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刊外选稿>>正文内容
海军军费与颐和园背后的故事 >> 阅读

海军军费与颐和园背后的故事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我小时候游览颐和园,老师就会教导我说这是中国的耻辱,因为慈禧太后挪用了中国的海军军费,建造了这座供她享乐的园子,导致中国的战败,中国的军舰成为了在颐和园里面的石舫,而且清朝的皇家工程历来贪污极其严重,建造石舫所花费的白银,实际上也是多于一艘军舰的。
 
长大了,就知道问题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首先就是慈禧是一个难得的英主,其才干可以说是要高于武则天的,因为武则天所处于的国内和国际的环境,是远远优于中国晚清的,慈禧的执政,不仅仅是她的权力手腕,其战略的见识也是过人的,中国在慈禧的治理下,国内的可以亡国的内乱:太平天国、捻军、西北回乱得以平定,对外的战争,中法战争、中国收复新疆都取得了一定成功,不再是两次鸦片战争那样的一边倒的失败,而最大的发展是中国的经济,中国近代发展最快的时期就是历史上称为同光中兴时期,而我们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大发展只能排在第三位,在此时期我们中国自己种植鸦片,社会上已经普遍认识了鸦片的危害,鸦片的吸食人群得以控制,白银再次入超,社会经济发展非常稳定。
 
而且慈禧的个人才华也是不错的,早年的慈禧没有读过很多书,但是她很快就可以为皇帝批阅奏章了,对于我们以前的文言文,这必须有很高的文字功底了,后来的慈禧可以说是书画俱佳,我们的拍卖会可以经常看到慈禧的作品,质量是不错的,慈禧的大雅斋也是著名的堂号。
 
在此背景下,中国大肆发展海军,中国的白银是很多的,那个时候中国的GDP还是世界第一,中国的财富在几百年的积累下还是最富有的国家,而各国为了增加经济收入,也纷纷向中国出售军火牟取暴利,与现在对于中国的军火禁运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在当时的世界,虽然以英国为头号强国,但是欧洲的形式一直是互相遏制的,法国、德国、俄国等国均有很强的实力,美国的实力也发展迅速,他们历史上的首要目标就是保持均势,这样的政治智慧他们在古希腊的城邦时代就发展得极其发达了,当时的世界是多极的。这与二战后世界形成两极世界,又发展到现在的单极世界这样的世界格局也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中国有条件得到世界最好的军事技术和装备,这样的环境也使得在中国战败巨额赔款后日本可以迅速得到扩军又大败俄国。
 
而当时建造颐和园又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实际上大家都没有提及这样的背景,当时的需要是要让慈禧交权,光绪皇帝已经到了亲政的时候了,慈禧的权力基础远远没有武则天的强,当时光绪的父亲是军机处的实际控制人,而慈禧交权的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可以回忆先帝的园子,这也是慈禧拖延交权的手段,因此尽快地修好这样的一个园子——颐和园,就成为了当时的头等大事,而慈禧的60大寿,同时也是光绪皇帝正式执政的开始,因此全国上下修建颐和园就是最重要的大事了。
 
慈禧的另外一句名言,说六十大寿,谁让她不好过一阵子,她让谁不好过一辈子的话,也是有其他的背景的,因为说这句话是有语境的,本来是对于太监的训话,却被无限的放大,背后就是帝党集团生怕让慈禧知道了中日的紧张局势,让慈禧有借口不交权,慈禧远不是一个昏庸的人,这在其后的戊戌变法中就可以知道,而清朝的祖制是很严密的,如果是六百里加急的军情,皇帝和女人在床上也要被叫起来的,这一点与明朝是截然不同的。
 
在慈禧的即将交权的背景下,国内的各种权利均已经向帝党靠拢,慈禧的权力远远不如以前,在当时的社会流行的是“帝师王佐、鬼使神差”掌握国家权力,就是皇帝的老师,醇亲王的幕府,西方的买办和驻外使节,醇亲王的神机营的军官,包括李鸿章这样慈禧一手提拔,一贯的后党,也是向帝党靠拢。
 
而此时,本来同时进行的海军建设和颐和园工程,为什么变成了颐和园的单方面的工程了呢?这里还有一个大家知道但是没有联系起来的事实,这就是中国当时遭受了一个金融危机,这危机就是起源于李鸿章和左宗棠的斗争,这个斗争也是满人统治者需要的,也是他们二人握有兵权的保身之道,但是在斗争中1882年开始把国内最大的银行家胡雪岩给拖垮了,胡雪岩的倒台造成国内的金融风暴,本来依靠银票的流通,大大地解决了经济发展的货币流通问题,但是随着胡雪岩的倒台,银票的信用破产,国家的货币流通又重新回到了实银的流通,而白银数量有限且经济已经高度发展货币需求大增,这样的结果就是造成国内严重的通缩,而胡雪岩很多借款是借洋贷,中国的国际金融信用也大打折扣。
 
在此金融危机和通缩的背景下,中国的海军再也没有新添订购军舰,而且对于军舰的维修经费也严重不足。对于李鸿章,由于左宗棠已死,自己是唯一掌握重兵的汉人大员,对于军队建设再有要求,自身的安全就有问题,因此这些海军方面和淮军方面,是不会再提及军队建设问题了,而对于经费紧张,肯定是用于保障颐和园的工程而不是海军建设,这是各方利益平衡的共识了,也是金融危机下经费问题的直接反映,因此海军军费变成颐和园,更多的不是慈禧的问题,从逻辑上说,慈禧倒是有颐和园晚一点建成她可以晚交权的动力。
 
中国一向是在权力交接的时候最脆弱,日本选择这个时候发难是对于中国历史有深刻理解的,但是为什么最后的罪责就全部由慈禧来承担了,原因也很复杂,在中日战败的背景下,慈禧有得以有充足的理由继续控制皇权,帝党们也愿意把战败的责任推卸到慈禧身上,而且在戊戌变法后,光绪皇帝已经成为中国希望的象征,谁也不愿意给这样的希望抹黑。同时革命党颠覆满清政权是有这样的需要的,中国历史上女主临朝,也是被看做一个改朝换代的标志,尤其是她还是一个昏庸的君主,因此把她尽可能的丑化,为了个人享乐不顾国家军备造成国耻,是一个最好的丑化案例了,一个复杂的历史真相就是这样为了需要变成简单的老百姓可以理解但是是否属实已经不重要的定论了。
 
 
 
 
(该文所表述的内容为作者本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及《百家讲坛》杂志官网的观点和立场无关。)
 

作者:思 评 来源:作者博客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