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重磅推出>>正文内容
李辅国的权欲人生:欲望无止境,到头一场空 >> 阅读

李辅国的权欲人生:欲望无止境,到头一场空

作者:罗 杰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2日 点击数: ( 字体: )

 
唐代宗时期,长安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凶杀案。被害人李辅国,在家中被大卸数块,而且,他的脑袋和一条胳膊不翼而飞。查案官吏在李辅国家的粪坑中,找到了李辅国的脑袋。令人惊讶的是,李辅国的一双眼睛还微睁着,没有闭上——这是一双充满了欲望的眼睛!凶杀手段之残忍,已不是激情杀人,而是极度愤恨地杀人。
 
什么人会对被害人李辅国如此愤恨?李辅国又是什么样的人?
 
李辅国小的时候不叫李辅国,而叫李静忠。年纪尚幼的他,全无同龄人的伶俐可爱,他很木讷,很沉闷。他的嘴脸酷似猩猩,双眼鼓胀欲裂,前额异军突起,龅牙喷涌向前,人未到牙先至,举止又似女孩般娇弱,堪称缩水版“凤姐”。首次观赏,给人的直觉便是——人类进化在他这儿出了问题。
 
人奇丑,家里又穷,李静忠的未来一片黑暗。因此,他年纪尚幼便被人送进宫,当了太监。进宫后,李静忠干的是最低贱的杂活,在皇帝的马厩中扫马粪,像牲口一样被别的太监呼来唤去。而且,那些太监还经常羞辱、打骂他。李静忠曾读过几本杂书,粗通些文墨,受了羞辱,心中悲愤:你们是太监,我也是太监,你们不比我多个啥,相煎何太急?
 
当然,他的一腔悲愤都深藏于心中,不曾流露出半点。别的太监认为他老实好欺,于是愈发变本加厉。殊不知,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这是钱钟书的话。
 
李静忠表面不露声色,内心早发了狠: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凌驾于他人之上,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欺负、被凌辱,才活得像个人。然而,他没有更多的本事,只能靠巴结权贵往上爬。那时,太监高力士权倾朝野,只要能得到他的赏识,前途便会闪亮。于是,李静忠拼命巴结高力士,终于在高力士手下当了奴仆。这一当就是许多年。直到40岁,李静忠才捞到一个管理马厩账目的小官。
 
人过中年,才当上一个“弼马温”,人生真是没意思透了。这是很多公务员的想法,却不是李静忠的想法。他混到今天,已比过去好多了,对于眼下这份差事,他干得十分认真,十分有耐心。他管着手下几个小太监,严禁他们报假账,时刻督促他们把马养肥。
 
由于他干得很出色,高力士又把他推荐给了太子李享。
 
对于李静忠来说,能服侍太子,简直是他40年人生中的一个神话。他很欣喜,欣喜之余,却没有得意忘形。他深知,自己出身低贱,资历浅薄,爬到今天的这个位置,根本不能服众。所以,他一如既往地谦卑,和宫里的大臣交往,始终是一副低三下四的模样。他还手执念珠,打坐诵经,不吃荤腥,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然而,历史和现实生活告诉我们:越是不起眼的人,越是外表怯懦之人,危险性越大。李静忠的谦卑和懦弱实际上是韬光养晦。
 
李静忠堪称闷骚界的一朵奇葩。安史之乱的爆发,给了这朵奇葩绽放的机会。当时,杨贵妃和杨国忠在马嵬坡被杀,李静忠看准时机,向太子李享献计:应趁此时机,要求唐玄宗分一部分兵马给太子,以反击叛军、收服两京为名,另选落脚地。
 
李静忠不光自己劝,还怂恿太子的宠妃张良娣去撺掇太子。劝诱之下,太子李享没跟玄宗逃往四川,而是到了灵武。
 
之后,李静忠又劝说太子,说如今玄宗远远地逃到了四川,人心难聚,叛乱难平,您不如就此即位,是为苍生之福。李享也认为现在是即位的良机,于是就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
 
显而易见,李静忠劝说李享即位,并非是为李享着想,更不是为了天下百姓,而是为了自己。李享做了皇帝,他劝进有功,由此便会爬升到一个更高的位置和境界。
 
一切正如李静忠所料,李享即位,天下人心的确为之一振——人们此时已对唐玄宗失去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新诞生的唐肃宗身上了。
 
李享即位,自任天下兵马大元帅。他十分宠信李静忠,封其为太子家令、元帅府行军司马事,赐名护国。肃宗回到长安后,又晋封李静忠为郕国公,府仪同三司,食邑500户,改名为辅国。
 
从此,世上再没有李静忠,只有一个欲望日益膨胀的李辅国。
 
从李静忠到李护国,又从李护国到李辅国,在人们看来,这位李大太监一路走红,应该相当满足了。可是,李辅国却丝毫不知足,在自己的位置稳固以后开始弄权。他勾结张皇后,逐渐把持了朝政。而肃宗李享即位后,只顾饮酒作乐,荒淫无度,各地的奏本他也不看,军机大事他也不过问,都委托给李辅国办理。
 
大臣的奏章到了李辅国手里,李辅国自行处理,并不报给肃宗。而且,他还假借肃宗的名义发布诏令,稍不如意,就对大臣进行严刑拷打。他压抑得太久了,需要用粗暴的手段,补偿自己以前受到的屈辱。
 
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李辅国在朝中安排了很多耳目,分布在各地,窥探收集情报。官吏小有过错,他都知道。不少重犯,御史台和大理寺都无权办理,他却可以随意处置,搞得官吏们人人自危,不敢随意交谈。
 
李辅国每次外出,都有数百武士卫护,耀武扬威,宫中的皇亲国戚都不敢直呼其名,而是尊称其为“五郎”,或者“五父”。
 
然而,此时的李辅国还有两个对头。一个就是将他一手提拔起来的高力士。高力士始终看不起李辅国,常常散布一些李辅国当年在自己门下做的糗事,搞得他颜面扫地。另一个对头更强,就是唐玄宗。唐玄宗虽已无实权,但威望还在,李辅国怕他一旦重新执政,自己的地位就会不保,甚至会落入地狱。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