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观点交锋>>正文内容
楼兰美女保留3800年面容之下的血缘之谜 >> 阅读

楼兰美女保留3800年面容之下的血缘之谜

作者:南香红 来源:凤凰博客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8日 点击数: ( 字体: )

 
   导读:一个世纪以来,中外学者一直致力于考证这个神秘民族的来龙去脉。他们是从什么地方,经过什么途径来到楼兰地区的?他们是谁,哪个民族?他们又是如何消失的呢?楼兰美女不仅仅是因为美,她们保留3800年的面容之下的血缘之谜,才是最迷人的。
 
                
 
人们将所有的誉美之词毫不吝惜地献给了她。“楼兰美女”、“楼兰公主”。人们在她面前睁大了惊奇的眼睛,她的名声瞬间传遍了世界。
 
楼兰美女,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经典的标识,没有人会怀疑她是否真的是美女。
 
而实际上她只是一具3800年的干尸而已。再说她和楼兰一点关系都没有。楼兰这个名字出现的时候,1600年前楼兰人在丝绸之路上为驰驿于楼兰城下的商贾使节担水负粮的时候,她已经死去1200多年了。在她活着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楼兰这个名字。
 
楼兰美女是日本人掺和整出来的。1979年中日合拍的电视片《丝绸之路》在日本放映时,日本据说出现了万人空巷的盛况,一到天黑,街上就没人了,都跑回家看楼兰美女去了。
 
1980年4月,陪同摄制组的考古学家进入了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从来没有过人迹的楼兰地区,新疆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穆舜英一行人从敦煌出发,沿着古代丝绸之路向楼兰进发。考察队经过半个月的行程,穿越了丝绸古道上最恐怖的白龙堆,到达了罗布泊北部的土垠遗址。[1]
 
土垠遗址是赫定的中国西北考察团里的中国队员黄文弼先生于1930年发现的。土垠被黄文弼认为是西汉经营丝绸之路的屯田遗址,在这里他发现了西汉木简、铜器、丝绸等数百件文物。在遗址的东西两边分布着大批的汉代烽火台,它们连绵成一线。考察队队长穆舜英走在这些烽火台下,感觉就像是走在2000年前西汉的官道上。
 
就在土垠遗址西南两公里处,考察队有了意外的发现。
 
这里是罗布泊地区典型的风蚀土堆形地貌,因为这种地貌而产生了一个地质名词:雅丹地貌。在一个离地面高达七、八米的风蚀台地的崖壁上,考察队看到一些外露的树枝,这些树枝在青一色的黄土崖上显得很突兀,它们显然不是黄土台地的原有之物。考察队原以为是古人居住的地方,清理之后才发现这是两座古墓。一座墓里的尸体已经被罗布泊的风刮得荡然无存,另一座墓里古尸奇迹般地保存完好,于是距今3800年的楼兰美女面世了。
 
女尸无葬具,直接置于土穴内,脸部和胸部盖有一个草编的扁筐,然后一层树枝一层土一层芦苇一层土地掩埋了起来。
 
穆舜英在把这具尸体带回乌鲁木齐之后,都没有完全意识到她发现了什么,将会产生多大的轰动效应,她只是直接地意识到这具古尸很完整。
 
的确,女尸的保存之完整真是让人难以面对3800年的岁月。女尸的牙齿、毛发、指甲都保存完好,甚至长长的眼睫毛都根根可数,甚至她的头发和皮鞋里的虱子都栩栩如生。她仿佛刚刚睡去。那健壮的骨骼、古铜色的皮肤让人相信她随时会站起来奔跑。她“脸面清秀、鼻梁尖高,眼睛深凹”,“深褐色头发蓬散披在肩上”。[2]
 
轰动来自于好事的日本人为女尸做了一件复制头像,一时间,“楼兰美女”的称谓响遍世界。女尸按高加索人种复原,高鼻深目蓝色眼睛,薄薄的双唇紧闭,完全一副西方人模样。
 
这就是楼兰人?她和楼兰有什么关系?在发现她之前,人们只知道今天已经沦为不毛之地的沙漠里2000多年前有一个城邦文明叫做“楼兰”,而楼兰神秘地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整整1600年,直到1901时被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重新发现。
 
楼兰美女在国外走红的时候,在中国国内对这个美女甚为低调,一时间人们说起她的时候甚至有些神神秘秘的,欲言又止。因为这个“楼兰美女”太超出中国人的经验和想象,她怎么会是白种人呢?她从哪里来?这个疑问直指人们不愿意直视的一个问题:西域这块土地最早时是什么人在这里生活?
 
3800年啊,谁能经历如此长的时间的摧残?谁能经受3800年的岁月而依然被称作美女?她的穿着打扮是所有博学的考古学家从来没有见过的:她棕色的头发上戴着高高的尖顶毡帽,上面插着鸟类的翎羽;她只用毛毡裹身,胸前以一根木制的别针别住;她手边拎着一个草编小篓,里面盛放着她生前的食物;她没有棺具,只以芦草裹身,她活着的时候至少比楼兰城存在的时间早了1600年啊,那是一个什么时代,这里会有什么文明,人们一无所知,所能借属名的仅仅是楼兰而已,于是她就被安上了一个楼兰美女的名字。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