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百家聚焦>>正文内容
袁伟时:揭示历史真相是我的责任 >> 阅读

袁伟时:揭示历史真相是我的责任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天天走一万米路,日日干八小时活。”
 
早上六点,78岁的袁伟时准时起床,他的第一项安排是做广播操,然后快走5000米,这大约用去一个多小时;每天,他是菜市场第一批顾客,买回最新鲜的蔬菜带回家;早晨八点整,他开始八个小时的工作,傍晚,他再次做广播操和快走5000米。
 
“天天走一万米路,日日干八小时活”这是袁伟时对自己生活的总结,他说,退休前,就是这样的日子,以后,至少还要再过十年吧!
 
这几天,摆在他桌面的依然是各种史料——有关北洋军阀的、有关袁世凯的,储安平的《英国采风录》和一本《华盛顿传》。他喜欢买书,家里的两间书房已经被堆得满满当当,因为他的书侵占了饭厅等地,家里再无法容纳,一位朋友干脆在自己的办公楼挪出两间房给他放书。
 
“反正喜欢就买,哈哈,好像还要再活一百岁。”快要八十岁的老人爽朗地笑了起来。
 
工作的八小时,他全部交给了历史研究。休息时他的爱好是看小说,广州几乎所有的文艺刊物都能在他的书房里找到。他说这是消闲,和自己喜欢听古典音乐、看电影一样。
 
晚上,他偶尔上QQ和熟人聊天,对这位上网十年的78岁“资深”网民来讲,打字速度虽然不能像每天的一万米快走那样健步如飞,但绝对称得上不慢。
 
  在和这位健康、快乐、爽朗的老人接触几次后,记者开始了本次读书周刊的重点人物专访,倾听他用历史的视角谈自己的人生和社会热点。
 
大半生读史,练就深刻目光
 
记者:我们常说“读史明智”。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大半生,可以说毕生在读史,对这句话您最有发言权。就您个人而言,研究历史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袁伟时:读史的好处体现在我们观察问题的方法上,让我知道历史的智慧,因此看问题站位更高,眼光更宽,比较中外古今,有很多启示。比如,很多人都想不通为什么中国社会转型那么艰难,如果和国外历史比较一下,在转型期间,西方有什么因素导致它顺利转型?中国少了哪些因素,导致转型艰难?英国的社会转型是因为有法治传承,在13世纪,1215年,也就是我国的南宋末年,英国制订了《自由大宪章》,规定了国王与贵族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这在中国是没有的。
 
《自由大宪章》规定,不能任用不懂法律的人做法官。但在中国达到这一步很艰难,1998年贺卫方教授,在《南方周末》刊发文章时谈到,中国的法官必须有足够的专业素养,不是谁立场坚定、出身好就能去做法官;立即受到批判。但是没过几年,国务院司法部发了文件,指明中国法官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规定哪一级法官应该达到什么学历。英国13世纪的宪章的内容,我国在20、21世纪之交还要争论。英国后来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的法治有很大关系。
 
所以,不要将中国100多年来社会转型的艰难归罪于某一个人,要看得更深入,眼光要更深刻,要看到我们社会结构里面有缺陷,原来的传统社会有缺陷,原来传统文化有缺陷,才造成后来的发展那么艰难。这样的角度看历史,眼光很宽,看问题也就比较深刻,这就是读史的好处。
 
记者:前几年,随着“百家讲坛”的兴起,出现了一批泛历史读物,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因为大多的历史读物总是板着面孔,所以“解读”性读物才能被广泛接受,但这几年这种读物的市场又日趋黯沉,你觉得怎样历史读物最能让大家接受?
 
