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重磅推出>>正文内容
权力控制游戏——李世民的帝王之术 >> 阅读

权力控制游戏——李世民的帝王之术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政治是聪明人之间玩的游戏
 
以上这些君臣博弈的故事,都是在李世民和武将之间展开的。那么,在李世民与文臣之间,演绎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版本呢?
 
说起贞观时期的文臣,其代表性人物当非房玄龄莫属。
 
作为后人心目中居功至伟的一代良相,房玄龄对 贞观之治 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是有目共睹、不言而喻的。史称其 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 …… 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 论者称为良相焉
 
毫无疑问,在贞观群臣中,房玄龄绝对是李世民最为信任、最为得力的心腹股肱之一。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兢兢业业、一心为公的宰辅重臣,也依然会时刻感受到李世民手中那把 钟馗利剑 的森寒之光。
 
据《旧唐书》记载,大约在贞观初年,房玄龄 或时以事被谴,则累日朝堂,稽颡请罪,悚惧,若无所容 。意思是他时常会因某些过错而遭到太宗的谴责,以至于一连数日都要到朝堂上叩头请罪,内心恐惧不安,一副彷徨失措、无地自容的样子。
 
史书并未记载房玄龄到底犯了什么错,不过这一点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像房玄龄这种位高权重、深受宠信的臣子,身为皇帝的李世民自然要时常给他念念 紧箍咒 。这一点我们从李靖、尉迟敬德等人的遭遇就可以明显看出来。
 
也正因此,所以房玄龄有时候就不仅仅是被 谴责 那么简单。只要太宗李世民认为 有必要 ,房玄龄甚至会被勒令停职。
 
按史书记载,房玄龄在贞观年间至少被停职过三次。
 
第一次大概是在贞观十年,也就是长孙皇后病重的那些日子。《资治通鉴》称 时房玄龄以谴归私第 ,也就是说他遭到太宗的谴责,被勒归私宅。长孙皇后临终前,特意为此事劝谏李世民说: 房玄龄侍奉陛下时日已久,一贯谦恭谨慎,所有的朝廷机密从未泄露半句。如果没有什么重大过失,希望陛下不要舍弃他。
 
此次房玄龄的停职原因史书同样没有交代,但是有一点我们很清楚 李世民之所以将房玄龄 谴归私第 ,绝不是要 舍弃 他,充其量只是想 冷却 他。
 
暂时冷却的目的,当然是希望在适当的时候再把他 解冻 ,然后让他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和更加饱满的热情,加倍地发挥光和热!
 
所以,不管有没有人劝谏,李世民在适当的时候肯定是会召他回来的。
 
对此长孙皇后其实也是心知肚明。不过该劝谏她还是得劝谏,因为第三者的劝谏有时候也是给皇帝一个台阶下,好让君臣双方在 握手言和 的时候显得比较自然,也显得比较有面子。
 
比如贞观二十年,房玄龄又一次被停职,时任黄门侍郎的禇遂良就连忙上疏,列举了房玄龄对国家的诸多贡献: 玄龄自义旗之始翼赞圣功,武德之季冒死决策,贞观之初选贤立政,人臣之勤,玄龄为最。 然后禇遂良说,假如不是犯了什么不赦之罪,就不应该把他摒弃;如果是因为他年迈体衰,陛下可以暗示他主动致仕。若非如此,只是因为一些小过失,希望陛下不要抛弃跟随数十年的元勋老臣。
 
禇遂良的谏言句句在理,当然给足了双方面子,所以李世民很快就把房玄龄召回了朝廷。
 
但是,并不是每次都有和事老出来打圆场。比如房玄龄这次复职没多久,就再一次 避位还家 ,史书还是没有说明具体原因,但却记载了这次复出的过程。
 
这个过程很简单,但是却很微妙。
 
再次把房玄龄 谴归 后,一连过了好几天,始终没人来劝谏,李世民不免有些着急。朝中政务繁冗,绝不允许他把房玄龄晾太久,可李世民一时又找不到什么好听的理由公开让房玄龄复职 ……
 
该怎么办?
 
