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环球瞭望>>正文内容
穆巴拉克下台后埃及真的“自由”了吗? >> 阅读

穆巴拉克下台后埃及真的“自由”了吗?

作者:方绍伟 来源:爱思想网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0日 点击数: ( 字体: )

 
“绝对君主制”和“家族独裁制”的“政权私有性质”比“军人独裁制”的要浓得多,“军人独裁制”的独裁者关注的更多的是“此时”而不是“此后”,“政权归属感”相比较弱,“私有心”较小。这就是穆巴拉克的“我赖,故我在”的“产权心理”。说成大白话就是:政权早晚不是我家的,所以能不用强就尽量不用强。“基因悲剧”既然没有发生在“亲信接班”和“家族继承”上,就必然发生在独裁者自己身上——穆巴拉克终于落了一个“晚节不保”。
 
到目前为止,埃及政府对多党竞选的民主制度持认同的态度,穆巴拉克也一直强调人民的要求合法合理,只是要按法律办事,和平地进行改革和过渡。虽然“现代独裁制”是实质,“多党民主制”是表面,但毕竟“脸没有完全撕破”,开枪镇压多少还是说不过去。
 
当然,如果没有强大的外力,“不用强”的心理在危急情况下也可能很脆弱。美国政府扮演的正是这个“强大外力”的角色。自从1976年摆脱苏联对埃及的控制以来,埃及政府坚定不移地采用了“联美制以(以色列)”的外交策略,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战略上都依附于美国,每年15亿美元的援助更使埃及政府“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
 
三、“大妥协”会随后出现吗?
     
当下,掌握权力的“最高军事委员会”将解散内阁,中止议会,各方的注意力将转向宪法修改、总统选举何议会选举。“最高军事委员会”现在由国防部长坦塔维领导,坦塔维已76岁,即便参加总统竞选也是“老矣”。但副总统苏莱曼74岁,总理沙菲克70岁,年轻10来岁的还有埃及武装部队总参谋长萨米·安南和开罗警备区司令哈桑·阿尔罗埃尼。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军政府”和“亲信接班”的格局能够改变吗?独裁者走了,独裁走得了吗?
 
独裁垮台之后只有三条路:一是新独裁,二是民主动荡,三是民主确立和巩固。从人们的愿望看,“埃及不是前苏联”(走向新独裁),“埃及更不是伊拉克”(走向民主动荡),“这回真的不一样了”(走向民主确立和巩固)。
 
如果埃及真要走向民主的确立和巩固,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军方出现“大妥协”。也就是说,穆巴拉克的辞职只是“小妥协”,真正的“大妥协”是埃及军方完全从“军政府”的传统走出来,不仅在接下来的7个月里完成公正的修宪,而且从此完全中立化,并坚决捍卫新宪法的执行。
 
可这越说越象是在说书,而且像是在说“天书”。军方保证公正修宪、完全中立、捍卫宪法执行又需要什么呢?需要埃及军民从信仰“暴力权威”和“人格权威”完全转向信仰“制度权威”。18天能赶走一个“外在的暴君”,18天能赶走每个埃及人自己心中那个“暴力的、人格化的、反制度规则”的“内在的暴君”吗?18个月呢?18年呢?
 
“制度信仰”也许没那么玄,但基本的问题是:人们为什么妥协?什么样的妥协是可持续而不是暂时的?
 
政治妥协的基本原理十分简单:当敌对各方不妥协的预期损失超过妥协的预期损失时,各方的决策者就倾向于妥协(即“两害相权取其轻”)。但是,在这个基本原理背后起作用的,是各方的“实力均衡”和“政治文化”。
 
政治妥协的基本逻辑是:如果敌对各方的势力是不均衡的,任何妥协都是不可持续的暂时妥协。也就是说,妥协不是“美好愿望”的产物,妥协是“权力资源均衡分布”的产物。只要实力分布不对称,强势的一方就没有理由保持妥协。
 
即便“权力资源均衡分布”也仅仅是妥协的必要而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实力均衡时也可以导致“混战”而不是“妥协”,所以,“政治文化”的因素就起作用了。不幸的是,实力分布严重不对称的埃及,“政治文化”的传统偏偏不是“制度权威”和“制度信仰”。
 
如果用“民主巩固”之后的“妥协预期”来分析埃及的“大妥协”,那么盼望着“大家都让一步”当然是可能的。但现在埃及的问题是妥协如何产生,不是妥协自我巩固后如何重复。“文化是制度之母”,真正的政治妥协永远是一种“信仰”,不是一种“策略”;暂时的政治妥协永远是一种“策略”,不是一种“信仰”。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从可持续的角度讲:“信仰是妥协的灵魂”。
 
“政治文化”的要命之处不是不能变迁,而是变迁太慢、太“路径依赖”了。埃及的民主化出现了曙光,但真正的“民主确立和巩固”可能还遥遥无期,因为问题还不仅仅在军方的“大妥协”,而且在之后的“制度运作”。所以,一个不合时宜而又冷酷的问题是:埃及人“自由”了,但考虑到每个埃及人心中的那个“内在的暴君”,埃及真的“自由”了吗?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