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百家专栏>>正文内容
将相和了又如何? >> 阅读

将相和了又如何?

作者:郭灿金 来源:《百家讲坛》(蓝版)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12日 点击数: ( 字体: )

 

渑池之会,赵王和秦王算是打了个平手。

但是,这样一件事让人觉得蹊跷,秦昭王为什么要拉着赵惠文王来聚会呢?他搞这个渑池之会到底用意何在?是他没事找抽,自取其辱?还是另有原因呢?

这需要我们联系前后的史实来分析。

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 279 年),也就是秦赵渑池会的那一年,秦国举兵攻楚。楚国在秦国的南方,当时是秦国统一天下的最强大的对手。秦国举兵南下,难免后方空虚,如果此时赵国偷袭秦国,必定会让秦国遭受重大损失。在这一历史的节骨眼上,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说,秦国都对赵国必须做到知己知彼,必须摸清自己的这一重要邻国的底牌和底限、态度和立场,如何才能摸得清呢?只有和赵王近距离接触,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看赵王如何回应。于是,秦昭王决定邀请赵惠文王前来,这就是著名的渑池会。

赵王既然应约前来,秦王就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对赵王进行无所不用其极的火力侦察。让赵惠文王现场鼓瑟,就是秦王火力侦察的一个环节。秦王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一不合常理的举动,来观察赵王对于秦国的真实态度,为自己的决策搜集参数。如果赵王的第一反应是乖乖服从安排,那就说明,赵国对秦国心存畏惧,秦国就可以放心地大举南下攻楚了。很明显,秦王让赵王鼓瑟,这既是政治斗争,也是人格较量。无奈,在这一次较量中,赵惠文王的底牌显露无疑,一下子就屈居了下风,其人格和尊严受到相当程度的摧残。所有这一切,已经被秦王收在眼底。知道了赵王的真实态度,下一步就是安抚赵国的问题了。

只是令秦王没有想到的是,半路上杀出了个蔺相如。这小子似乎要拼命,这让秦王有些意外,也有些窘,更有些为难。要知道,秦王之所以要张罗这个聚会,就是为了和赵国搞好关系,以了却自己的后顾之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当时的形势是秦国有求于赵国,这是一个大背景,在渑池会上,秦国绝不能和赵国搞僵。所以,在关键时刻,秦昭王显示了自己的政治风度和气量,决定对蔺相如忍让三分,现场击缶。

很明显,蔺相如的所谓胜利是“国际大气候”的产物,忘了这个大的国际背景,单纯地强调蔺相如如何机智、如何英勇显然是皮相之见。

渑池会上秦王的忍让,为秦国赢得了时间,为秦国了却了后顾之忧,于是,秦国放开手脚进攻楚国,一年后,就攻下楚国的都城郢都。这就是为我们所忽略的历史事实,也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上所谓的赵国辉煌的“外交胜利”背后的故事。

蔺相如以自己敏捷的反应和勇敢的举动,智斗秦昭王。面对强秦,这当然也可以称得上是重大的外交胜利,这场胜利在某种程度上让赵惠文王保住了自己脆弱的面子。

你让我有“面子”,我让你有“里子”,赵惠文王从渑池会上归国之后,决定重奖让自己没有颜面扫地的蔺相如—蔺相如一步登天,晋级上卿。

“卿”是战国时期诸侯国大臣的最高爵位,而“上卿”则是“卿”这一级别里面的最高档次,换句话说,就是蔺相如如同坐了火箭,一夜之间“位极人臣”,无疑,这是突击提拔。

对于这一结果,赵国的文武百官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颇有不平之感。

不平则鸣。谁将发出不平之鸣呢?

这个人是廉颇。因为,在蔺相如晋升上卿之前,廉颇在赵国群臣中的级别最高,也是上卿。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廉颇之所以能当上上卿,是因为他曾经在赵惠文王十六年,带领赵国军队大胜齐军,攻取了齐国的阳晋。而现在呢,本来地位不高的蔺相如也成了上卿,不仅成了上卿,而且赵惠文王还明确说,蔺相如的排名“居廉颇之右”,也就是在廉颇的前面。这让廉颇内心十分不平衡,他开始大发牢骚:“我之所以能在赵国做大将,是因为我有攻城野战的重大功劳,蔺相如不就是耍耍嘴皮子吗?不就是靠了三寸不烂之舌,在言语上占了秦国的上风吗?这和我的战功根本无法同日而语!更关键的是,这个蔺相如是个出身特别低贱的人,今日,他却排名在我之前,这对我是奇耻大辱!”廉颇所说的蔺相如地位下贱,主要指的是蔺相如曾经在赵国的宦官首领缪贤家里做过门客这件事。

于是,廉颇公开扬言,从今往后,我见到蔺相如一次就骂他一次!

我们先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廉颇的话有没有道理,也就是蔺相如到底该不该占居如此高位?第二,廉颇如此高调行事又说明了什么?

要思考第一个问题,我们必须思考和这个问题相关的另外一个问题:蔺相如为什么能够在和秦昭王的对抗中获得胜利?

表面上看,蔺相如的确非同寻常,出手漂亮,但我们不要忘了一句老话,那就是“弱国无外交”。蔺相如的胜利其实不是他一个人的胜利,而是赵国的胜利。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上面说过原因:当时秦国的战略重心在南方的楚国,为了全力对抗楚国,他必须处理好和赵国的关系。除了这一大的国际背景,我们还不能忽略另外一个重要的政治背景,那就是在赵惠文王出发之前,赵国国内已经做了充分的战时准备,万一赵惠文王在秦国发生什么意外,赵国将进行有力的报复。当时赵国的大军也的确已经驻扎在了国境线上,这无疑对秦国形成了一定的压力,而当时军队的总指挥就是廉颇。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渑池会上,赵国才没有吃什么大亏,蔺相如才得以展示自己的外交才华,载誉而归。因此,应该说,蔺相如的外交勋章上,有着廉颇的一半。蔺相如的所谓成功,不过是占了天时、人和等方面的便宜。因此,廉颇说蔺相如只不过是耍耍嘴皮子并不是没有道理。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