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刊外稿>>正文内容
大肆挖掘曹操墓的荒谬和滑稽 >> 阅读

大肆挖掘曹操墓的荒谬和滑稽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最近,曹操墓的事情不仅被河南安阳炒得沸沸扬扬,而且已经开始了挖掘工作,挖掘起来兴师动众,引来媒体与公众的深度关注。更有甚者,居然闹出了“曹操墓”考古队寻找曹操后人做DNA鉴定之类,以证明那确实是曹公之墓的闹剧,虽然同样吸引了眼球,却是更为让人不齿。

   

安阳为什么要争夺曹操墓的归属问题,这大概跟许多地方对轩辕、伏羲、老子、诸葛亮等人的故居的争夺一样,是要依托古人为今人脸上贴金,要用古人留下的名誉为自己在旅游、文化、历史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杠杆、撬动更沉重的砝码而已,但毕竟故居之类的是那些古人活着的时候生活的地方,而曹公之墓是人死去之后的安身之所。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盗墓贼。

   

地方政府之所以热衷于这种刨祖坟的方式,大体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政绩,拥有被媒体与公众更多关注的因素。却不知道上一代的帝王陵寝都成为被重点保护的地方,不仅如此,即使是民间的偷坟掘墓都是为历代所耻的行为。

   

从文物保护到博物馆,从名胜古迹到旅游产业的开发,从历史文化到产业升级,我们不难想到,这背后其实又是利益集团在推动。

   

利益集团已经在中国这个原本纯洁的地方无孔不入,金钱成为成功的第一甚至唯一准则。

   

在这种世俗社会的逻辑关系中,你拥有多少知识、资源、资产等等都没用,核心是你可以通过那些你所拥有的东西赚来多少钱,即使那钱是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即使那钱是从子孙那里提前预支的都可以;即使那钱来得并不光明正大,只要没有人举报就好;或者有人举报了,上边有人罩着也行;即使上边的人真的罩不住了,不被强制执行就可以;而即使被强制执行了,能够将既得利益保存在自己可控范围之内,自己就是胜利者。

   

即使自己的财富来得并不很坦荡磊落,都可以通过一些貌似慈善的行动,为自己脸上多贴上一层金。

   

就如时不时刮起的“扫黄打非”阵风,在风口浪尖上,都对“非与黄”深恶痛绝,但真正能让自己不卷进去甚至失控的,竟然是凤毛麟角,以至于“出淤泥而不染”的柳下惠都被认为是不正常。

   

——这跟历史上所遵循的“笑贫不笑娼”的评判标准没有什么差别。

   

虽然这后边都有政府在撑腰,以证明自己的行为政出有名、名正言顺,但本人怎么看都感觉这有些荒谬滑稽。

   

任何个人以及任何机构,当他们的需求仅仅是被媒体关注,以内容提供者的身份,摆出各种POSE来等待媒体的闪光灯,把原本是坐镇中军的将帅变成了卖力气吆喝的跳梁小丑或者芙蓉姐姐。

   

为什么要让自己如此廉价地成为哗众取宠的跳梁小丑呢?

   

假如仅仅是坐而论道,去争夺曹公之墓的正宗,尚且是可以容忍的限度。毕竟那没有触犯公众道德的底线。

   

任何有基本传统文化与道德判断能力的人都会感觉难以接受的是:难道一定要通过挖掘古墓的方式来证明吗?虽然科技进步已经到了可以查清古人血脉真伪的程度,但安阳政府就是如此被推向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为什么一定要去考证到底是不是曹公之墓呢?

   

是又怎么样,不是又如何?!

   

假如最后证明“搞错了”,当即会消除安阳是曹公墓正宗的“或然率”,至少其神秘感丢失了。就如一层层包裹被拆开之后,最终却是“挠挠”,那使得拆包装时候的期待与迫切之情荡然无存,却平添了些许被蒙骗之感。假如你没有证明安阳境内的是唯一的“曹公之墓”,尚且给大家残存一些神秘感,让大家对你多一些善意,至少不会招致恶名与骂名。因为如果那是一般的古墓,挖掘起来倒未必有那么大的罪名。

   

历史终归属于历史,任何被尘封的历史一旦被披露于天下,其历史价值就将随着神秘感的消失而大打折扣。许多被完整保存的古迹将会随着风而变成粉尘甚至彻底消失。

   

假如最终证明确实是曹公之墓,却是有百害而无一益,那才是罪名昭昭,十恶不赦呢!