李世民毕竟是聪明人,他很快就有了办法。
 
这一天,李世民忽然告诉侍臣,说他要去芙蓉园游玩。芙蓉园位于长安东南角的曲江,要去那里必然要经过房玄龄的宅邸。房玄龄得知消息后,立刻命子弟洒扫门庭。子弟问其故,房玄龄笑着说: 皇上随时会驾到!
 
片刻之后,龙辇果然 顺道 来到了房府的大门口,然后太宗李世民就 顺便 进来看望赋闲在家的房玄龄,最后又 顺带着 用御辇把房玄龄接回了皇宫。
 
这个故事很经典!
 
除了表明李世民和房玄龄之间的默契和相知之外,这个故事的经典之处还在于,它告诉我们 政治是聪明人之间玩的游戏。
 
换言之,只有读懂人心,才能读懂政治!
 
综观李世民跟房玄龄玩的这些政治游戏,我们不难解读出这样一些内涵:
 
首先,不管是身为皇帝的李世民还是身为宰相的房玄龄,他们心里都很清楚,要把贞观的政治局面玩好玩大,要想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他们两个就谁也离不开谁。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 伙伴 关系;但是,君就是君,臣就是臣,这个界限到任何时候都是不能模糊的,所以,他们之间更主要的还是 主仆 关系。
 
在这两重关系之下,情况就变得有些微妙而复杂。
 
作为皇帝的李世民,必须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方面,李世民必须给予房玄龄最尊崇的地位和官爵,对他寄予最大的信任,赐给他人臣所能享有的最高恩典。比如把女儿高阳公主嫁给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又让弟弟韩王李元嘉娶了房玄龄的女儿当王妃,以此加强双方的情感纽带和利益联结。
 
这些都属于 的范畴,目的是为了赢得房玄龄对自己的绝对效忠。
 
另一方面,李世民又必须经常玩一些 小动作 ,时不时把房玄龄 谴归私第 、晾在一边。这么做的目的有三:一、检验自己对权力的掌控程度,以防被暗中坐大的 权臣 架空;二、借此显示皇权的威严,让房玄龄懂得君与臣之间有一道永远不能跨越的界限,所以,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对双方都有好处;三、提醒房玄龄:虽然你很重要,但是你千万不要以为朝廷离了你就不转了,你应该始终保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态度,永远不能骄傲自大、忘乎所以。
 
这些都属于 的范畴,目的是让房玄龄时刻牢记 我是君,你是臣;政治第一,友谊第二!
 
其次,作为房玄龄而言,或许一开始对李世民的帝王术还比较陌生,所以在贞观初年一被批评就吓得惶惶不可终日,可他后来就逐渐明白了 皇帝手中的那把 钟馗利剑 尽管看上去有些可怕,可它通常只是起一种威吓作用的;只要你忠心不改、恪尽职守,那把剑就不会真的往你身上招呼。
 
正因为房玄龄后来全盘领会了太宗试图传达给他的信息,所以他自然而然就有了 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一方面,他虽然仍旧对他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但却时刻有着被皇帝 谴归私第 的心理准备。他不但再也不会被皇帝的批评吓得寝食难安,而且就算被停职,他也权当是度假。因为他知道皇帝离不开他、朝廷离不开他,所以不管怎么 谴归 他都能很快官复原职,一点也不用担心。
 
可另一方面,他也深深懂得,自己所享有的一切荣宠和恩泽都是天子的赐予,假如稍有不慎,随时有可能被天子全盘收回。所以,必须时刻保持临深履薄、戒慎恐惧之心,越是皇恩浩荡,越要谦逊辞让。总而言之一句话:为官要尽职,做人要低调。
 
