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古史今鉴>>正文内容
洪洞:大移民前夜的庶民社会 >> 阅读

洪洞:大移民前夜的庶民社会

作者:庄秋水 来源:《看历史》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0日 点击数: ( 字体: )

分享按钮

 
金元以来,中原地区田园荒芜,关中兵荒马乱,河东成了北方地区唯一的“桃花源”。华夏文明早期的深厚文化传统一直都是洪洞社会生活的底蕴和内容。当乱世结束治世来临,地狭人稠的平阳成为山西输出移民最多的地区。
 
  1303年9月17日夜晚。平阳路洪洞、赵城的居民们一如往常吃着晚餐,那些习惯早睡的人们则已进入了酣梦。赵城县(今属洪洞县)徐张氏正收拾碗筷。她的公婆大概已经睡着了。丈夫徐谷原是永济的粮官(仓事),已经去世。如今,她奉养年迈公婆,教育膝下幼子,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一家人倒也和乐融融。
 
  突然,屋子开始剧烈晃动。碗从桌子上飞了出去,击打在墙面上,碎片纷飞。公婆和小孩子的尖叫声混杂在巨大的声响中。几秒钟后,就像来时一样的突然,大地不再晃动了。徐张氏茫然四顾,这才发现庇护一家人的房子已成废墟。瓦砾堆里公公的呼救声让她顾不上恐惧或悲伤,扑过去试图用手刨开废墟,血和着灰尘滴落在地面上。
 
  来山西传道的大道教道士张清志和徒弟住的房子被震为两半。得以幸免的张清志立即开始救助他人,从废墟中救出了不少人。他的善举得到朝廷表彰。
 
  平阳和太原两路的民众和徐张氏一样,经历了一个可怕的夜晚。一场八级地震袭击了山西,震中便是洪洞县和赵城县。地震摧毁了数以十万计的官舍、民房,和1400余座庙宇和道观。震后形成的沟渠涌出黑色泥沙,地震引发了滑坡,赵城范宣义郇堡一夜之间滑出了十余里。
 
  虽然在异族治下过了多年,洪洞本地的历史传说依然代代流传:女娲在此补天,伏羲在此画卦,舜和二妃在此喜结姻缘,羊獬和历山因此走了千年老亲。华夏文明早期的深厚文化传统一直都是洪洞社会生活的底蕴和内容。
 
  老天爷发怒了。
 
  洪洞地处临汾盆地北端,东靠太行,西倚吕梁,是南北交通要冲。12世纪一位金代进士曾赞美说:“洪治隶平阳,壮哉县也!其始为城者,适当大路津要。骅骖之所奔驰,商旅之所往来,轮蹄之声昼夜不绝。”(乔逢辰:《惠远桥记》,转引自乔新华:《为什么是洪洞:大槐树下的文化传统与地方认同》,人民出版社)金以来,平阳一带便是富庶繁华之地。“重农桑……上下相守,家给人足,仓廩有余……国中号称小尧舜。”虽然南下蒙古军的杀戮和抢劫把一块繁庶之地变得人烟稀少物质匮乏。一旦时局稳定下来,平阳很快便恢复了活力。大量陕西、河南和河北的难民流入山西地区;外出逃避战祸的民众也陆续返回故里。
 
  然而,这次,地震的破坏力是摧毁性的:20万(另说47.58万,可能是伤亡总数)人的生命被夺走;关乎洪洞、赵城两县民生的霍渠和和济民渠,也在地震中塌陷,无法通流。
 
  历史研究者认为这次地震造成了洪洞人向他乡移民。或许地震后逃离百孔千疮家园的难民潮,最终形成了洪洞大槐树的移民传说。“正是因为1303年大地震在洪洞及周边地区的人们的生活中留下了久久不能抹去的伤痛;而人们纷纷把自己当作是洪洞人的后裔,是为要表达幸存者和周边地区的人们对震亡的洪洞人的一种深切的历史缅怀之情。这就是说,山西洪洞大槐树族根传说正是人们既保存同时又消解关于1303年大地震的历史记忆的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周祥森:《1303年洪洞8级大地震与山西洪洞大槐树族根传说》)
 
  ■观察者
 
  元朝政府在次年一月发布了救灾政策:免除太原、平阳两路三年税粮。在1305年又把平阳路改为“晋宁路”。对地方而言,当务之急是修复水渠,恢复生产。从地震后五年直到元亡,洪洞县新开涧渠和河渠共七次,而在山西水利建设的高峰期中统、至元年间,洪洞只开渠三次。
 
