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百家专栏>>正文内容
将相和了又如何? >> 阅读

将相和了又如何?

作者:郭灿金 来源:《百家讲坛》(蓝版)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12日 点击数: ( 字体: )

 

那接下来就是另外一个问题,既然廉颇这样的武将都可以认识到蔺相如的外交功劳是有水分的,难道赵惠文王就认识不到吗?如果能够认识到,赵惠文王给蔺相如这么高的职务原因何在?更何况,蔺相如又的的确确出身贫贱,不过是一个宦官头目家里的门客。

这也是一个容易为大家所忽视的问题,我们需要留心另外一件事情。

让我们从头说起。在渑池会之前,赵惠文王接到了秦昭王的请柬,心存畏惧,害怕此去凶多吉少。因为秦昭王是个流氓政治家,在不久前,秦昭王也曾以盟会为名将楚怀王邀请到秦国,结果楚怀王一到秦国,就被秦昭王给扣押了,他逼迫楚怀王答应自己的无理要求,楚怀王不干,就被一直扣押在秦国,直到死后,才被送回楚国。

有了这样的先例,赵惠文王当然心存忐忑,这时廉颇出来安慰赵惠文王,他这样说:“您只管放心前去,国内的事情由我负责处理。我算了算您的行程,从我们这里到秦国的渑池,来来回回加上盟会的时间,最多也就是一个月而已。如果一个月您能按时返回,那就万事大吉;如果到了一个月的期限,您还没有返回,那就意味着您可能重蹈了楚怀王的覆辙。国不可一日无主,为了让秦国这样的流氓国家无机可乘,我觉得应该及时让太子即位,这样秦国就无法占到我们的便宜了。”

在当时的情况之下,赵惠文王答应了廉颇的要求。

因此,问题就出来了。不论是从后人的角度,还是从战略的角度,廉颇的想法都自有道理,后人对此也多有肯定,认为在这件事的处理上,廉颇显示了自己社稷之臣的非凡气度。但是如果站在赵惠文王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可能又是另外一番感受了。

国之君的废和立,是重要的政治事件,对于此事最有发言权的无疑是君本人,而在赵惠文王将要远赴秦国参加渑池会的当口,你廉颇如此主动地提出如有情况就另立新君,到底目的何在?新君诞生,又将置赵惠文王于何地?我们再拿上面提到的那个楚怀王来讲,在他被扣之后,楚国也是太子马上即位,太子即了位,楚怀王本身的价值就打了折扣:楚国不急着迎接楚怀王归国,秦国也觉得楚怀王没有意义,最终导致楚怀王命丧秦国。因此,如果站在赵惠文王的角度,廉颇此时的表态是可怕的,也许你廉颇对于赵国是忠诚的,但你对于赵国的象征—赵惠文王的忠诚度却是值得怀疑的。

因此,当渑池会有惊无险,赵惠文王全身而归之时,他擢升蔺相如以压制廉颇的做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蔺相如是明升,而廉颇则是暗降。

而在蔺相如被任命之后,廉颇的态度更值得我们思考:蔺相如的上卿是赵惠文王任命的,排名在廉颇之前也是赵惠文王决定的,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你廉颇却公开表达自己的不满,公然扬言要羞辱国家重臣,以致把蔺相如吓得退避三舍,到底你廉颇的胆量从何而来?这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第二个问题:廉颇高调行事又说明了什么?

如此高调行事,我觉得至少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廉颇居功自傲,他认为在赵国除他之外再无大将,国家离开他将寸步难行;第二,廉颇功高盖主,在《史记》中,司马迁给廉颇的定位是“以勇气闻于诸侯”,功高的廉颇已经膨胀到连国王都不放在眼里的地步。

所有这些,不也恰恰说明赵惠文王用蔺相如来牵制廉颇很有必要吗?

廉颇和蔺相如的矛盾,最后到了极其尖锐的地步,蔺相如的日常生活、政治生活都受到了极大影响。为了避让廉颇,蔺相如连正常的朝会都不能参加。此时的廉颇不像一个将军,而更像赵国政坛的黑道老大。

但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样的情况会长期持续下去吗?