   

曹操虽然没有自立为帝,而仅仅是“挟天子以令不臣”,虽然他一辈子都在觑觐大汉王室,图谋一统天下的霸业,但至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过把称帝的机会留给儿子的“周公”。虽曹操的陵墓不能称为皇陵,但曹操的一生所为是中国历史上许多皇帝所不能望其项背的,我们完全有理由把曹操墓也当做是一座皇陵。

   

毕竟当你用此方法证明自己才是72疑冢的正宗,所毁坏的不仅是为官一任的名声,更是让1800年前的帝王枭雄耻笑,为历史上的那些盗墓贼们的丑恶行径“平反昭雪”。

   

据说,对曹公之墓的证明与挖掘,河南方面出奇地重视,政府举行了隆重的庆功会,敲锣打鼓,宴娱数日,尤其是组织发掘的考古专家更是欢忭鼓舞,评功摆好。那更是一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行径!

   

假如这真的是一件欢欣鼓舞的事情,那么当初的东陵大盗孙殿英岂不成了民族英雄?!

   

难道掘人祖坟就是为了给历史真相提供有力佐证?为了证明历史真相就要掘人祖坟?

   

如是说来,今人的尸骸在数千年或数百年之后,也会被后人发掘出来“考古”。考古的前身就是盗墓贼,死人财物的掠夺者,西方一些大盗为了名正言顺地盗掘,于是就披上了考古的外衣,一直到后来,太平盛世了,社会文明了,考古才逐渐体现出了它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中国也有了考古的专业机构。

   

安阳政府其实并不应该被作为唯一的被职责的,同样被指责的还有中国的考古行业。

   

顺便提一点:即使是从古墓中被盗取出来,并堂皇地被摆进博物馆,也未必会比安静地躺在地下来得更有价值。

   

据报道,某学校组织学生去一个历史博物馆参观,后来的调查结果显示,99%的学生对博物馆陈列品的历史意义毫无兴趣,倒是对其中的金玉器皿兴趣盎然,说到“宝贝”时,个个目光炯炯。很多去博物馆或去古迹参观的人,花钱买门票,就是为了一睹“宝贝”的璀璨,而对其历史知识不屑一闻。

   

考古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带来了什么?从发掘历史到建设展览馆,最终变成了地方赚钱的旅游景点,这种唯利是图的“工具主义原则”,更大程度上造成一种颠倒的势利,导致了普遍的“庸俗化”和“庸人化”。

   

中国悠久的历史已经成为累积在当代中国人身上的沉重包袱。

   

因为那不仅有使用价值,更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沧桑感,凝聚着亿万中国人对民族的浓厚感情,当那感情被投机者利用,就会让我们以高出无数倍的价钱去支付,所支付的不单纯是金钱,更有一种被绑架、被强奸的感觉。

   

比如曾经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圆明园12生肖头像的拍卖与保护,单纯鼠首和兔首铜像,两件拍品拍卖估价均为800万至1000万欧元,总价高达人民币2亿元。再比如前段时间圆明园启动的寻找海外流失文物活动。

   

这些都很有可能成为被老外抓住的辫子,让他们有理由以各种貌似合法的手段去继承、转让甚至拍卖那些在战争或者侵略中被掠夺,或者是被文物贩子携带盗卖出去的文物,都得到巨大的升值空间。

   

在文章《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卖之争的启示(215日)》中,本人提到:

   

中国是不能忘记历史的,历史上的屈辱与侵略,列强与侵略者们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罪恶,不是简单给几张笑脸、道几次歉就可以既往不咎的。

   

据说,全球47个国家的200多座博物馆中有中国的文物达167万件,民间的数字是这个数字的十倍,凭什么断定哪件该买哪件不该买、哪件先买哪件后买呢?如果这边买了那边又通过私下的渠道跑出去,转了一圈之后就身价百倍,那么中国的财力可以经受几轮如此的循环呢?

   

在当前的社会状态下,淑女成了小三、嫁入豪门成了应对高强压力之下的无奈之举;猫鼠成了同盟,共同构成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货成了山寨,买国货者成了过街老鼠、越来越多的国人为跨国机构的知识产权保驾护航;甚至挖别人的祖坟成为考古,成了为旅游产业作贡献。——简直是荒谬荒唐之至!

   

以现在的钱买回历史,就意味着要去填埋历史留下的坑,不是在享受祖先辛辛苦苦流传下来的瑰宝,而是在偿还祖先留下的债。

   

——固然如此,但让历史为现在的人赚钱,甚至要作出刨坟掘墓的勾当,难道不会是一种败家子的行为吗?又何以得到后世子孙的敬仰?

   

   

   

   

(该文所表述的内容为作者本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及《百家讲坛》杂志官网的观点和立场无关。)  

   


作者:贾春宝 来源:作者博客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04日
上一篇:2010,期待有尊严地活着[ 01-04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