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重磅推出>>正文内容
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瓦岗寨兴亡的历史密码 >> 阅读

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瓦岗寨兴亡的历史密码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隋末唐初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就跟历史上所有的乱世一样,社会秩序的崩溃为许多不安现状的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于是形形色色的英雄和枭雄粉墨登场,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中,联袂出演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话剧。
 
说起隋唐英雄,当然不能不提瓦岗。
 
在隋末的“十八路反王、三十六路烟尘”中,瓦岗最初也只是一座默默无闻的小山寨,可后来却迅速崛起,一跃而成隋末最大的一支反政府武装,其首领李密也受到各路反王的一致拥戴,共推为“盟主”。然而,就在瓦岗如日中天的时候,形势却忽然逆转—李密在邙山被老对手王世充一战击溃,部众大多降于王世充,原本割据的地盘几乎全部丢失,走投无路的李密只好率残部降唐,瓦岗就此覆灭。
 
正所谓“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那么,究竟是什么促成了瓦岗的迅速勃兴,又是什么导致了它的顷刻败亡呢?
 
一切都要从头说起……
 
 
瓦岗的草创者名叫翟让。此人本是东郡(今河南滑县)的一名法曹,不知何故犯了死罪,被丢进大牢,所幸一个叫黄君汉的狱吏看他尚有几分英雄气概,就私下把他放跑了。翟让死里逃生,仔细想想也没什么地方可去,索性拉了一支人马,跑到瓦岗(今河南滑县南)落草为寇。
 
瓦岗寨就这么诞生了。
 
可是初生的瓦岗却很不像样。因为翟让这个人虽说有几分胆识,但实际上胸无大志,很容易满足现状。所以瓦岗寨开张后,从没见他有什么大的行动,顶多就是带人在附近的官道上劫掠一些过往商旅而已。别说什么逐鹿中原、争夺天下,就连扩张地盘、壮大实力的心思好像都没有。
 
或许翟让也想把瓦岗做大,但实在没有那份才具和魄力,所以只好满足于当车匪路霸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时的瓦岗充其量就是一个土匪窝,就算不被隋朝官兵灭掉,迟早也会被别的反王吞并。
 
好在翟让虽然本事不大,但他的肚量却不小,挺能容人,也善于听取部属的正确意见。所以瓦岗开张没多久,也就是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年底,就有两个骁勇过人的年轻人先后投到了翟让的麾下。他们就是单雄信和徐世绩(李世绩),单雄信是翟让的同乡,善使马槊,有万夫不挡之勇;徐世绩祖籍离狐(今山东菏泽西北),后迁居卫南(今河南滑县东),投奔瓦岗的这一年仅17岁。
 
有道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徐世绩不仅有勇,而且有谋。他一来就给翟让出了个主意,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不要窝在这小地方了,应该把队伍拉出去,干一票大的。翟让心动了,随后就照徐世绩所说,在汴水流经的荥阳(今河南荥阳市)、梁郡(今河南商丘南)等富庶地区设了多个据点,专门拦劫过往的官私船只,很快就抢了个钵满盆满。翟让笑得合不拢嘴,手下弟兄更是个个腰包滚圆。
 
瓦岗从此鸟枪换炮,声名远播。附近的变民争先恐后地投奔瓦岗,短短时间内部众就增至一万多人,俨然成了中原地区颇具竞争力的一支武装势力了。
 
然而,如果没有另一个人的到来,瓦岗也不会有日后的那一番造化。因为不管是翟让还是徐世绩,显然都还缺乏一种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和宏大的战略规划。换句话说,他们尽管有了刀枪、有了地盘、有了资本,可偏偏缺乏一种最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问鼎天下之志。
 
没有这个东西,就不可能实现资源整合,也不可能进行产业升级,更不可能成为行业的龙头老大!
 
所以接下来的数年中,瓦岗一直原地踏步,几乎没有什么发展。
 
在乱世烽烟中晃晃悠悠的瓦岗,正等着一个人来给它指明方向。
 
 
大业十二年,这个人来了。
 
他就是李密。
 
李密,京兆长安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李宽是隋朝的上柱国,封蒲山公,门第显赫。李密从小志向远大,仗义疏财,喜欢广交朋友。他早年曾在宫中担任禁军侍卫,有一次当值,杨广恰好从他身边经过,忽然停在他面前,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随后杨广就对宰相说:“刚才左翼卫队中有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我发现他的眼神异于常人,最好不要让他担任侍卫。”
 
李密就因为皇帝的这句话丢了官,从此与仕途绝缘,只得在家中闭门读书。他曾经骑在牛背上读《汉书》,旁若无人,浑然忘我,被当时的宰相杨素遇见,视为奇人。杨素请他到家中一番畅谈,大为钦佩,对儿子杨玄感说:“李密见识深远,气度不凡,你们兄弟无人可及。”从此李密便与杨玄感结为好友。
 
大业九年,杨玄感趁着隋炀帝第二次亲征高丽的时机,突然起事,兵锋直指东都。李密当时就在杨玄感的帐下担任军师,他认为东都洛阳是一块四战之地,进军东都是下策,劝杨玄感要么北上切断杨广的退路,要么西进关中,据险而守,可杨玄感拒绝了他的建议。随后,隋炀帝率大军杀回东都,杨玄感败亡,李密也成了俘虏。
 


共2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4562个字符
作者:王者觉仁 来源:《百家讲坛》(蓝版)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