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古史今鉴>>正文内容
曾国藩刮起的直隶廉政风暴为何效果不佳? >> 阅读

曾国藩刮起的直隶廉政风暴为何效果不佳?

作者:雪 珥 来源:作者博客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5日 点击数: ( 字体: )

 
 
  在组织手段、思想教育之外,曾国藩同时大抓落实,而重点就在于“清讼”——清理历年积压的上万个案件,挽回司法的权威。
 
  曾国藩亲自撰写了《直隶清讼事宜十条》,要求端正政府机关的工作作风,形成一种“旭日初升气象”,杜绝“支”、“展”的陋习,限时办理,超时问责,违者记过,如果“小过积至六次,大过积至三次者”,一律撤职惩办。
 
  对于权力极大、直属总督衙门、相当于省法院和省检察院的“保定府发审局”,曾国藩提出必须率先整顿,彻底扭转“行贿受托、得钱卖放、任意讹索、居间勒嘴、反复换差、反复求费”等不正之风,给全省树立表率,推动“通省之风俗立变”。
 
  曾国藩认为,“直隶怠玩之习,相沿已久”,问题就在于州县干部自身能力不足,而“不得尽信幕友丁书”,没有“秘书”们就不会办事了,形成了“秘书专政”,不仅行政效率极低,而且造成腐败空间。他要求直隶各州县干部要“亲自收状”、“亲自断结”,实在要幕僚秘书们帮助办理的,也必须“亲自细核”。
 
  曾国藩还要求“禁止滥传滥押”、“禁止书差索费”,将“四种四柱册(即司法刑狱上的各种报表)按月呈报悬榜”,并“存于三处官厅,大众阅看”,实行信息公示。此外,还要求将久悬未结之讼案及时“核明注销”,并且“分别皂白,严办诬告、讼棍”等等。
 
  抽心一烂
 
  “若不从吏治人心痛下功夫,涤肠荡胃,断无挽回之理”
 
  对于吏治的普遍腐败,曾国藩一直是有着深切的体会的。
 
  在率军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他就认识到,正是吏治的败坏,造成“民心涣散”,“今天下之吏亦众矣,未闻有以安民为事者。而赋敛之横,刑罚之滥,胶民膏而秧民命者,天下皆是”。大多数的群体性事件、乃至暴乱,根本原因在于“贪官借口鱼肉百姓,巧诛横索”而引发,银价太昂,钱粮难纳,冤狱太多,民气难伸等等,使官民相仇,积怨太深,激成巨案,甚至包括太平天国动乱本身,“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因此,“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若不从吏治人心痛下功夫,涤肠荡胃,断无挽回之理”,必须“以吏治人心为第一义”。
 
  也正是抱持着这种“以吏治人心为第一义”的信念,曾国藩此前虽然感觉到了腐败可能给政权带来的颠覆性危机,却坚信还有补救的可能。
 
  就在一年多之前(1867年7月21日),还在两江总督任内的曾国藩,与其最为贴心的幕僚之一赵烈文煮酒论英雄。
 
  曾国藩说:“京中来人云:‘都门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时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妇女亦裸身无袴。’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
 
  赵烈文对前景十分悲观,认为这个政权将在50年内瓦解:“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曾国藩则认为:“本朝君德正,或不至此。”
 
  两人又谈及当时的“总理”恭亲王,赵烈文在上海看过恭亲王的照片,他说:“(恭亲王)盖一轻俊少年耳,非尊彝重器,不足以镇百僚。”
 
  曾说:“然貌非厚重,聪明过人。”
 
  赵说:“聪明信有之,亦小智耳。至己为何人,所居何地,应如何立志,似乎全未理会。身当姬旦之地,无卓然自立之心,位尊势极而虑不出庭户,恐不能无覆餗之虞,非浅智薄慧、涂饰耳目之技所能幸免也。”他认为恭亲王只有些小聪明而已。
 
  曾国藩大不以为然,他以恭亲王的“勤政”、“免征”、“免报销”及处理官文几件事为证,认为这些“皆非亡国举动”,不存在“抽心一烂”的问题。
 
  偏居江南,曾国藩毕竟是地方诸侯,无法看到全局,也因此容易对全局抱有期盼和幻想。调任京畿直隶后,面对“此间吏治极坏”,他的想法似乎也在改变。
 
  第一次弹劾11名干部后一个多月(1869年7月7日),他与赵烈文深夜长谈,感慨道:“两宫(太后)才地平常,见面无一要语;皇上冲默,亦无从测之;时局尽在军机恭邸、文、宝(恭亲王、文祥、宝鋆)数人,权过人主。恭邸极聪明而晃荡不能立足;文柏川(文祥)正派而规模狭隘,亦不知求人自辅;宝佩衡(宝鋆)则不满人口。朝中有特立之操者尚推倭艮峰(倭仁),然才薄识短。余更碌碌,甚可忧耳。”几乎一棍子横扫当时中央的所有人,似乎对朝局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廉政风暴的效果似乎并不显著,狂风暴雨过后,只是湿了地皮而已。尽管后来的史书说曾国藩治理之后,直隶地区“政教大行”(《清史稿》),但曾国藩自己在当年年底时感慨:“年内两次举劾,虽舆论尚谓不谬,而官场习气全未转移”,自己虽然“于地方吏治极望振兴,而阖省情形总未见有起色”。
 
  毫无疑问,反腐是场持久战,但此时,更为紧迫和棘手的“天津教案”爆发,曾国藩的精力被完全牵扯住,随后又回任两江总督,由李鸿章继任直隶总督,直隶的改革便在这“官场习气全未转移”的基础上展开了……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