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环球瞭望>>正文内容
德国统一:再不转型人就跑光了 >> 阅读

德国统一:再不转型人就跑光了

作者:佚名 来源:凤凰网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1日 点击数: ( 字体: )

彼得森将此归功于年轻人。1989年或统一后出生的德国青年在自由如同呼吸一般的环境下长大,也许未必理解“自由”二字对于曾经无法自由旅行的德东人的意义,因此也便不会有历史负担。对于他们而言,一个国家两个部分之间的差异不再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语言无力,那么2010年来自阿伦斯巴赫研究所的民意调查仍然可以表明德国人的态度:63%的人对德国统一评价积极;64%的人相信东部与西部结合成功,在西部,这个数值甚至为68%,在东部为51%。1990年初曾经发生的对统一方式的巨大争论,如今早已烟消云散,因为民主和自由已在德东地区生根。
 
20年确实可以改变很多事。2009年,东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及西部的73%,工资水平也只及后者的85%,虽然仍有较大的差距,但联邦德国经济与科技部负责德东地区结构政策共性问题研究的斯特凡·克莱尔说,东部已表现出极大的活力。引人注目的是,独资公司的比例,东部已比西部高出6个百分点。
 
这种活力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也表现在文化和政治上。魏玛和德累斯顿重新恢复了作为德国传统文化中心的地位;东柏林废置的旧建筑,被年轻的艺术家占据而成为艺术工厂;在马格德堡、德累斯顿、波茨坦等地,大学不再只吸引附近的学生。1989年后才步入政界的一批东部政治家,也成功踏上了一向由西部传统政党把持的政治舞台。与20年前东部蹒跚学步、几近全盘照搬西部相反,如今德国东西部的往来,已从单向输出变为双向交流。在欧盟和全球化的框架下,西部或东部各自对另一半的重要性已被改写。
 
东部地区仍有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对基建的大量投资致使建筑业工人过度膨胀;2009年常住人口为1640万,仍然未能恢复到1991年1807万人口的水平。年轻人带着梦想前往城市,城镇和乡村地区因此凋敝,几成空城。但这同样是西部乡村存在的问题。就像失业率、环境污染、气候危机一样,是问题本身而非东西部的区分,让人将此提上公共议程。
 
“20年过去了,经济发展情况究竟如何非常重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国如今已到了收获的时候。”斯特凡·克莱尔补充说,“但没人知道这其中的艰辛。”
 
以下文字摘自《时代周报》第98 期,作者:陈宇,原题:《沃尔夫冈·伯默尔:不迅速转型,人就跑光了》
 
74岁的沃尔夫冈·伯默尔(Wolfgang Bhmer)惜言如金,但是个务实的政治家。自2002年5月就任州长以来,他执政下的萨克森—安哈尔特州(以下简称萨—安州)已成为德东地区最有活力、经济增长率最高的一个州。
 
萨—安州是前东德转型20年的一个缩影。在经历了经济崩溃、人员大量外流、高失业率的转型阵痛之后,这一前东德工业中心重新成为新德国的化学工业中心。工业和科技一向被视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但萨—安州还有一个优势。它是德东地区拥有最多外商投资的州,并因此创造了3.6万个就业岗位,迁出人员开始回流。
 
就像1991年至1993年担任萨—安州财政部长时那样,他理直气壮地争取西部承诺的援助资金,但本州的经济表现增强了他的自信。“2019年团结计划Ⅱ(指1993年开始的《东部援助一揽子计划》,总额达2505亿元)结束后,东部不应再享受特殊待遇。”他说。
 
来自基民盟的伯默尔出生于德东萨克森州,前东德时为妇产科专家。1989年参与公民权利运动、政治上无任何负担、前东德技术型人才—他代表着柏林墙倒塌后出现的新的地方“政治精英”,推动了两德统一和东德重建。
 
1990 年,东德主动与西德接轨
 
时代周报:据我所知,1990年两德统一后您才开始从政,之前是医生。从政是出于您的选择还是来自外界的推动?
 
伯默尔:我本人对政治特别感兴趣,但在民主德国期间没有参与的可能性,因为我不被许可参与政治,后来能够进行民主参与的时候,就参加政治活动了。
 
时代周报:1989年和平革命后,你们对两德关系和东德有过什么样的考虑?是希望统一,还是寄希望于东德政府改革?
 
伯默尔:当时我们的第一希望和要求是东德改革。最开始时,东德公民要求自由选举,要求不是共产党一党执政,而是多党执政。后来,自由选举产生了自由议院,议院一开始接受的任务也不是和西德政府谈判统一,而是经济同盟和货币问题,之后才谈判统一的问题,签订了统一公约。
 
时代周报:您本人当时对统一持怎样的态度?
 
伯默尔:那时我赞成统一,但想象不出该如何实现,因为国家非常大、制度非常不统一。在那种情况下,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与私营经济如何融合在一起?同样,其他方面也有诸多困难,比如健康医疗方面,东德基本是国营而西德以私营居多。1990年,东德政府主动修改了法律并进行一些改革,以适应西德的政治经济制度。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