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学人春秋>>正文内容
民国奇女蓝妮:与张爱玲赵一荻林徽因齐名 >> 阅读

民国奇女蓝妮:与张爱玲赵一荻林徽因齐名

作者:邓建华 来源:《春城晚报》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6日 点击数: ( 字体: )

 
 
 
曾为孙科二夫人的蓝妮
 
  百里滇山,十里坝子,三里古城。三箭之地一寺,五箭之隔一庙,七里之遥一桥,八里之远一塔……
 
  这些寺寺塔塔有如章章节节歌歌曲曲,记述和颂扬着建水悠久的历程。她在世时,多次向人们提及自己的祖藉在云南建水,虽未去过,她依然记得祖父记忆中的普洱茶、家乡的青山绿水和动听的滇南乡音。这个人就是云南建水名门蓝和光的孙女蓝妮。
 
  她美丽而倔强、自强而独立,她曾休掉了自己出身官宦名门的丈夫;因为美丽和独立,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间,这位女子,曾与孙中山之子,时任民国政府立法院院长的孙科有一段婚恋,还是因为倔强和自强的性格,她最终与孙科咫尺天涯。
 
  认识蓝妮,最先是从云南作家李洪涛长篇小说《国父家的苗王公主》开始。他在小说中最先提到了孙中山,之后告诉了大家云南建水有个苗族举人蓝和光,他的孙女叫蓝妮,是孙中山的儿子孙科的二夫人。
 
  作家李洪涛最初认识蓝妮,是在20多年前的一本传记文学丛刊上,那时的作家对蓝妮贬斥颇多,把她说成是个坏女人,正史资料对于她的记载很少,而家乡人几乎把这位民国奇女子彻底遗忘了。这也是促使李洪涛写作《国父家的苗王公主》这部小说的初衷。
 
  通过进一步的挖掘和寻找,李洪涛发现,蓝妮的人生经历很不平凡。其中,蓝妮的“休夫”,“就是苗族女子的性格,也是那个激流勇进的时代特点,她义无反顾,在当时能做出这样的选择不容易!”
 
  “苗王公主”
 
  出身举人家  亲和力让她得名“蓝妮”
 
  建水古城,当地人熟知的大考棚。在一面白墙上,“学政考棚”四个字非常醒目,墙的另一面,刻有大大的一个红色的“榜”字。旁边是自明代以来至清末获取功名人士的名单集录。在密密麻麻的名单中,一个蓝和光的名字,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他高中举人。
 
  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清政府在甲午战争战败后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建水这片偏僻的土地也不沉默。蓝和光和建水五位举人联名签字,参加了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建水县史志办的工作人员说:“这段历史,在当年的建水小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对于蓝妮,史志办原主任张绍源说,他是在几年前偶然看到了作家李永铭所著的《民国四大名门奇女》一书之后,才开始查阅资料,“因为时间久远,找不到更详尽的资料,但她是建水人无疑”。蓝妮在建水县尚未最后出版的县志中被列入“建水名人”一栏。
 
  “公车上书”后,蓝和光离开家乡,历任安徽潜山、颖上等知县。《建水县志》记述他“事亲孝,慷慨多义举”,但对蓝和光在建水县的具体居住地及族别并无记载。蓝家的后人是否有人尚在建水?建水故居又在哪里?至今无人知晓。
 
  蓝妮自己的解释是:建水是祖父中举的地方,根据祖父生前所说“祖上五代为官”,蓝妮认定建水就是故乡。滇南部分苗族曾把明朝南征云南的将军蓝玉当做自己的先祖。
 
  《建水县志》载,蓝妮的父亲蓝世勋早年曾参加同盟会,是个革命党人。追随黄兴等从事反清活动,和北洋军阀孙传芳换过帖,显赫一时。蓝妮的叔叔蓝建勋则毕业于云南讲武堂,曾担任龙云的副官。
 
  但蓝和光面对官场的腐败,一度弃官经商。1900年,蓝家迁到了澳门,蓝和光创办实业。1912年7月2日,蓝世勋的夫人为蓝家添了一位千金,取名巽宜。等到上学时,小巽宜有了学名蓝业珍。由于聪明可爱,大家都叫她苗王公主。
 
