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古史今鉴>>正文内容
1903年后梁启超为何称革命必然导致专制? >> 阅读

1903年后梁启超为何称革命必然导致专制?

作者:邵 建 来源:《财经》杂志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7日 点击数: ( 字体: )

分享按钮
核心提示:梁氏以立宪反专制,表明他对革命反专制的不信任。革命就是暴动,它既有巨大的破坏性,又难能保证革命后没有新的专制。当时排满标举的是法国大革命,该小说第六个回合中,黄克强指出:“天下事那理想和那实事往往相反。你不信,只看从前法国革命时候,那罗拔士比(即罗伯斯庇尔)丹顿(丹东)一流人,当初岂不是都打着自由、平等、亲爱三面大旗号吗,怎么后来弄到互相残杀、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把全个法国都变做恐怖时代呢。当18世纪末叶,法国人岂不是提起君主两个字,便像喉中刺眼中钉一般,说要誓把满天下民贼的血染红了这个地球吗。怎么过了不到十几年,大家却打着伙,把那皇帝的宝冠往拿破仑第一的头上奉送呢。”
 
 
青年梁启超
 
 
清末立宪,经历了一个由体制外而体制内的过程。十来年时间里,它的前一段(1900年-1905年)是尚未进入朝廷的民间自为阶段,这一阶段属于立宪的鼓吹和酝酿期。作为这一阶段的首席驱动,梁任公本人的立宪思想并非一条直线,而是经历了革命还是立宪的曲折、动摇和反覆。此一过程颇富政治史和思想史的意义。
 
20世纪中国的开篇,可以说是立宪与革命这两种政治力量的角力。面对国家与社会的全面性危机,对于先驱而言,无论立宪与革命,都是一种艰难的抉择。饶有意味的是,这两种政治思想的交锋,首先便发生在立宪领袖梁任公身上。危机现实的刺激,驱使任公倾向革命,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为鬼雄;但一旦诉诸理性,他又回到立宪轨道上来
 
清末立宪,经历了一个由体制外而体制内的过程。十来年时间里,它的前一段(1900年-1905年)是尚未进入朝廷的民间自为阶段,这一阶段属于立宪的鼓吹和酝酿期。作为这一阶段的首席驱动,梁任公本人的立宪思想并非一条直线,而是经历了革命还是立宪的曲折、动摇和反覆。此一过程颇富政治史和思想史的意义。
 
中国进入20世纪,无论政治史还是思想史,其第一章便是立宪与革命两种政治力量的角力以及这两种政治思想的交锋。就思想史言,该交锋呈现于1905年开始的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的论战。百十年过去,以历史后视眼光,该论战其实规划了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两个方向或两条道路。
 
两个梁任公
 
此一时间,我们分明看到两个梁任公,一个是推进改良与立宪的梁任公,一个是鼓吹破坏与革命的梁任公。此公一身两任,矛盾各执,相互攻防,自我摆荡。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03年下半年,是时任公从美洲大陆归来,遂完成思想上的蜕变,变成一个坚定的立宪主义者,并成为清末立宪运动的舆论领袖。
 
立宪,还是革命,是康梁、孙黄那一代人为解决清末专制的两种选择。
 
革命是用暴力解决问题,它有两个目标,一是排满,二是革除专制。前一目标,可见邹容《革命军》的宣称:“披毛戴角之满洲人应予杀尽,可比登三十六天堂,升七十二地狱。巍巍哉革命,皇皇哉革命。”后一目标,正如孙中山所说:“革命的宗旨,不专在排满,当与废除专制,创造共和,并行不悖。”
 
立宪则不然,在民族主义上,它不排满(主张满汉一家);在政治上,它反专制但不废皇室(走虚君道路)。总其言,它反对革命党务以暴力解决政治和民族问题。
 
还是在1897年,任公将往湖南任教时务学堂。梁启超的朋友狄楚青在他后来的《任公先生事略》中回忆道:“与同人等商进行之宗旨:一渐进法;二急进法;三以立宪为本位;四以彻底改革,……以种族革命为本位。当时任公极力主张第二第四两种宗旨。”急进与革命,当然很符合梁任公当时血气方刚的年龄(时任公24岁)。更兼任公一生性情中人,感情常趋激烈,即使行文,亦如其自谓“笔锋常带情感”。面对衰朽的满清专制,当然急欲除之而后快。
 
30岁以前的梁任公,同时着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行西方法政知识的引进与介绍,并据以成型他自己的宪政思想;一是从事“少年中国说”“新民说”之类的国民鼓动与启蒙,开民智以为立宪之预备。以往我们较为熟悉和弘扬的是任公后一面的工作,前者因其政治保守被视为历史的负面故长期隐而不彰。现在看来,任公思想中更有价值甚至可以成为我们今天思想资源的一面,恰在于此。至于满带情感色彩的革命、排满、破坏等言论,则大体见于那类鼓动性的文字以及一些书信中。这是任公自身感性与理性交战的两途,但就其文字对时代产生的影响看,无疑,梁氏鼓动性(包括批判性)的文字占上风。
 
颇为吊诡的是,梁氏后来主立宪而反革命,但很多青年就是读着他那“别有一种魔力”的文字走上排满道路的。对此,梁氏自己无可奈何,毕竟理性的、建设性的文字难于吸引人。当时,严复在与友人的通信中,亦责梁任公的某些文字“种祸无穷”。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