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民俗百科>>正文内容
乌纱帽之来历:赵匡胤装上“翅膀” >> 阅读

乌纱帽之来历:赵匡胤装上“翅膀”

作者:曹丽芳 梁 巍 来源:来源:《半岛晨报》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4日 点击数: ( 字体: )

 
□本期主题 乌纱帽
 
  □栏目主持 梁 
 
  □讲解嘉宾 曹丽芳(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唐诗里的乌纱帽
 
  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篱。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
 
  ——李白《答友人赠乌纱帽》
 
  昔君乌纱帽,赠我白头翁。帽今在顶上,君已归泉中。
 
  物故犹堪用,人亡不可逢。岐山今夜月,坟树正秋风。
 
  ——白居易《感旧纱帽》
 
  “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到宋朝时加上了‘双翅’,明朝以后,乌纱帽才正式成为做官为宦的代名词。”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服饰文化中,作为特殊政治文化标记的“冠冕之服”,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和教化功能,历代统治者因此十分注重对冠冕服制的规定。《二十四史》的《舆服志》及其他史籍中均有各朝关于冠冕服饰的详尽描述,在民间则有更多多姿多彩的“乌纱帽”文化。“乌纱帽”,顾名思义,指用黑色的纱质材料做成的帽子,但在我们日常语境里,“乌纱帽”和做官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官了叫做“戴了乌纱帽”,革职的叫做“摘掉乌纱帽”,以至于《现代汉语词典》对“乌纱帽”词条的解释就是“古代文官的一种帽子”,其实事情并非这么简单。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曹丽芳详细解析了乌纱帽从民间到官场、从传说到史料记载的过程,并指出现存于山东省博物馆的明鲁荒王九旒冕是中国历史上最牛的一顶乌纱帽。
 
  乌纱帽之来历
 
  明代时才被确定为官帽
 
  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早在东晋成帝时,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宫中做事的人都戴一种由黑纱做成的帽子,当时被称为“乌纱帽”,后来这种帽子在民间流行开来。乌纱帽在隋代初年曾一度受到朝野上下的青睐,风行一时。当时用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显示官职大小:一品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装饰玉块了,但这样的冕服制度很快就被废弃了。到了唐朝,乌纱帽是民间一种比较普通的帽子。五代时期马缟的《中华古今注·乌纱帽》记载,“武德九年十一月,太宗诏曰:‘自今已后,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这说明,乌纱帽在唐朝仍然属于便服之列。
 
  北宋初年,有人将幞头改装为一种纱帽,皇帝对此大加称赞,因此便规定朝中官员都要戴这种纱帽,有时皇帝也会佩戴。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就下诏书改变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这样只要脑袋一动,软翅就忽悠忽悠颤动,皇上居高临下,看得清清楚楚,并在乌纱帽上装饰不同的花纹,以区别官位的高低。由于翅有一尺多长,所以走起路来便会上下颤动。为了保护帽翅以免碰掉帽子,官员们都养成了小心翼翼走路的习惯。不过,宋元时期,乌纱帽仍然是民间比较普通的便帽。只有到了明朝,乌纱帽才被确定为官帽。曹丽芳介绍说,《明史·舆服三》中有记载,“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圆领衫、束带为公服。”另外,已经取得功名而未授官的状元、进士等,也可以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就成为官员特有的标志性服饰了。但这种乌纱帽的形状已经不是此前民间常见的那种用一块纱巾裹在头上呈“V”字形的乌纱帽了,而是与唐宋时期的“幞头”相近,前有半圆的顶,后脑部位有后山突起,呈前低后高的台阶形,两旁有展角,以纱为外表而涂以黑漆,以便固定成型,可以自由方便地戴上或脱下。曹丽芳说:“尽管乌纱帽被指定作为官帽开始于明代,也结束于明代,因为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就废除了以前的冕服制度,官员的乌纱帽也换成了红缨帽,但它却在我们的语言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直到今天我们提到乌纱帽,还会将其与官员联系在一起。”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