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百家专栏>>正文内容
一首歌与一座城的神秘消失 >> 阅读

一首歌与一座城的神秘消失

作者:赵焰 来源:《百家讲坛》(蓝版)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12日 点击数: ( 字体: )

 

提到凤阳,首先想到的,是很有名气的凤阳花鼓。

一首“讨饭歌”,辗转了数百年之后,已变得面目全非,保留的,只是那个脍炙人口的开头:“说凤阳,唱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浅显易懂的歌词,那是谁都可以看得懂的。如此“反动”的歌词,明显的就是一种攻击啊!矛头,直指凤阳所出的皇帝朱元璋。并且,因此形成的现象很奇怪:那些来自凤阳的乞丐们成群结队,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沿途乞讨,即使是丰收之年,冬天来临,凤阳人也把家门一锁,仍旧出门要饭。这是怎样一种民俗啊—讨饭本是一件丢人现眼的事,但在凤阳,你看不出凄楚,看到的却是满怀的欢乐,还有幽默和玩世不恭。这样的方式看起来,怎么都有一点不合常理人情。

这个奇怪民俗的背后,应该隐藏一个别样的故事吧?除了故事,还应有一种大众心理,一种集体无意识悄然长成的过程。

最初的凤阳花鼓,并不是“讨饭歌”,它是凤阳一带流传的民歌。

有关资料显示:宋朝时,在淮河两岸,就有花鼓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了。明末画家顾见龙在家乡太仓看过凤阳花鼓的表演后,曾经画过一幅《花鼓子》图。这是迄今为止记录凤阳花鼓最早的一幅画,收藏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中。也就是说,在明代,凤阳花鼓这种艺术形式已经很成熟了。

凤阳人唱着《凤阳歌》乞讨开始于什么时候呢?资料显示,至少在明代中叶,凤阳人已开始打着花鼓走四方了。也就是说,凤阳人唱着《凤阳歌》进行乞讨,至少是明中期以前的事了。关于这一情景,清人赵翼曾在《陔馀丛考》中记述道:“江苏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老幼男妇,成行逐队,散入村落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间始回。其唱歌则曰:‘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原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以为被荒而逐食也,然年不荒亦来乞食如故。”

赵翼这一段文字,至少可说明两点:一是清初之时,凤阳花鼓中就有这一段歌词;二是凤阳人的乞讨并不是因为饥荒,而是风俗,是一种社会习惯和传统。

根据史料来看,这首《凤阳歌》最早见于戏曲选本《缀白裘》,时间应该是晚明或者清初。可以肯定的是,这首《凤阳歌》产生于明代,在明代中期的时候就已经出现,甚至更早。如果想要一个确切时间的话,那么不妨大胆追溯一次,这首脍炙人口的《凤阳歌》极可能产生于洪武年间。

编纂于晚明时代的地方志《凤阳新书》中,有一份洪武十六年( 1383 年)三月十六日朱元璋颁发的圣旨:“凤阳实朕乡里陵寝焉……朕起自临濠,以全乡曲凤阳府:有福的来做父母官,那老的们生在我的这块土地上,永不课征,每日间雍雍熙熙吃酒,买炷好香烧,献天地,结成义社,遵奉乡饮酒礼……一年(皇陵)祭祀,止轮一遭。将了猪来祭了,吃了猪去;将了羊来祭了,吃了羊去。钦此。”

这一道圣旨,是典型的朱元璋风格,半文半白,粗鲁爽朗,无所顾忌。关于这一道圣旨,据说还有一段来历—

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后,定都应天府,也就是金陵(南京)。金陵距凤阳不远,乡里乡亲们经常去皇城看望他。朱元璋平日里没什么其他爱好,只是对家乡的花鼓情有独钟。朱元璋登基的时候,家乡人特意组织选拔了一支花鼓队伍前去祝贺。队伍到达金陵后,登基大典已结束,正是大宴宾客的时间。花鼓队伍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该不该演出。朱元璋看见家乡来人了,非常高兴,就说:“先唱先唱,唱完再吃。”于是,锣鼓敲起来了,花鼓手们载歌载舞,极尽颂扬之事,直唱得朱元璋心花怒放。于是朱元璋就降下圣旨:我来自凤阳,你们都是我的老乡,以后,你们有福气的去做父母官,无福气的就给我看守陵墓,对于家乡人,我不征收你们的税费了,你们就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吧,每天只管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喝酒。每年你们只要祭奉一次皇陵就行了,祭过了,猪啊羊啊的,你们分了吃了……

