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古史今鉴>>正文内容
“三顾茅庐”是真还是假 >> 阅读

“三顾茅庐”是真还是假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如果可行,对一个人最残忍的惩罚莫过于:给他自由,让他在社会上逍遥,却又视之如无物,完全不给他丝毫的关注。”
 
——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
 
 
连孤独也不能超越,连注目礼也不能超越,人也太没出息了吧?这就不能不提到一个牛人——诸葛亮。诸葛亮近乎神,不是说他神机妙算,而是他一亮相就神龙见首不见尾,乃刘备三顾茅庐而请。似乎不是诸葛亮需要注目礼,而是注目礼需要诸葛亮,果其然乎?
 
史学界目前主要是两种看法:一种是刘备主动登门,诸葛亮感动,三请乃出。依据之一是《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记载:“凡三往,乃见。”另一个依据是诸葛亮《前出师表》中的自述,明明白白地点出前因后果,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应该从此而出。
 
另一种看法则是诸葛亮送货上门,应聘自荐,刘备器重,受邀而出。主要依据是《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的注解:“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显而易见,刘备当时对诸葛亮并不太“感冒”,近乎不理不睬。
 
但三顾茅庐并非一致通过,质疑者不少,有的甚至说诸葛亮自导自演。的确,就刘备和诸葛亮当时的实情而言,刘备固然需要诸葛亮,但诸葛亮更需要刘备。毕竟刘备当时“天下谁人不识君”,不仅号称汉室正胄,而且也算身经百战。就是年纪也差一大把,第一次见面,备大约46岁,而亮不过26岁。
 
最重要的是,诸葛亮需要出山,《三国志》说得分明,“每自比管仲、乐毅”——真的不求闻达,何有此比?真的不求闻达,何以通晓天下?隆中一对,让刘备折服,明显是有备而来嘛!
 
从诸葛亮出山后的作为看,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并不就怎么超凡脱俗,甚至也可说凡夫俗子一个。某些方面,诸葛亮还表现出偏执,以至有人批他穷兵黩武,最明显的当然便是有点自不量力的“六出祁山,光复汉室”。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诸葛亮更需要出山,更需要刘备,又何以三顾茅庐之说广为流传?可能还有别的因素,比如以讹传讹,甚至也可能出现历史的选择性过滤。但综合起来考虑,易中天先生提出的假说应该可信,简单地说就是:诸葛亮先向刘备自荐,但一时没引起重视,由于的确称得上“卧龙”,而且人缘也不错,获得当时的文人士子反复推荐,遂引起刘备重视,最后发现诸葛亮确是个人才,遂多次上门请教治国之策,终致相互欣赏,成鱼水之交。
 
一定程度上,三顾茅庐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应该看透人性的真假。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毫不客气地指出:“如果可行,对一个人最残忍的惩罚莫过于:给他自由,让他在社会上逍遥,却又视之如无物,完全不给他丝毫的关注。”如果诸葛亮不出山,一生逍遥于南阳,岂不是对他本人最大也最残忍的惩罚?
 
地球对人存在巨大的吸引,但由于习以为常,人们觉如不觉,可一旦要走出地球,巨大的吸引就像是一只大手,紧抓不放。如果说地球是有形的地球,社会正是无形的地球,也对人存在巨大的牵引,但由于习以为常,人们也觉如不觉,可一旦要脱离社会,巨大的牵引也像一只大手,紧抓不放,怎么离也离不开——诸葛可以躬耕于南阳,可何曾摆脱得了社会引力?
 
 
【链接】
 
“每个人都害怕默默无闻地消失”
 
米兰·昆德拉说得好:“每个人都害怕默默无闻地消失。”
 
一庸医,不学无术,好风雅,怕死后无闻,重金托人拟墓志铭,刻石留世。文曰:“先生初习武,无所成。后又经商,亦无所获。转攻医术三载,执业多年,无一人问津。忽一日,先生染病,试自医之,乃卒焉。”
 
2007年4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一凶手持枪射击,致32人丧生,数十人受伤。杀人而后自杀的案犯最后被认定为韩裔学生赵承熙——什么要杀害自己的老师、同学和朋友呢?
 
在分析赵承熙特别遗留的23页宣言、43张照片和28份录像资料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主任史蒂夫指出:“赵承熙的宣言说明,他不会静悄悄地离开,而是要在自我毁灭的同时自我推销,在耀眼的光芒中离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作者:欧阳君山 来源:作者博客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1日
上一篇:辛亥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 12-17 ]下一篇:孟达绝刘降曹的真正原因[ 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