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环球瞭望>>正文内容
德国孩子为什么要给全家擦皮鞋 >> 阅读

德国孩子为什么要给全家擦皮鞋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东西方教育体制和方法的大相径庭想必大家早有耳闻。在慕尼黑的德国同事很多和我年纪相仿,同是“80后”,他们在很多方面却很不“80后”,难道“80后”还没有成长为一个国际化的概念?至少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父母口中常常夸赞的“好孩子”的影子。相信有些优秀的素质是不区分文化的。
 
  德国的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像。在他们身上你看不到娇气,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子“钻”劲儿。当一个问题发生时,他们第一想到的是如何最快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去抱怨;他们总是会自己主动地去争取更多的锻炼机会,很多事情是在我们眼中孩子通常都不喜欢做的,或者是让人一看就觉得难度很大的事情。这不能不说是整个德国基础教育的成果。在德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间,到商店里买东西;10—14岁的孩子要在花园里劳动,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的孩子要擦汽车和在花园里翻地;16—18岁的孩子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如果孩子不自觉执行,父母有权通知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将派专门的执法人员监督孩子执行法律条例。我住在慕尼黑房东的家里,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我每天都能看到他们的孩子是怎样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法律的规定。你很难想像,房东家里楼梯的铁质围栏都是孩子业余时间的手工活儿。难怪德国人能造出宝马、奔驰这样的世界品牌。父母们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谨,绝没有半点儿庇护。即便是因为生病不能做家务,也必须给父母一个正式的书面说明。也许在国内,很多家长会觉得没有必要这样,或者说对孩子太苛刻。但是如果不这样做,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由于教育本身而带来的国民素质差距问题就会凸显。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基本的东西出了问题,可绝不是小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二战后的德国教育机构深刻吸取了二战的教训。在他们的基础教育课本里明确地指出了二战的性质,功过是非一目了然。他们让自己的后代人清楚地看到了前人的错误,让后代吸取前车之鉴,这自然是利在千秋的好事。而且在战后的德国,只要是涉及到暴力、战争、侵略的出版物都会是相当敏感的东西,极有可能被政府禁止、查封。很显然,德国人并不想让自己的后代再一次陷入战争。至少在主流的德国社会,普通的德国民众跟我们一样,同样热爱和平,热爱自己安静祥和的生活。相比之下,同是二战战败国的日本,这方面又做得怎么样呢?翻开他们的教科书我们看到了什么?想必靖国神社的故事每一个中国人也都不陌生了……种种的种种,我们不言而喻。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都会痛定思痛地思考:如何才能让和平之鸽永远飞翔在世界的天空。
 
  德国人虽有民族优越感,但绝不会有失礼节。他们待人彬彬有礼,而且十分热情好客。喧闹的啤酒屋里他们会与陌生人举杯畅饮,安静的美术馆里他们会跟在同一幅画前徘徊的陌生人交流感受,匆忙的上班时间他们也会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外国人耐心地指路。平时对于前来访问的客人都会给予热情招待,决不会冷落客人;你送给主人礼物,他们会当场打开,表示对你的尊敬和友好;你临走时若向主人索要纪念品,主人也会感到十分高兴,并且一定会尽力满足你的要求。众所周知,德国人彬彬有礼、热情好客,这是一种全民素质的体现,亦可说是一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您身临其境来过德国,您就能明显感觉到两者的不同。毕竟,二战也并不是每一个普通德国公民都想要的。就老百姓而言,无论是欧洲的、美洲的,还是亚洲的、非洲的,绝大多数人还是渴望和平安宁生活的。和谐,无疑是人类共存共赢的世界主题。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派驻慕尼黑科学院学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作者:陈晔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