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围观中国>>正文内容
部分高官参与分赃:中国还有没被盗过的墓吗? >> 阅读

部分高官参与分赃:中国还有没被盗过的墓吗?

作者:邰 筐 来源:《方圆》杂志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2日 点击数: ( 字体: )

 
 
盗掘古墓不属于“经济类犯罪”?
 
《方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中提出取消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罪名,其中包括走私文物罪,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等。在立法上,1997年修订的《刑法》中,第二编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二节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情节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该条款明确把走私文物罪归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对“经济性”这点应该如何看待?
 
李晓东:首先,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本质上不属于“经济性”犯罪,《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把文物犯罪,特别是盗窃罪(其中包括盗窃珍贵文物罪),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等定为“经济性非暴力犯罪”,该定性不准,并与事实不符,缺乏理论、事实和法理依据。
 
从该章标题看,把走私文物罪归入“经济性”犯罪有一定道理。但此类犯罪对社会的侵害、毒害和危害涉及社会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涉及社会正常秩序,涉及社会伦理和公德,涉及社会稳定与和谐,是对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破坏,其危害影响深远。因此,走私文物罪不单是“经济性”犯罪问题。
 
我们必须澄清的一个问题是,盗窃文物是侵犯公私财物,但文物不是一般财物,它是文化财产,是文化财富。在判处盗窃文物罪案件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案件时,都是依据文物(可移动文物)和古文化遗址、古墓葬(不可移动文物)所具有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高低和文物等级,经济上的金钱量化只是辅助的,在法律上明确规定的是前者。妨害文物管理罪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一章中的一节,而不是列在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说明它本质上不是“经济性”犯罪,应是侵害社会管理秩序的一种犯罪。
 
聂立泽:事实上,《草案》的说明中用语是建议取消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必须注意的是,“经济性”犯罪的含义比经济犯罪范围要宽泛许多,此处的经济性与谋利性、贪利性的含义基本一致。因此,经济性犯罪除了刑法分则第三章的犯罪之外,还包括第五章的财产犯罪,以及其他各章中涉及的以非法谋利的各种具体罪名。其次,就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和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而言,不论其侵犯的法益如何,犯罪人目的却在于谋取利益,所以,其无疑属于经济性犯罪,再加上非暴力属性,对其废除死刑完全符合上述论点。
 
保留死刑:是保护需要?
 
《方圆》:湖南长沙“12·29”系列盗墓案在审查起诉过程中,是如何考虑建议量刑的?
 
杨帆(湖南长沙“12·29”系列盗墓案主诉检察官):对于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是否适用死刑,值得商榷。从司法实践来看,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有适用死刑的先例。
 
《方圆》:该怎么看待最终其中四名主犯都被判处死刑?
 
杨帆:该案是湖南省建国以来最大的一起盗掘古墓葬案件,分别来自山东、江西、湖南的三个团伙相互勾结,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疯狂作案,采取雷管、炸药爆破等具有严重破坏力的手段,盗掘长沙地区具有极为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古墓葬十余座,致使被盗古墓葬遭到毁灭性破坏,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另外被告人从部分被掘取的古墓葬中盗窃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乳白色双面谷纹玻璃璧、木胎漆盘、木胎漆耳杯等一级文物11件,螭纹玉剑镡、双面四龙纹青玉璧、镂空三兽圆型铜镇等二级文物51件,谷纹圆柱状柄型器、弦状双辅首铜杵舀、鸭首白玉带钩、龟钮玉印等三级文物86件。被告人盗掘和倒卖文物的行为已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并造成了极恶劣的社会影响,可见被告人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正是基于此,法院判决其中四名主犯死刑,体现了罪刑相适应的原则。
 
《方圆》:尽管废除死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站在实践的立场上,您认为我国废除文物犯罪死刑的时机是否成熟?
 
杨帆:削减乃至全面取消死刑罪名是中国刑法的发展方向,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但这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认为我国的现状暂不允许取消盗掘古墓葬罪的死刑罪名。
 
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国家严格调控房地产业的大背景下,文物收藏成为闲置资金的重要投资渠道。在巨额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盗墓活动成为了文物来源的一种便捷方式。如在湖南“12·29盗墓系列案”中,被告人盗掘古墓葬的目的在于其中可能存在的文物,欲得手后转卖海外以牟取暴利。在盗墓活动日益猖獗的情势下,国家必须维持足够的法律威慑力,才能让犯罪分子有所胆寒。保留死刑,并在很大程度上真正贯彻执行,将增加其威慑力,保护更多的珍贵遗产免于被盗掘的命运,也避免更多的珍贵文物流向海外。湖南“12·29盗墓系列案”的审理,特别是死刑刑罚的适用,使得湖南地区的文物违法犯罪形势得到遏制。
 
《方圆》:从司法实践的效果来看,对于现阶段盗掘古墓犯罪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杨帆:从盗掘古墓葬罪的犯罪客体看,不仅造成遗址墓葬严重损毁、文物大量流失,侵犯了文物财产权,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社会公序良俗,更主要的是造成文物所包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残缺不全,危害民族文化的长远利益和发展。虽然没有具体的被害人,但最终受损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现阶段还应保留死刑罪名,刑法保护古墓葬的作用不但不能削弱,反而要进一步加强惩治力度。
 