这一切当然也被李世民看在了眼里,所以他对房玄龄越来越感到满意。
 
贞观十六年,李世民又晋封房玄龄为司空,仍旧让他总揽朝政,并且监修国史。房玄龄再次上表请辞,李世民又下诏勉励他说: 昔留侯让位,窦融辞荣,自惧盈满,知进能退,善鉴止足,前代美之。公亦欲齐踪往哲,实可嘉尚。然国家久相任使,一朝忽无良相,如失两手!公若筋力不衰,无烦此让。
 
这段话看上去好像是普通的慰勉之辞,实则大有深意。所谓 自惧盈满,知进能退,善鉴止足 ,其实正是李世民对臣下的一种要求。假如做臣子的都能具备这样的美德,或者说都能谙熟这样的游戏规则,那皇帝自然就没有什么放心不下的。换言之,臣子越是谦让,皇帝反而会更加信任他,越敢把权力交给他。所以李世民才会毫不避讳地说了一句大实话: 朝廷一天没有好宰相,就像失去了左膀右臂一样!
 
正是由于对房玄龄的信任,所以贞观十九年,当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的时候,他才会命房玄龄留守长安,把朝政大权全部委托给他,让他 得以便宜从事,不复奏请
 
这实际上就是赋予了他皇权代理人的身份和权力。
 
那么,面对李世民交给他的无上信任和权力,房玄龄又是怎么做的呢?
 
有一天,房玄龄正在留守衙门办公,有人突然闯进来,口口声声说要告密。房玄龄问他告谁的密,那人说: 告你的密!
 
房玄龄一听,连想都没想,立刻命人准备车马,把这个告密者直接送到了前线的天子行在。
 
李世民听说留守送来了一个告密者,刚开始颇为诧异。因为以房玄龄的能力而论,他是不可能随随便便把皮球踢给皇帝的,更何况此时皇帝还在前线打仗。所以李世民断定,若非出于某种特殊原因,房玄龄是绝不会这么做的。
 
李世民转念一想,马上就猜出了答案。
 
他随即命人持刀列队,然后接见告密者,问他要告谁,那人回答说: 房玄龄。
 
李世民冷笑一声: 果然! 当即喝令左右,二话不说就把那个告密者腰斩了。
 
事后李世民给房玄龄下了一道手诏,责怪他不够自信,还说: 更有如是者,可专决之!
 
这又是一个典型的按照规则来玩的政治游戏。
 
作为房玄龄,虽然被皇帝赋予了专断之权,但是碰上这档子事,他是万万不能专断的。因为这件事实际上是把房玄龄推到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那就是要恪尽一个留守的职责,还是要谨守一个臣子的本分?
 
如果房玄龄选择前者,自作主张把这个人杀了,那固然是尽了留守的职责,可皇帝过后一旦知道了这件事,会不会对房玄龄起疑心呢?会不会觉得房玄龄过于独断专行,因而对他产生不满和戒备呢?
 
完全有这种可能。
 
所以房玄龄宁可挨骂,也必须把事情交给皇帝处理。这么做,一来可以证实自己的清白,二来可以表明自己的忠诚,最后还能够向皇帝传递出这样的信息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他都会谨守人臣本分,碰到必须由皇帝亲自处理的事情,他绝不会越俎代庖。
 
而作为李世民,他内心对房玄龄这种做法其实是很满意的。他之所以在听到告密者的回答时会说出 果然 二字,是因为他猜出了告密者的来意;而他之所以能猜出告密者的来意,恰恰是因为他了解房玄龄的性格,也知道房玄龄这么做的用心所在。
 
可即便李世民觉得房玄龄这么做是对的,表面上他也必须 责怪 他,并且重申对他的授权和信任,这样才能展示一个皇帝用人不疑的胸怀。
 
总之,君臣双方其实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但都要按照游戏规则把属于自己的那个角色演好。所以我们说,政治是聪明人之间玩的游戏!                 
                                                                 【来源:《百家讲坛》(蓝版) 2009 年第六期】
 

共3页 您在第3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4835个字符
作者:王者觉仁 来源:《百家讲坛》(蓝版)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16日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名相”寇准背后的那些事儿[ 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