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环球瞭望>>正文内容
被忽略的历史:清末十万华工秘鲁悲惨录 >> 阅读

被忽略的历史:清末十万华工秘鲁悲惨录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恰于此时,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玛耶西”号事件,秘鲁船长埃雷拉虐待中国劳工的残暴罪行曝光。一时间,秘鲁成了众矢之的,受到了全世界民众和官方的谴责。
 
  于是,秘鲁政府终于认识到,继续这种野蛮的苦力贸易已经不再可能,只好改变策略,一方面颁布了一系列法令,要求改善中国劳工生活状况;另一方面派出海军上校葛尔西耶为特命全权公使,来到中国要求谈判。
 
  但此时,中国政府的态度却强硬了起来。总理事务大臣恭亲王愤怒地表示:如果秘鲁方面不把全部劳工遣返,并保证不再雇佣中国苦力,中国政府就不可能与之谈判。
 
  葛氏不得不请求外同公使游说。至此,他才得以进抵天津,勉强得到了李鸿章的接见通过了几度近乎破裂的谈判,终于缔结了有关中国与秘鲁两国关系的天津条约,从条约文本上来看,双方都作了一些让步,一方面秘鲁政府保证维护中国劳工在秘鲁的权益,另一方面中国政府承认雇佣华工合法。但实际上,这个条约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随着澳门总督的那个禁止出口华工的法令的执行,这个贸易已经停止了。
 
  前往秘鲁的最后一船华工是于1874年7月2日在秘鲁的卡亚俄港靠岸的。
 
  条约缔结后,按照条约之规定,中国政府理应派出一个代表团前往秘鲁,去调查并保护那里的中国劳工,可惜这个代表团一直没有派出。而中国驻秘鲁公使则是拖到了1883年才到任。清朝政府对于海外华工的冷漠,终于导致了华工们对于清王朝的彻底绝望,按照条约规定,已在秘鲁的华工可以选择回国,但是,只有区区几十名华工,乘船回国,十万名华工基本上留在了秘鲁没有回来。
 
  与此同时,经过了这样的一些变化,中国劳工们渐渐地解除了契约,而成为了自由民。这些华人自由民有了西班牙文名字(秘鲁原系西班牙殖民地,使用西班牙语),并信奉了天主教。他们娶了当地黑人、印地安人、印欧混血人等等女人为妻,开始了落地生根。但他们身上中同人的勤劳、节俭的性格与习惯却是没有丝毫的改变。在秘鲁首都利马,华人自由民渐渐地有了一些积蓄,便用这钱开起了许多饭铺、杂货铺、洗衣店等等,也令自己渐渐地成为了能于的杂货商、裁缝匠、鞋匠、面包师、屠户和饭馆老板等等。乃至卡庞大街渐渐地成了著名的中华街。
 
  此后,也有极少部分华人发了财,进入了秘鲁上层社会。
 
  难能可贵的是,瓦特·斯网尔特先生还在这本书里,用了许多笔墨,论述了这些华人对于秘鲁经济、文化、社会的影响与贡献,赞扬了讲如勤劳、节俭、聪明、守纪、谦和、礼貌、热爱家庭等等为中同人所独有的品格。他甚至通过反复比较,得出了中国人比之其他人种更为优秀的结论。我读到这里,虽觉得略有过誉,比方说不以为是人种问题,而是文化问题,但还是不禁深深感动。
 
  在该书的最后,瓦特·斯图尔特先生用总结性的语言写道:“那些早期东方移民的后裔,现在和秘鲁国民整体——不管是白种人、黑种人、红种人、黄种人或混血种人,已经没有区别了。”
 
  就是说,他们已经成为秘鲁人的一部分了。
 
  只是这段历史,我们不应该忘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共4页 您在第4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274个字符
作者:佚 名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30日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铁血宰相”俾斯麦曾参加过100多次决斗[ 0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