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刊外选稿>>正文内容
清官概念的三个阶段 >> 阅读

清官概念的三个阶段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清官是一个经常被使用的概念,但是,“清官”这个词,并不是中国正统史学概念。中国古代史学对于官员的肯定,一般用“良吏”、“循吏”、“廉吏”来表示。虽然古代对于官吏的评价中,“清廉”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然而,现代人们理解的清官概念,事实上出自民间。“清官”的概念按照中国历史的脉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清官”概念,向今天的人们传达了不同的社会现实和需求。
 
清官概念的第一个阶段起源很早,它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晋书-王彪之传》中写到:“彪之上议曰:……凡庸之族众,贤能之才寡,才寡于世而官多于朝,焉得不贤鄙共贯,清浊同官。”《南史》是关于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的一部史书,其中,在介绍刘遵考的生平时,有这样的文字:“子季连,字惠续,早历清官”。有人把这两条记载当成中国最早的关于“清官”的记载,实际上是不确切的。因为,这两条记载中的“清官”,并非我们今天理解的含义,而是那个时代的特殊含义。
 
曹操在《短歌行》中写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诗表达了曹操渴望网罗天下人才的愿望,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魏晋前后的一个社会现实。那个时候,由于文化普及程度不高,做官的人主要不是来自民间,更多是来自世家大族,也称为“门阀”。曹操这句诗的心愿,其实就是想改变这一现实,更多地从普通寒族中选拔优秀人才。曹操确实也这么做了,但是,成果并不是决定性的。此后,整个魏晋南北朝期间,官员的来源依然以门阀世家为主。没有家族荣耀的普通人,虽然也有做官,但没有成为主流。因此,在那个年代,《晋书》和《南史》中所说“清官”的实际含义是,世家大族成员所专享的一些特殊官职、官位,也叫“清资官”,或“清职”。意思是说,职务比较清闲,但是地位很重要。而那些忙忙碌碌的中下级官员,则是“浊官”,这是当时等级制度的体现。比方说前文提到《南史》中关于刘遵考的记载,说他是“清官”,实际上,刘遵考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族弟。刘裕即位后,刘遵考又是封侯又是做大官,从历史记载上看,他的行径绝非现代意义的“清官”,而是一个残暴、贪婪的人。由此,我们也就能理解,那个时候的“清官”、“清浊同官”,与今天的意义完全不同。
 
隋朝建立了科举制度,并延续到唐朝,使得普通人有了更多、更公平的当官机会。但是,整个隋唐期间,门阀世家的势力依然比较大。虽然像武则天这样的皇帝有过大力提拔从科举产生的普通人的举动,但是,门阀世家真正地衰落,并且被寒族及普通人大规模地替代,是在宋朝实现的。由此,“清官”的概念改变了最早的历史形态,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包拯。但是,包拯在世的时候,并没有“清官”的称号。包拯的清官形象,建立于宋元之际,尤其是元代的杂剧,出现了一批关于包拯的曲目,后人称为“清官戏”。那么,包拯为何会在元代成为“清官”的代表呢?
 
接近现代意义的清官概念,出现于南宋中后期,但是,它并非出现于南宋境内,而是出现于金国境内。金国文学家元好问笔下的“清官”确实已经同南北朝时期完全不同,而是老百姓对于“好官”的一个称呼。这个时期的“清官”概念,有一个特点,它并非是指官员的“廉洁”,而是指“公正”。包青天,青天大老爷,是这一概念的另一种表述,它与“廉洁”的关系不大。这个特点在元杂剧与包拯有关的“清官戏”中,表现得比较明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金人南下后,中原很多地区被金人占领。女真人由于自身历史发展的局限,对于占领区汉人的统治比较落后野蛮,同时也充满歧视和不公平。这种不公正的统治,引起被占领区汉族人的不满。他们怀念当初的宋朝,因为,与女真人相比,宋朝的统治管理至少要更公正,更能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由此,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何“清官”概念会出现在金人的占领区,而非南宋境内。到了元代,蒙古人的等级制度使得汉人的社会地位同样底下,元杂剧中“清官戏”的大量出现,正是汉族百姓对于元朝不公正制度的反抗。而历史年代相距甚远的北宋名臣包拯,则在这时候成为这种反抗的寄托和符号。
 
因此,元杂剧中关于包拯的故事,很多并非包拯的真实历史,而是元朝的汉人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借古喻今的结果。对于元朝的百姓来说,包拯历史故事的真实性并不重要,反映当下现实,反映当下百姓的愿望才是必要和重要。这种表达不满的反抗方式,也是老百姓智慧的体现。这一现象同样出现在元朝灭亡前后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中。以施恩、蒋门神为例,施耐庵描写这些人物,我认为他并不非常在乎他们的历史真实。施耐庵从历史中钩寻一些现象,并没有仔细探究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而是为达到针砭时弊的目的,做了必要的艺术加工。至于这些被加工的故事是否造成后人对历史的误解,并不是施耐庵首要关注的问题。
 
“清官”概念的第三个阶段,出现于明朝中后期,其典型代表是海瑞。这一时期,清官概念在包拯所代表的公正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海瑞所充分体现的廉洁。应该说,清官概念的这个转变,也是社会现实的导致的结果。对于元朝百姓来说,由于不公正更严重,所以他们需要公正的清官;对于明朝百姓来说,由于腐败严重,所以他们更需要廉洁的清官。所以,清官概念并非出自官方,而是老百姓的愿望,后来也被清朝利用。虽然清官概念从包拯到海瑞有一个变化,但是,对于后世乃至今天来说,人们心目中的清官,实际上包含了“公正”、“廉洁”等多个方面,例如,它还包括惩治腐败、冒死犯上、体恤百姓、为民做主等等。
 
当今有些知识分子对于“清官”持严厉批评态度,并且表示强烈地不屑。例如,有人说“包青天的风靡,是百姓的不幸”,“人民对清官的感情越深,讴歌越热烈,法律的悲剧性也越沉重”,“有没有清官情结是奴隶与现代公民的根本区别”,“应该向清官告别”,“清官乃不祥之物”等。顺便说一下,发表这类意见的人中,有的就将前文提到的刘遵考当做现代意义的清官,可见他们对中国历史缺乏真实的了解。当然,上面列举的这些说法从清官概念形成的历史环境看,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它朝反方向走得太远了,属于因噎废食。这类观点一方面是制度崇拜的结果,以为一个制度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极端化思维的误区。它就好比有人说:如果不生病,药有什么用?听起来好像是对的。但是,以永不生病的幻想,来否定药的存在价值,即使自己不吃苦头,也会让其他人受害。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药,一剂良药在某人身上可能药到病除,在其他人身上则未必,但并这不能否认药的价值。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无视大众的心理。民间创造的清官形象,至今依然是普遍民意、广泛民心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百姓也许不会认真区分清官概念的历史变化,但是,很多时候,清官代表了百姓对于“好官”的所有想象和要求,也是很多百姓对一个官员品行的最高评定。今天我们依然可以说,清官形象是百姓心目中用来衡量现实的一杆秤,它是百姓面对腐败的一面镜子。
 
 
(该文所表述的内容为作者本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及《百家讲坛》杂志官网的观点和立场无关。)
 

作者:刘 仰 来源:作者博客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