  《民国四大名门奇女》中这样描述蓝妮这一称呼的由来:蓝巽宜嘴巴甜,亲和力强。同学间有矛盾,她只要一掺和,大家就都喜笑颜开了。有同学开玩笑说,业珍就是一把烂泥,把大家都糊到了一起。于是,好事的同学开始叫她“烂泥”。她一点也不生气,后来干脆将“烂泥”念成其谐音“蓝妮”,作为她的名字。她自己的真名倒被人们忘了。
 
  不久,蓝家又南迁广州,旋即再赴上海。
 
  父亲在辛亥革命成功后出洋留学,祖父蓝和光一直把蓝妮带在自己身边。辛亥革命后,他出任香山县知事,香山县是开国总统孙中山的故乡,蓝和光当然没有想到,自己的孙女之后和国父孙中山的儿子结下了一段姻缘。
 
  无忧无虑的小蓝妮随着家人的搬迁而逐渐长大。她的父亲蓝世勋出洋留学回国后官至江苏省税务局局长,经常在家里讲孙中山先生的共和思想,讲自己在海外的奇趣见闻,给幼小的蓝妮留下深刻印象。
 
  “休夫女子”
 
  不堪丈夫游手好闲  她要做独立的女人
 
  1913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国家动荡,蓝家也一样在迁徙中与家人渐渐离散。
 
  1929年的上海滩是一个歌舞升平、霓虹闪烁的地方。18岁的蓝妮已出落成一个美丽的女子。这一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上海的智仁勇女子中学毕业。
 
  蓝和光因思乡心切,带着二儿子由上海回到了家乡云南建水,在建水兴教办学。他的兄弟蓝友光次年与校长丁国梁一起创办了建水县立中学(今建水一中)并担任校长。蓝有光致力于教育事业,后积劳成疾,1922年去世。蓝妮的祖父蓝和光则终老故里。
 
  一直怀有理想的蓝妮则在祖父离开后,准备投考大学。然而,命运偏偏乖戾。父亲蓝世勋与好友遭歹徒袭击,好友中弹毙命,蓝世勋疯了,国民政府把他辞退了,母亲靠变卖过去的首饰旧物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蓝妮的命运由此转变。为生活所迫,1929年,蓝妮嫁给了后任南京政府财政部常务次长的李调生之子李定国。建水县史志办原主任张绍碧曾就蓝妮的一生进行过史实性的研究,他描述,蓝妮的丈夫李定国毕业于上海政法大学,外表俊美,喜好京剧,论年纪,他比蓝妮大两岁,两人看上去也很般配。
 
  然而,婚后,两人的婚姻生活并不和谐。李府规矩极多,蓝妮生性倔强、生活自由自在惯了,再加上李家常常认为,他们出钱资助了蓝家,蓝家理应对李家感恩戴德,有时甚至连家中的下人也不把蓝妮当少奶奶看。蓝妮只能忍气吞声,希望能与丈夫厮守,熬到出头的那天。
 
  按理在那个年代,蓝妮的生活本应该依靠丈夫,但李定国每天除了“吊噪子”外,就呆在家中,靠当官的父亲养活。见过世面又饱读诗书的蓝妮,想与丈夫谈点什么却缺乏共同语言。
 
  至23岁,蓝妮为李定国生下了三个孩子。1933年10月31日,公公李调生辞去国民政府财政部常务次长职务,而丈夫李定国仍终日无所事事,蓝妮苦劝无果,生性倔强的她决定与丈夫离婚,独立生活。
 
  一次,蓝妮偶遇朋友虞韵清,由此认识了虞韵清的丈夫、名动上海的大律师吴凯声。蓝妮借此请吴凯声帮忙休夫。
 
  “你要休掉自己的丈夫吗?”吴凯声很诧异。
 
  “是的。” 蓝妮回答很坚决。
 
  “可是我没有打过女人休夫的官司。”吴凯声想劝她放弃这个决定。
 
  “大不了我什么都不要,两手空空。”蓝妮仍很坚决。
 
  因为有上海滩大律师吴凯声出面,蓝妮最终与李定国离婚 ,但她付出的代价是离开自己的三个孩子。据说,作为那个时代的休夫女,且夫家又是显赫一时的前国民政府财政部次长,蓝妮成为新闻焦点。她所承受的舆论压力,也是空前的。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