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百家聚焦>>正文内容
摆脱历史主义:许多历史剧在深深毒害着国民 >> 阅读

摆脱历史主义:许多历史剧在深深毒害着国民

作者:俞吾金 来源:爱思想网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7日 点击数: ( 字体: )

事实上,客观性从来就不是没有前提的,它的前提就是植根于主观性中的“理论视角”。德国哲学家尼采早就认定,个人总是从一定的视角出发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海德格尔在其著作《尼采》中进一步肯定并发扬了尼采的这一思想。按照他们的观点,历史事实总是在一定的理论视角中浮现出来的。历史学家总是带着一定的理论视角进入其研究活动的,这个视角将决定他能够看到哪些历史事实,也将决定他看不到哪些历史事实。当一些历史学家在研究某个时期的历史或某个历史事件时,得出的结论比较相近,他们便相互认定,他们的结论是客观的。于是,我们发现,客观性的真正秘密不在于研究者们的认识活动是否具有真实性或准确性,而在于他们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是否具有类似的理论视角。举例来说,在欧洲中世纪,几乎所有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主张的“地心说”,从而使这种学说在当时具有客观性,但这种客观性与真实性(即真理性)风马牛不相及。我们知道,后来哥白尼、伽利略和布鲁诺都起来反对“地心说”,倡导“日心说”,而“日心说”才是人类对天文现象的真理性的认识,尽管这种学说一度只有少数人相信。
 
由此可见,任何历史学家要摆脱“客观性崇拜”,就一定要把“客观性”与“真实性(即真理性)”严格地区分开来。“真实性(即真理性)”关系到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与真实历史是否吻合,而客观性则只是表明,一些历史学家的理论视角是相似的,因而与客观性有关的乃是普遍的主观性,而普遍的主观性并不一定就是真理性。事实上,任何历史学家对历史资料的甄别、对历史事实的解析都是在一定的理论视角指引下完成的,缺乏反思的历史学家往往看不到这一点。但看不到这一点并不等于他就可以超越一切理论视角来看问题。
 
这就深刻地启示我们,任何历史学家的思维都不能光向外指向某个对象,更重要的是,要先行地向内指向自己的理论视角,并对其是否合理做出批评性的反思。没有这种先行的批评性反思,历史学家是根本不可能对历史现象做出原创性思考的。
 
    阐明上面这些概念以后,我们就能进入正题讨论了。
    
    二、历史主义
    
在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引导下,票房价值高于一切,与当代人的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历史实事却被边缘化了。
 
历史主义(histori ci sm)这个英语名词源于德语名词Histori smus,是德国学者普兰陀(CarlPrantl)于1852年在巴伐利亚科学院所做的报告《当代哲学的任务》中首次提出来的(参阅黄进兴《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
 
作为一种有影响的史学理论,历史主义的思潮可以上溯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甚至上溯到意大利历史学家维科。在我看来,历史主义赋予历史本身以无限的意义,而历史主义者信奉的格言则是:“不懂得过去,就无法理解现在。”
 
下面,我们分析历史主义的三种具体的表现形式:
 
一是对历史起点和历史过程的崇拜。
 
这种崇拜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下面主要分析三种现象:
 
其一,我们发现,人们对“起点”和“起源”的问题始终怀着强烈的兴趣。如果说,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59年)出版前,人们是自发地对起点和起源问题发生兴趣,那么,在这部划时代的著作出版之后,这种兴趣就从自发升格为自觉。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思索这样的问题:“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并为此而争论不休。其实,这个问题的提法本身已把我们的思路引向错误的方向,即鸡和蛋从古至今都是不变的,它们中间总有一样东西在时间上是先出现的。其实,往前追溯,在起点上的可能既不是鸡,也不是蛋,而是一个“第三者”,而“鸡”和“蛋”则是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其二,我们发现,人们在做学问时,很少研究问题本身,而真正感兴趣的却是:这个问题最早是谁提出来的,以后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他们感兴趣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问题出现的开端和问题演化的过程。尽管研究问题也需要回顾问题演化的历史,但回顾这段历史的目的毕竟是为了更好地解答问题本身。然而,他们却以对问题历史的回顾取代了对问题本身的研究。一切仿佛都颠倒过来了,问题本身变得无足轻重了,而问题演化的历史或过程却成了至高无上的东西。
 
其三,我们发现,在中国人中间,崇古倾向是根深蒂固的。如果欧洲人把古代社会描绘为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黑铁时代,那么,中国人则倾向于把中国古代社会描绘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大同世界。虽然中国先秦诸子的思想迥然各异,精彩纷呈,但在崇古、泥古这一点上,却有许多共同语言。慎终追远、祖先崇拜,始终是中国人在思考一切问题时蕴含的自然倾向。就以当代中国人为例,他们一旦富起来,马上就开始修族谱,修家谱。崇古之热情,跃然纸上。
 
二是对虚构的历史和历史泡沫的兴趣。
 
历史小说、历史讲座、历史剧和历史影视作品的流行,表明了当代中国人对虚构的历史和历史泡沫的巨大兴趣和热情。
 
首先,我们来看以金庸先生为代表的武侠小说。这些小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改编为不同版本的电视剧,堪谓盛况空前。据说,大学生们记不住物理学、化学中的公式,但对金庸先生小说中的人名却倒背如流。虽然这些武侠小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但就其结构而言,却千篇一律:江湖上流传着一本武功秘笈,张三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这本秘笈,于是,他成了武林中最高的统治者。其实,金庸小说所推崇的江湖义气、群雄争霸、好勇斗狠、英雄救美之类故事,对当代中国社会来说,并没有很多积极意义。
 
其次,我们来看打着“新编”、“戏说”、“水煮”等幌子出现的历史作品。这些作品随意地解释历史事件和古代文献,甚至采用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大搞“关公战秦琼”的游戏。不少历史剧,从剧中人物的语言对白到服装用具再到具体情节,漏洞百出,令人大跌眼镜。比如,新版《红楼梦》电视连续剧插入了一些完全不符合当时历史情景的镜头,就引起了观众和网民的讥评。
 
最后,我们来看人们如何热衷于在历史的泡沫中游泳。我们这里所说的“历史的泡沫”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主要是指政治斗争中的权谋、窥探隐私的热情、性和暴力的配料。所谓“政治斗争中的权谋”主要涉及历史上英明的皇帝如何驾驭大臣、睿智的大臣如何得到皇帝的赏识、大臣之间如何倾轧、重臣又如何运筹帷幄、功成身退等等。总之,为了达到目的,完全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把“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厚黑学”都用到政治中去。其实,“百家论坛”中的不少讲者注重的正是这种政治上的机巧权术。所谓“窥探隐私的热情”主要涉及皇帝妃子、王公重臣、皇后公主、公子哥儿的私生活。许多历史剧和历史小说津津乐道于后宫、后院中的这类故事,甚至胡编乱造,以迎合相当一部分读者的”猎奇”心态和”窥探隐私”的热情。所谓“性和暴力的配料”涉及穿插在历史剧和历史小说中的性关系和暴力情节,其作用无非是迎合读者或观众的低级趣味,以提高票房价值。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