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观点交锋>>正文内容
“鬼子来了”:历史经不起胡乱消费 >> 阅读

“鬼子来了”:历史经不起胡乱消费

作者:凤凰自由谈 来源:凤凰网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5日 点击数: ( 字体: )

 
 
导语:一身侵华日军的打扮,手握“三八大盖”押着“花姑娘”……这不是在拍电影,而是黄山一景区重现的“鬼子进村”场景。负责人称,这是让游客了解历史,具有教育意义。此前还有黑龙江方正县为日本开拓团立碑,如此对待历史都受到了民众指责。为何会出现这种事,它们错在哪里?
 
在这种看似无法理解的行为背后,却有再简单不过的逻辑——利益。
 
 
 
7月28日,日本驻沈阳总领事松本盛雄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郊外的
方正县观看刻有旧满洲开拓团已故成员姓名的石碑。
 
 
 
1936年,日本关东军制定“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
大批日本农业贫民源源不断地拥入中国东北,成为“日本开拓团”。图为开拓团持枪进驻大石头屯。
 
明明是为挑逗民众娱乐神经
 
当地旅游办称,让游客过把“戏瘾”,自演“鬼子进村”,是寓教于“演”,给人教益。但在外人看来,却是对这段历史的不尊重,而它浓浓的恶搞气息也让人哭笑不得。如果真是缅怀历史,为何偏偏直奔抢“花姑娘”而去?因为这最能挑动民众的娱乐神经。在这背后其实出于娱乐的考虑,什么最吸引人便怎么做,完全无视历史,无视民众的感受。 看似严肃的“抗日戏”,也跳不出公众的审丑圈,反而更像是十足的闹剧。
 
却偏偏立上“铭记历史”的牌坊
 
当然,旅游地营造些欢娱,无需大惊小怪。逗乐游人,招徕眼球,本来就是商业营销的惯性策略。人文教化虽可贵,终不是旅游景点的“靶心”,它们毕竟不同于教科书。
 
可既然是营造乐趣,挑逗民众的欢娱神经,就不宜立“谨记历史”的牌坊,将戏耍跟教育意义“拉郎配”。拿“鬼子进村”来教人勿忘国耻、爱国恤民等,只是徒增笑料:当游客摇身一变成了戏中人,表演的非专业、情节的夸张、气氛的和谐,必然会催生太多爆笑,于欢腾和尖叫声里,谁还能体味到,革命年代的人性、尊严、死亡的美好或悲怆?
 
为日军立碑,“反省历史”的幌子之下是同样的利益至上逻辑
 
黑龙江方正县花了纳税人70万元的人民币,为70多年前日本“满洲开拓团”的250名逝者立了一座碑。为侵略者立碑,这在常人看来无法理解。官方解释为“带着反省历史、祈愿和平的想法立碑”。但这解释实在不能令人信服。
 
真正的原因,方正县没有勇气说出口。方正是黑龙江有名的穷县,不过却有“第一侨乡”的美誉,在日本有约35000华侨。如此众多的日本华侨,当然与当年的“开拓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侨民,或为中国人与日本人联姻的后代,或为日本人在华留下的遗孤,在取得中国身份后又返日本。方正立碑的真正目的,至此终可揭开面纱。所谓反思历史祈愿和平都是幌子,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拢住“开拓团”后裔的心,并以此为桥段,多招商多引资。
 
方正县政府为发展经济,殚精竭虑招商引资,是好事。但方正做法欠妥的地方在于,它是以伤害国人感情的方式。这种连尊严都放弃的引资方式,为方正县首创。显然,方正官方对待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发展要讲究持续性、正当性,发展是为和谐,为幸福,如果发展从一开始就建立在亲者痛仇者快的畸形感情基础上,又何谈和谐与幸福?
 
黄山和方正县的做法只是“消费历史”的一种形式而已,“消费历史”,其实一直以层出不穷的新面貌出现在民众面前,你我都不陌生。
 
历史文学、宫廷戏、历史剧:人人都拿历史来说事
 
长期以来,影视圈一直是历史的重镇,同时似乎也是重灾区。各种形形色色被“戏说”的乾隆,拍了一版又一版的《还珠格格》,去年还有某新生代导演筹拍一部楚汉争霸时期的电影,称要“挑战传统观念”,认为项羽“就是华盛顿”。 当然,还有纠缠于如何现代化娱乐化包装历史的《明朝那些事儿》及之后的《大清那些事儿》、《三国的恐怖事儿》……
 
历史的大热,是全球化语境中的一个特有与共有的文化景观。易中天成了现象,清宫戏垄断荧屏,仿古建筑、饮食、服饰成了主流,“国学”疑似复兴……在日益娱乐化和商业化的历史背后,历史正在遭受一次来自消费主义最强劲的解构。
 
却往往错乱时空、混淆是非,造成民众不明历史真相
 
在去年上映的新《三国》中,关羽被莫名其妙地被改成自杀。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中,关羽之死基本都没有什么太大争议。两大著作都是写关羽战败被俘,然后被孙权斩杀。而对于关羽的“自杀”,新《三国》的刘备扮演者于和伟则解释:“英雄的死是需要有气势的,被万箭穿心死得太不好看,也太没有尊严了,所以最后拍成了自杀。”
 
在以消费为宗旨的创作逻辑中,历史只是被借过去的一个背景,历史人物只被借了一个名字,“好看”的情节被保留下来,不好看的就必须改变历史让它“好看”起来。熟悉老版三国的观众可能还知道历史在新《三国》中被篡改,但对于年幼者而言,也许就拿它当真了。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