  水利是洪洞人生活的重心之一,这里普遍实行稻、麦轮作的耕作制度。
 
  王恽在至元年间(1264—1294)奉命在北方劝课农桑。他曾担任平阳府判官,他的《劝农文》和不少诗作,直接反映出这里的水利技术和管理水平。他在一首诗歌里充满激情地歌咏道:“人定真能力胜天,一车翻水溉高田。”洪洞地处黄土高原的中部,西临汾水;霍山南麓发源的霍泉,汇水成潭,浇灌洪洞连绵的土地。在1266年,平阳路总管郑鼎在赵城店村以西开利泽渠,引导汾水灌溉洪洞、临汾两县三百多顷土地。难怪王恽感慨“晋人善用水而尽地之利”。(王恽:《秋涧先生大全集》,转引自《元朝时期的山西地区》,辽宁民族出版社)
 
  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当时政府的水利管理水平。1272年,洪洞县郭堡村郭进等人向平阳路农业官员报告,要求开沃阳旧渠。次年二月,平阳路总管府派人来考察此项目,县衙派县尉陪同前往。县尉巡查中发现此事颇有疑点,反被郭进诬告一个考察不实。于是,此事一路上报,洪洞县尹再次考察,最后平阳路总管府亲自出马,然后举行集体会议。最后认定郭进有问题,但念在他本出于好意,免除了他的罪责。后来,郭进等人再次上陈河东山西道农业官员,仍表示要开渠。最后,河东道官员批准他在县尹的引导管理下,开渠引水,但不能损害其他人的利益。
 
  大型的水利纠纷一般官府出面处理。日常渠务工作由谁负责呢?洪洞县各渠道普遍建立了的自治组织。在保留下来的霍泉水神庙金元碑刻中,也能看到僧人和道士的身影。像张志清这样的道士,寺院的僧人们,不仅享有免税特权,在地方社会中也极有影响力。他们和由民众推举的渠长合作处理渠务,编造渠册,协调灌溉农田。饶是如此,宋以来,地方因争水而引发多次纠纷。赵城、洪洞两地自从唐代实行三七分水,争水斗殴,时有发生。两县因此长时间互不婚嫁。
 
  总的说来,平阳人民的生活尚称不错。在汾水的谷地,尤其适合种植小麦。“人家种麦秋社前,一片苍烟朝雨湿”,王恽忍不住要抒发一下诗人们传统的田园情怀,赞美农民种植冬小麦的美好场景。更何况,墙外便是桑麻,堂前总有桃李。虽然粮食还要供给北部军需,赈济他处灾荒,还不至于饿肚子。正像元人杜仁杰笔下那位快乐的庄稼汉,只要“桑蚕五谷十分收,官司无甚差科”(《耍孩儿·庄家不识勾阑》),那便逍遥快活了。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正是农民们最为殷切的期望。他们积极兴修水利,让自己的田地得到最好的照料;同时,他们是“靠天吃饭”,既然要靠老天爷的脸色过日子,就要建庙祭祀,供奉灵祇,箫鼓吹香,以娱神明。
 
  每年阴历三月十八日,是水神诞日,广胜寺水神庙会举行祭祀大典。那天也是远近民众的盛大节日,有专门的剧团唱戏酬神。民众娱神,也自娱。“远而城镇,近而村落,贵者以轮蹄,下者以杖履,挈妻子舆老羸而至者,为集数日,极其厌饱而后,顾瞻恋恋犹忘归也”。(《重修明应王殿之碑》)
 
  每年岁时节气神降日,不是伏羲、神农,尧舜禹汤,便是山川风雨、天地日月,这些平常俭朴的农民们都要献上一份隆厚的敬意,花费很是惊人。王恽敏锐地观察到了这点,规劝百姓积蓄粮食以备荒年,不要把辛苦所得拿去敬神。
 
  就在震后第二年,洪洞人任安仁便募集资金,修复了师旷庙。师旷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音乐大师,民间传说他出生于洪洞曲亭镇师村,如今洪洞的威风锣鼓便是由他所创。洪洞人认为自己是师旷的遗民。唐代人编修的《元和郡县志》就记载洪洞建有师旷祠。1164年,洪洞人文子义创修了师旷庙。在洪洞人心目中,师旷是一位贤臣,在过去的岁月里,逢水旱灾疫,他都有祷必应。另一位古贤臣皋陶,据说是中国刑法的创立者,和一位公正无私的法官。洪洞人认为他就出生在城南的士师村。原本皋陶祠依附于一所佛寺,地震后寺庙逐渐恢复,唯有皋陶祠一直到1324年才在段亨的倡议下复修,直到七年后才完工。这次重建工作得到了官府的支持。
 
  修复师旷庙和皋陶祠,是地震之后明朝建立之前,洪洞地方上的两件大事。虽然在异族治下过了多年,洪洞本地的历史传说依然代代流传:女娲在此补天,伏羲在此画卦,舜和二妃在此喜结姻缘,羊獬和历山因此走了千年老亲。华夏文明早期的深厚文化传统一直都是洪洞社会生活的底蕴和内容。
 
  山西因为居高临下,有地利之便,遭受的水旱灾害相对较轻。中原地区田园荒芜,关中兵荒马乱,河东成了北方地区唯一的“桃花源”。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