束训政,实行宪政。蒋介石恼羞变怒,拍案大骂,把我当宣统了,随即派特务对张澜进行严密监视。张澜不以为意,与蒋介石当面辩论长达两个小时,并在此后两年中拒绝出席参政会。
 
1955年,张澜去世后,陈毅在悼文中写到,当时反抗蒋政权就要冒生命的危险,而张澜领导的民盟竟敢和蒋介石分庭抗礼,这是一个严重的考验。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格局发生重大转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迫使纳粹德国节节败退,日本也在太平洋战争中遭遇惨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呈现出即将结束的态势,此时,在中国,蒋介石一方面暗中加大独裁力度,另一方面却摆出一副民主的姿态,承诺将在民国实行宪政,并邀请张澜等人重返参政会。
 
陈晓楠:在这次的参政会上张澜以民盟主席的身份直言,蒋介石应该结束训政,还政于民,蒋介石随后以讥讽的口气打起了官腔,训政还是需要的,昨天张表老不是还训了我一顿吗?听到这番话,张澜当场起身斥责蒋介石,对国家大事毫无诚意,从此对国民党彻底失望。
 
解说:那时候,国统区正流行一本言词激烈的小册子,这就是张澜所作的《中国需要真正的民主政治》。文章揭露了蒋介石宪政的谎言,把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比作君主政治、贵族政治和党霸政治。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国民党所谓党治的实质,党治并不是政党政治,而是不愿意他党存在,否认他党的存在,他是某一政党获得政权后,就高唱以党治国,视国家为一党所私有,甚至党权超过国权的政治,就是在这一次的参政会上,愤怒的张澜当着蒋介石的面,向会场散发了这一本匕首投枪般的小册子,一时间他被舆论界称作为真理而强横到底的硬汉。
 
这张拍摄与半个世纪以前的照片,揭开了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谈判的序幕,1945年8月28日,在重庆九龙坡机场,张澜作为民主党派的代表欢迎毛泽东来到重庆,他们一见如故。
 
张梅颖:毛泽东一看就知道他是张澜。而且知道他这个表方的,这个字表方怎么来的,而且见了他就说美髯公啊,因为他留着长胡子嘛。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