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观点交锋>>正文内容
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之忧:掏空信仰,消费历史 >> 阅读

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之忧:掏空信仰,消费历史

作者:张乐林 孙淑红 李国平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9日 点击数: ( 字体: )

  历史剧变成了迎合市场的类型化写作
 
  近年历史剧越来越明显地变成迎合市场的类型化写作,其中最突出的倾向是陶醉于消费主义的浪潮中,写作放弃了精英的姿态,与娱乐文化合流,削平意义,掏空信仰,消费历史。历次革命战争中所涌现出来的英雄,以及文学艺术对英雄形象的塑造,是人们对不可征服的民族精神的再次升华和确认,是人们告别屈辱的过去、对未来精神新生的期待。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艺术修辞都可以运用到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中。艺术不应该放弃严肃对待历史的态度,更不应采取自我矮化、解构历史、颠覆英雄的态度,这种态度尤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特别是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实际。中国历史的客观进程包含着民族的苦难与创伤,人民的觉醒与自觉,革命的神圣与深刻,复兴的寄予与期盼,是不能随便被戏谑化,更是不容诋毁和嘲讽的。
 
  一些创作者急功近利,贪图收视效果及其经济回报,一味追求以奇制胜,吸引眼球,从而忽略了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民族的长远利益。也许,我们的一些创作者看到了历史与艺术真实相结合的难度,于是在还原历史时竭力采取客观立场,即以第三者的视角看待历史,力求做到公正与客观,这可以看做是一种修辞手段的使用。但是,超越的视角不应该变成模糊的视角,因为受制于历史语境的客观性,艺术家的主体态度不可能完全变成超越的态度。刻意的超越除了惺惺作态的矫情之外,就只能理解为是主动的立场放弃和对自我正义性的不自信,甚至在一些条件下变成主动屈服——这是人们根本无法接受和答应的。诚然,艺术呈现的最好方法是尊重历史、还原历史,但在创作中达到艺术真实,也必然包括表达于今犹存的不可战胜的民族意志和鲜明的爱憎立场。在历史剧中占比例不小的革命与历史结合的题材上,即使在艺术中也没有所谓超然的中立立场。
 
  消费主义向影视剧艺术的渗透带来错误指向
 
  在近年影视剧的创作中存在着一种说法,即不要从艺术的角度看,要从票房、收视的角度看。致使一些创作者从片面的、主观的角度猜测观众的消费趣味、消费取向,将娱乐看成第一要义,游戏历史,戏说史实,甚至为了搞笑不惜颠倒美丑、指黑为白。
 
消费主义,一概将观众、接受者视为娱乐者,以为闹剧化会达到最好的观众效果。消费主义向影视剧艺术的渗透,带来了闹剧化的结果,就是将艺术作品不论体裁之分,一律小品化、碎片化,于是诉说成了“戏说”,历史成了“秘史”。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某个剧作的个别片段是精心制作的,但艺术整体却被破坏了,人们对于这样的作品并不认同,但却被“票房飘红”的挡箭牌阻拦。我国目前的观众是多层次的,但不管哪一个层次的接受者都需要雅俗共赏的作品。刘勰曾有话:“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籍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为什么在我们这个时代,就偏偏剩下了只要观绮闻诡的艺术,难道我们这个时代就没有慷慨者、酝籍者,都是浮慧者、爱奇者吗?这种现象不仅极端忽视了欣赏者的多样精神需求,而且还存在着这样的隐患:狂欢中文学精神丧失殆尽,看似花样翻新不断,实际上贫乏苍白不已。神圣凛然的历史、苦难庄重的历史、慷慨激昂的历史没有了,文学艺术中的历史变成了竞赛巧智的拼图和魔方。
 
(作者单位: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内容

本周排行榜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