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刊外选稿>>正文内容
食盐加碘与削减鲁迅 >> 阅读

食盐加碘与削减鲁迅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近些天有两个话题在媒体炒得很热,一是食盐加碘的事,一是鲁迅的文章再次从中学课本被削减的事。
 
先是有朋友发来一篇文章,说有学者提出近年甲状腺发病率上升源于全民食盐加碘,竟致在不缺碘地区根本买不到“非碘”食盐。于是我到超市特意去问了一下,果然没有。回到家心下总是忐忑不安,怕在无意中着了碘盐的道儿。但后来读到一些科普文章,也看了一些专家的评述,才明白,其实就当前的食盐摄入量而言,即使在不缺碘地区,也还远达不到会致病的程度;而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所在的是缺碘地区,则不加碘会导致可怕的后果,最主要的是智力发育受影响。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即,碘很难通过正常饮食获得,因此必须通过人为的方式添加,这已成为世界性饮食的一项基本规则。于是,我才安下心来。
 
但第二件事,却让我无法释然:鲁迅是否应当退出中学课本的事,前些年也有人提出过,现在又有人来炒作,看来这的确成了一个问题。主张中学生少读鲁迅的人主要理由大概有两条,一是鲁迅的白话文不规范,生硬难懂;二是鲁迅的文章较多愤恨,较少温情,这在构建“和谐”的今天已不合时宜。
 
我想第一个理由其实根本不是一个理由。鲁迅的文章总不会比古文更难懂吧,我们并不会傻到因为某种知识难懂而不去学。至于鲁迅的文字是否生硬,则有必要多说几句。如今的快餐文化使得人们很难去对一个对象进行细致的体味,把话说出来只要明白易懂就好。这固然不错,但是,文学的欣赏却相反,它需要一个审美延迟的过程。也就是说,你要反覆参读,直到养成一种阅读的审美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在中学前完成。也可以说,快餐式文字是一种自动化倾向,无须推动;而审美化文字则需要培训。鲁迅的文字,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形成了特殊的表意方式和字句节奏,所谓语句的“生硬”恰与其充满悲情的内涵达成一致,因而具备了特殊的语感和力量。我从中学到大学,文字表达所受影响最多的就是鲁迅,从一开始机械的模仿,到后来慢慢体味其中的修辞、节奏、情感表达,渐渐觉得那一时代其他人的文字都较鲁迅缺少了一些悲愤的激情与倾吐的力量。这个培养语感的过程其实也跟读古文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对古文没有足够的感受,则他的文字就很难具备精致的用语和整体的韵律。所以,让孩子们养成读陌生文字的习惯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第二个理由则涉及到我们的文化建设的问题。这个理由我想也是教育部或者许多国学学者所乐见的理由。构建“和谐”当然不需要愤恨,弘扬儒学首要的是“克己复礼”。而鲁迅恰恰与此背道而驰,但这显然是过于肤浅的理解。在当今中国社会,我们需要的不是什么振兴“国学”,当中国的“启蒙”还有很遥远的路要走的时候,在“和谐”之下如于丹讲《论语》之类的声音是十分有害的。如果大家稍加留意,就会看到,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CCTV多年以来没有出现过鲁迅的影子了,所谓“百家讲坛”正如当年的“百家争鸣”一样,其实就是“一家讲坛”,所讲的内容只要“合时宜”就好,哪怕是宫廷秘史、奸谋权术,抑或修身养道、克己明德,只要不涉“启蒙”便好。因此,鲁迅被边缘化便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一言以蔽之,鲁迅的精神是独立、自由。他之所以劝青年人不要读中国的书,是因为在中国的书里不但有着滋养奴性的本体论土壤,还隐含着“吃人”的方法论营养,在这种文化中培育出来的便是专制下的奴性和内心深处的冷漠。鲁迅的一生,都是在和这种文化的劣根性作斗争,他以自己卓尔不群、狷介不羁的语言与行为,成为那个时代真正的良知代言人,因为有了鲁迅,那个时代才在如磐的暗夜中透出一丝光亮,才让我们感到了人类独立精神的意义。然而,鲁迅不幸被利用了。其实鲁迅反抗的不是某一个党派,他反抗的是与人性相对立的文化体系与在这个体系下必然诞生的专制政体,而他的真实面目在类似体制下一定会被遮蔽,要么他变成一个与国民党腐败政府勇敢斗争的战士,要么他就变成一个充满怨恨之气的不合时宜的“愤青”;三十年前他是前者,如今他是后者。但是,如果我们的国家要真正实现文化的更新,鲁迅是万万不可缺少的。鲁迅是中国文化自身土壤中所不能正常摄入的“碘”,他必须被人为添加进来,才不至于导致我们的智力扭曲和文化残疾。
 
如果说食盐加碘过量也许是个谎言,那么削减鲁迅则肯定是一种愚昧,是无可挽救的文化惯性的恶果。我们首先应在大学教育中对下一代培养对鲁迅的正确理解,这样才会让他们将来在肩负起中学教育重任的时候能够引导孩子们去正确理解鲁迅。因此,不但我们现任的中学教师要“加碘”,从长远看,大学教师应当率先把“碘”加个够。
 
【作者为南开大学中文系主任】
 
 
(该文所表述的内容为作者本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及《百家讲坛》杂志官网的观点和立场无关。)
 

作者:王志耕 来源:香港《文汇报》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