袁伟时:好的历史读物,一方面,内容要丰富,不单是讲故事,还要有思想,能启发读者在阅读时好好思考,作者的思想和智慧融合在里面;更重要的前提是不歪曲历史,如实揭示真相。当然,表达方式也要好,文字流畅,雅俗共赏;八股文章谁都不爱看、不爱听。达到这样高度的历史读物,我相信很多人会喜欢。
 
记者:您的《晚清大变局》从1992年出版以来,一直畅销不衰,是公认的好的历史读物。
 
  袁伟时:对我个人来讲,它融入了我的价值观和生命追求。除此之外,书里是用史料来说话,所有论点都有根有据。第三点,我不人云亦云,别人提出来的论点、流行的结论,我都要经过重新考察、论证、思考,看它站不站得住脚,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最后,我觉得我的文字流畅,很容易接受。
 
揭示历史真相,义不容辞
 
记者:《晚清大变局》刚出版就引起过广泛关注,您的一些观点还曾被批判。作为一个研究历史的学者,您认为您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
 
袁伟时:我的研究领域是十九、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责任有两个方面:
 
头一个是揭示历史的本来面目。因为各种各样原因,导致历史真相被淹没,有些是史料限制,而更大程度是意识形态的干扰。从国民党开始,甚至从同盟会时期就开始了,孙中山搞革命当然要宣传革命,但他把历史作为工具。例如,刘成禺受孙中山委托写《太平天国战史》是为了革命宣传,用孙中山的话来说是:“扬皇汉之武功”,因此拼命歌颂、夸大天平天国的成就,从推翻满清统治的角度来全盘肯定。黄世仲的《洪秀全演义》也是这一类宣传品。其实太平天国运动是很腐朽、很落后的,不值得那样吹捧。大家都知道,洪秀全有80多个老婆,官员封建等级化,老婆多少也是按照官位大小,太腐朽了!他们生活的奢华是惊人的,和历代皇朝有过之而无不及。还有,《天朝田亩制度》整个设计就很反动,对历史发展一点好处都没有。它要求绝对平均,消灭私有制,从基层到中央实行绝对专制统治,这是阻碍历史发展的,这种制度建立起来,中国要倒退100年都不止。
 
揭示历史真相是我的责任。从同盟会时代到国民党建立全国政权,很多时候干涉学术自由,歪曲了很多东西,作为历史研究者,就要恢复历史本来面目,这是一个责任。
 
  另外,还要总结历史经验。还说中国的社会转型吧,19世纪,中国的历史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开端,但这个转型非常艰辛,付出的代价非常大,仅仅19世纪中国非正常死亡的人大约1亿多,20世纪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字。两亿多冤魂,多么悲惨!中国受外敌入侵很多次,割地赔款,国困民穷。这是什么原因?我们研究历史的人,要总结经验,将历史挫折变成历史的智慧。这要很多人一起来做。我选择历史研究作为终身事业,义不容辞要做这个工作。
 
委屈和不解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记者:在网站看您的书评,大家公认您是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良心,在您选择的这条事业道路上,也曾经受过一些委屈。您怎么看待自己的挫折?
 
  袁伟时:我的信念是,说真话、说自己的话,绝不人云亦云。那些挫折,我自己做选择的时候,已经考虑过了。这是很困难的路,假如跟大多数人一样随大流,迎合尘世,我会活得很风光,很受重视,但那是违背自己良知的,一辈子会活得很羞耻。我不愿走那条路,我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负责,我也应该对自己的同胞——中国人负责,写出无愧于历史的作品来,这样,才不会受到良心谴责。不管别人怎么说我的观点,因为我认真研究过,经得起考验,有充分的学术自信,当时受到挫折没关系。
 
  读者读了我的书有收获,是给我的最高的奖赏。有些人不理解没有关系,要看得长远一点,说不定过些时候就变了。那些委屈、不理解,都是历史现象。对历史学家来讲,所有社会现象,都是历史的一个部分。你要认真思考,为什么会有那些言行、那些现象,是什么历史条件下发生了那样的事?这样,那些争论、不理解就变成了很好的历史故事,成为历史篇章里的一个部分。


共2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5745个字符
作者:狄蕊红 来源:《华商报》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