显然,将相不和最终有三种解决办法:要么赵惠文王收回成命,不让蔺相如做上卿,以让廉颇心理平衡;要么,廉颇幡然悔悟,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让赵惠文王心理平衡;要么各不相让,鱼死网破,最后摊牌,两败俱伤。

最后,我们看到了第二种情况出现了,只是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夸张:曾经不可一世的廉颇意识到了自己举动的巨大危险,终于选择了低头。他光着膀子,还背上了荆条,涎着脸来到了蔺相如的府上,请求蔺相如大人不计小人过,请求蔺相如能用荆条狠狠抽打自己,以惩罚自己长久以来的无礼。

廉颇的这一举动,无意之中为汉语贡献了一个词汇,叫“负荆请罪”,也为后世留下了一段典故,叫“将相和”。

将相实现了和解,也意味着赵惠文王和廉颇实现了君臣和解,于是我们看到了重新上岗的廉颇,连续领兵打仗,战功卓著。

是不是从此之后,廉颇就性情大变,低调做人了呢?似乎也不完全是。

几年后,赵惠文王去世,赵孝成王即位。赵孝成王是赵惠文王的儿子,赵武灵王的孙子。有人这样定位,如果说赵武灵王是创业之君,赵惠文王是守业之君,赵孝成王则是毁业之君。在赵孝成王在位之时,秦赵之间战争不断,最为惨烈的战争就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中,赵国早期的将领是廉颇,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改派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接替廉颇,导致赵国大败, 45 万军人被秦军坑杀。因此,长平之战被后人认定为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至此,赵国的命运已是风雨飘摇。

但是,在赵国国运衰退之时,廉颇却实现了人生的辉煌,打了几次胜仗,最终被封为信君,被任命为“假相国”,即是挂名相国的意思。

在做了 20 年的国王之后,赵孝成王去世,其子赵悼襄王即位。赵悼襄王即位后对人事做了变动,任命乐乘接替年龄已老的廉颇的职务。

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都经历了不同的转折,此时的廉颇也已度过了人生的壮年,理应思想更加成熟,处事更加老到,但在此时,廉颇却做了一件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

廉颇听到乐乘接替了自己的职务,勃然大怒,开始发飙。这次廉颇更加夸张,你们不是任命乐乘来接替我吗?那好,我就在乐乘没有到来之前对他发动突然袭击。乐乘没想到廉颇还有这么一手,只好仓皇逃走,最后不知所终。

把自己的接替者赶跑,这玩笑开得也太大了,廉颇自己也觉得无法收场,在赶跑乐乘之后,自己也仓皇出逃,落户在魏国的大梁城,置多灾多难的故国于脑后。

到了魏国,闲居大梁的廉颇才发现,离开了赵国,自己什么也不算。魏国对于自视甚高的廉颇没有流露出任何兴趣,他不过是魏国大梁城无数盲流中的一个而已,没有人看到他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此时,赵国已处在倾覆的前夜,国内已无可用之人,赵王没有办法,又想起出逃的廉颇来,便派人前去接触,看双方有无再续前缘的可能。

但是使者这一去,又生出一段波澜。

赵王既然想起用逃跑的廉颇,自然很想知道廉颇的身体到底还行不行,毕竟带兵打仗可是重体力活,身体不行当然不能考虑。

看到自己国家的人来了,失落中的廉颇自然十分高兴。但是,廉颇知道,作为将军最可怕的事情就是自己的衰老,“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为了打消赵王的顾虑,廉颇向来人展示了自己惊人的饭量:一顿饭吃了 10 斤肉, 1 斗米。据折算,战国时期的 1 斗相当于现在的 2 升, 1 斤相当于现在的 0.25 公斤,也就是说,廉颇一顿饭消耗了 2.5 公斤肉,还吃了 2 升的米饭,堪称饭量如牛。廉颇以无声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身体绝无问题。廉颇断定,离自己体面回国的日子不远了。

但是等来等去,廉颇没有等来任何好消息,为什么呢?

原来,被赵王派来和廉颇接触的人回去之后将廉颇的饭量做了如实汇报,说廉颇吃了多少米饭,干掉了多少碗肥肉。赵王一听大喜,恨不得马上就派人去接廉颇出山。但是,那人又慢悠悠地补充了一句:“有一个细节我必须向您补充说明,廉颇的确饭量很大,只是在他和我谈话的过程中,一会儿功夫,我就发现他去了三次卫生间。”

赵王一听,大倒胃口,原来这廉颇边吃边拉啊!老了老了,还有何用?廉颇回国的一线希望就这样泡了汤。

需要交待的是,那人为什么要如此无中生有呢?

原来,当年廉颇在赵国的时候有个仇人名叫郭开,郭开是赵王的宠臣。郭开和廉颇之间有什么矛盾史书没有说明,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郭开十分不愿意看到廉颇重返赵国政坛。当他听到赵王派人去看望廉颇之时,就暗做手脚,重金贿赂那人,让他无论如何一定要黑掉廉颇。于是那人就在廉颇的考察报告上写了个吃得多拉得快的结论,《史记》上是这样写的:“一饭三遗矢。”

后人同情廉颇,尤其是壮志难酬的仁人志士,对廉颇更是情有独钟,辛弃疾一首词中就沉痛地写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但是,我们不能被这种同情遮蔽了双眼,看不到廉颇自身的性格缺陷。我们经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廉颇对这句话做了活生生的注释。是啊,将相和了又能怎么样呢?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