李晓东:实践证明,刑法补充规定确立的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死刑罪名是正确的、有效的。它像一把高悬的利剑,对文物犯罪团伙是一种巨大震慑,对有些人是一种警示,对更多的人是一种法律教育,对文物安全是重要的法律保障。根据文物安全和文物犯罪及其暴力性犯罪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的特点,处理的方法应有不同,应当保留文物犯罪死刑罪名,特别是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等死刑罪名。■ (文/检察日报社《方圆》杂志见习记者 梁利华)
 
追索流失海外的墓葬文物,国家是主体
 
专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
 
国际博物馆协会与中国有关方面已经联合对外公布了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旨在帮助博物馆、收藏者、文物艺术品交易商、海关和其他执法人员甄别非法出境的中国文物,从而更好地打击盗窃、盗掘和走私贩运中国文物的行为
 
盗墓活动频繁的最直接后果之一 ,是造成了大量因盗掘而出土的文物,通过各种“出货”途径流失海外。
 
如何进行流失海外文物的追索,是掀开盗墓空间后的遗留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文化遗产法研究所副所长王云霞教授说:“追索是个法律问题。通常从学术上来讲,提出追索要看具体情况。首先要看被盗掘的文物是怎么流失的,什么时间流失的。因为根据不同的情况,追索的法律依据不一样,如果说流失的时间比较长,可能就没有法律依据去追索。如果流失时间是在我国加入相关的国际公约之后,并且对方国家也是该公约的成员国,公约对双方都生效,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国际公约来要求对方返还。如果对方不是公约的成员国,但是对方的国内法律支持这样的行为,也可以根据对方国的法律提出要求。”
 
国家文物局提供给本刊记者关于追索文物的案例表明:成功的追索大都是在国际公约的框架下,通过外交途径或者诉讼进行的。
 
对此,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黄风则认为:“国际公约都有一些局限性。很多发达国家比如文物收藏大国都不愿意加入这些公约,因此公约对它们没有约束力。要根据公约进行追索的话,必须要有很明确的证据。在公约框架下不是所有的文物都能追回来。”
 
我国目前被盗掘而导致流失的文物追索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就此,记者专访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
 
《方圆》:对于因盗掘、盗窃而造成海外流失的文物,国家文物局采取了哪些行动?
 
宋新潮:对于当前因盗窃、盗掘、走私出境的中国文物,我们一般是按照国际公约和双边协定,通过法律和外交途径索回。
 
《方圆》:国际社会和各国是如何防止文物流失的?
 
宋新潮:各国首先是建立和不断完善自身的法律体系和合法的流通制度,同时,也要提请海关机构明确禁止或限制流通的文物种类。国际博物馆协会这些年就做了大量的工作。经过多年来与我们的合作,在国际博协第22届大会召开期间,国际博物馆协会与中国有关方面联合对外公布了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
 
《方圆》:红色目录有哪些作用?
 
宋新潮:该目录旨在帮助博物馆、收藏者、文物艺术品交易商、海关和其他执法人员甄别非法出境的中国文物,从而更好地打击盗窃、盗掘和走私贩运中国文物的行为。为便于甄别,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展示了非法交易中常见的13类中国文物,分别是陶瓷器、雕塑、金属器、民俗文物、玉石器、书画、铭刻、碑帖拓片、图书文献、建筑构件、漆器、钱币和服饰。由于中国文物丰富多样,本目录并未涵盖全部类别,因此呼吁博物馆、收藏者、文物艺术品交易商以及相关机构和个人,涉及中国文物交易时,在尚未彻底了解其来源之前不要购买这类文物。
 
《方圆》:面对红色目录,我国政府的工作着重点是什么?
 
宋新潮:主要是文物追索国际合作不断加强。我国已连续三届当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物返还委员会的成员国。
 
与此同时,在国际公约的框架下,我们积极推进与有关国家之间的文物返还双边合作,与秘鲁、印度、意大利、菲律宾、希腊、智利、塞浦路斯、委内瑞拉、美国、土耳其、埃塞俄比亚、澳大利亚、埃及等13个国家签署了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物的双边协定或谅解备忘录,并在信息交流、相互协作、人员培训、文物返还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合作成果。
 
《方圆》:追索这些被盗掘的文物需要哪些程序?
 
宋新潮:目前,我国文物追索工作机制已经初步建立。流失文物追索工作涉及复杂的国际、国内法律和利益关系,且必须以国家为主体。因此不但需要各方能从国家外交大局着眼,还需国内各相关部门配合开展。在近年来开展的多项重大文物追索工作过程中,国家文物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追索工作的基本原则、方针、策略,初步建立了多部门共同参与、快速反应的文物追索工作机制。
 
《方圆》:这种机制效果如何?目前流失文物追索工作取得哪些方面的进展?
 
宋新潮:这种机制为协调和推进文物追索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流失文物调查工作初见成效。国家文物局委托有关专业单位,自2004年起启动了流失境外中国文物调查项目,支持和组织地方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学术研究机构,对被盗严重的古遗址、古墓葬流失文物进行专项调查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其中,秦公墓和晋侯墓流失文物调查工作取得突破进展,依据调查成果已促成美籍华人范季融先生将9件秦公晋侯青铜器捐赠给国家。
 
《方圆》:我国在流失文物追索工作中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对于国际社会有哪些影响?
 
宋新潮:在国际社会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充分显示了我国政府保护本国文化遗产、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坚定决心和成效。■ (文/《方圆》杂志见习记者 梁利华)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