朱元璋的这一番言辞,颇有点儿有福同享的意思,的确,过了“有难同当”的时候,也该轮到和乡亲们有福同享了。

洪武爷许下如此诺言,凤阳的花鼓手们兴高采烈地回家了。这一下,凤阳的百姓真的奉旨行事了,一个个撒着欢儿地大吃、大喝、大唱,哪里有心思去耕田种地,全都指望去当官,最不济,也有一个看守陵园的活,温饱问题也会解决的。果然,第二年,朱元璋下令在凤阳营建中都,洪武爷果然说话算话啊,全凤阳的人都盼着这块地方成为国都,一旦成了国都,朱元璋总得兑现他的诺言吧。

建中都,的确是朱元璋的想法。定都金陵之后,朱元璋心里一直不很踏实,觉得金陵虽然多次为帝王之都,虎踞龙盘,但这里偏隅江南,对控制全国政局,尤其是对征抚北方不利。朱元璋一直想把都城安在稍北一点的地方,比如黄河之滨的开封,以及大都燕京(北京)等。经过反复比较,朱元璋认为开封虽多次做过帝都,但长期战乱,四面受敌,无险可守,于是打消了在此建都的念头。很多大臣提议,不如在皇帝的家乡凤阳建中都,这里濒临濠水,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运输和交通很方便,能很好地利用淮河和长江的优势进行防守。如果把金陵作为南都,凤阳作为中都,然后在北方再选一都,这样,北部、中部、南部都有都城,对稳定局势,将会有很好的作用。

朱元璋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虽然小时候在凤阳受到太多的凌辱和迫害,朱元璋对家乡的感情还是很深的。毕竟,衣锦还乡是人之常情。历经 16 年之久,踏着无数白骨坐上龙椅之后,朱元璋肯定希望在他的家乡设置一个超级豪华的凤阳府,给家乡的父老乡亲看看。在朱元璋的规划中,这个辖区包括现在安徽、江苏、河南、湖北 4 省中的 12 23 个县,差不多将整个淮河流域都划了进去。

营建中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的,负责营建的官员,也经过慎重选拔,由左丞相李善长具体负责。李善长一直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文臣第一,功比萧何。李善长洪武四年正月来到凤阳,到洪武九年才离开,一共在这里呆了整整五年。营建中都的官员还有汤和,他是朱元璋起义时的小兄弟,也是朱元璋的心腹爱将。汤和是洪武五年来的,在这里呆了一年之久。除了他们,还有单安仁、孙克义、薛祥等一大批官员。

中都开始建设了。凤阳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大批人马开赴到这个淮河边上的小城,据说,修建中都城时,整个工程大约动用了工匠 9 万人,军士 14 万人,民夫 50 万人,移民近 20 万人,加上南方各省、州、府、县和外地卫、所负责烧制城砖的工匠,各地采运木料、石材、供应粮草的役夫,总数达 100 多万。除了中都城之外,朱元璋还同时在凤阳开建皇陵,主要建筑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皇陵同样也是气势宏伟的浩大工程。

小小的凤阳,一下子拥入了上百万人,这使得凤阳顿感压力,物价被哄抬得老高,有时候根本买不到东西。不仅如此,政府还用很少的钱来征用当地人的土地,凤阳人不愿意卖,他们就强行征收。那些土地,不仅仅是用来建设中都的,还有很多是那些王公贵族大臣们强买的。皇帝要在这里造一个都城,并且极有可能将都城搬迁到凤阳,于是那些王公大臣们自然在这里买地成风。而当地的百姓却纷纷流离失所了。

在这种情况下,眼见土地减少了,人口增加了,种田的人少了,吃皇粮的多。一年一年过去了,情况没有改善,局势变得越来越严重—慢慢地,凤阳的仓库空了,粮断了,人们开始挨饿了。洪武爷送粮的队伍一直没到,人们等得心焦,也没跟洪武爷联系得上。慢慢地,有人实在饿得不行了,开始盘算着走出凤阳,盘算着去讨饭……终于,有人走出去了,一个人刚开头,身后立即就有一支长长的队伍。于是,在这个皇帝的家乡,延伸出了无数支队伍,向四周发散。

凤阳人开始了乞讨的历史,除了碗和棍之外,他们还把花鼓和鼓槌别在身上。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