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公民思考>>正文内容
质疑:县委书记被网络妖魔化只是个传说 >> 阅读

质疑:县委书记被网络妖魔化只是个传说

作者:木 然 来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7日 点击数: ( 字体: )
 
  据联合早报报道: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监测数据显示,在当前社会矛盾凸显期,坐拥全县大权、风光无限的中共县委书记,正成为网络事件曝光的“主角”。县委书记们自称他们在现实社会中虽然强势,但在网络社会中属于弱势,不断涌现的网络“大字报”让县委书记们“不会说、不敢说、不想说。新华社下属的《半月谈》杂志报道,县委书记们担心网络爆料可能让他们被“妖魔化”,要求官方加快制定法规引导网络“大字报”。他们说:“我们欢迎网络这种民主渠道的出现,但如果缺乏完善的法规引导,那么这个民主渠道就会异化为网络'大字报',网民想攻击谁就攻击谁,想怎么攻击就怎么攻击。”一名县委书记说:“政府越是肯定的,网络上就越否定。说实在话,我时刻担心被网络盯上。”“我们以事实真相为基础,捍卫政府权威和信用,却总是被骂,变成了人身攻击甚至人肉搜索;而信口雌黄者却成为网络英雄。”
 
  县委书记被网络妖魔化的说法并不能成立。谁都知道,绝对权力绝对滥用,绝对权力绝对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蚀人的心灵。作为县委书记,除了国防、外交之外,就是绝对权力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他们在干部选拔、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拥有绝对的不受制约的权力,其绝对滥用、绝对腐败、绝对腐蚀人的道德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现实的,如果绝对权力不滥用则是一个典型的例外。近年来,网络揭露的重庆“彭水诗案”、江西“宜黄拆迁事件”、河南“灵宝跨省追捕”等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县委书记滥用权力的行为并没有揭示出来,尤其是以经济发展为目的、以维稳而滥用权力的县委书记会更多。
 
  至于县委书记的“三不说”,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理解,不会说可以通过民主培训学着说,学会了再说。不敢说是网络监督的可喜成果,如果没有网络监督,一些县委书记就会满嘴跑飞机,没有拆迁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拆迁知识分子就没有饭吃就可公开登堂入室。不想说就不说,想好了再说是县委书记理性的表达。
 
  如果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那么县委书记的“三不说”则是一个以退为进的缓兵之计,目的是让上面乃至中央对县委书记网开一面,表示他们也不容易,应多表扬,少批评。所以他们才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引导,并把网络监督上纲上线为“大字报”。对于“大字报”这个词,县委书记还得学习点常识,“大字报”是一个有“文化大革命”历史背景的专有名词,是被专制者利用的宣传工具,以不讲人权、不讲法治、不讲尊严为前提,既然讲法治,那么网络监督就不会异化为大字报。至于“网民想攻击谁就攻击谁,想怎么攻击就怎么攻击”是不实之词,大多数网民的基本理性还是具备的,所发表的帖子都是有针对性的。退一步说,就是“网民想攻击谁就攻击谁,想怎么攻击就怎么攻击”这一说法成立,也更多是因为真相没有及时公布,或者公布之人就是相关责任人而得不到人民信任引起的。
 
  更为重要的是,网络的言论是现实制度扭曲的结果。在西方发达国家,网络上的政治言论就很少,原因很简单,西方的公民言论是自由的,是有法治保障的,他们可以在现实社会中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必担心受到现任权力制的报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对政府的批评都是实名制,他们以实名制为自豪。而中国现实状况则是言论自由的程度很低,批评一个领导几乎就等于宣布了自毁自己的大好前程,批评的人是某人,批评的对象也是某人,批评者和被批评者都采取了匿名制。就是这个批评者的匿名制在权力者的威胁下也变成了被批评者眼里的实名制,被批评者对批评者的打击报复不是送监狱就是送进了精神病院,所以实名制批评对于批评者来说成本高昂,代价巨大。而网络至少给人们提供了批评的虚拟空间,网络实行的又是匿名制,所以才汇集了成批的公民对官员进行批评。这是现实制度不自由而挤压的结果,如果说引导网民,还不如引导权力既得利益者,让他们看清形势,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让宪法保障言论自由的权利落到实处,这样,网络才能回归它的常态。
 
  网络自由是现实言论自由的一个组成部分,言论自由既可能可以言论出真相、言论出真理,也可能言论出偏见、言论出谬误,人们在享受言论自由的好处时,也要相应承担言论自由的代价。言论自由也不是自我表扬、自我批评的道德话语,言论自由就是言论自由。如果把对县委书记的批评称之为妖魔化,显然把言论自由妖魔化了。言论自由不需要引导,它有法治为其规范,有宪法作为保障。需要引导的是官员对言论自由的心态,官员们要知道,表扬是臣民、下属的事,自我表扬是个人私欲自我膨胀的事,在改革开放前,批评毛泽东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林昭因此走了,张志新也因此走了,一个专制权力者心中永远都是胜利与光荣的梦想。而批评则是公民的事,批评就是言论自由的批评,言论不自由的批评是变相表扬。
 
  正如联合早报所言:对于网络的自由言论,许多县委书记却表露了他们对网络监督不适应、不欢迎的心态。《半月谈》引述河南一名县委书记说,如今网络对基层的某些事情并不是善意引导,而是生怕事小,甚至同当事人串通进行炒作。该县一个三轮车主违章,执法人员对其进行教育,他心脏病突发死亡。车主的女儿说是被警察打死的,在网上大肆炒作。“我们提出解剖,死者家属不同意。网上不停地攻击,没有办法,我们只好组成联合调查组,把尸体挖出来,最后鉴定是发病死亡。”网络上恶意攻击县委书记的帖子,其首帖出现时间,往往出现在提拔干部、工程发包等重大敏感事项之前。2010年,网上出现了一个声称湖南某县委书记买官卖官丑陋嘴脸的帖子,帖子称这名县委书记“一直致力于把全县干部诱导到买官卖官上……在他的极力鼓动和操纵下,全县官场不论是谁,只要袋中钱足,只要筹得到钱,都能搞到官当,全县官场陷入一场又一场无序的、无休无止的竞买之中。”湖南省纪委和组织部门马上介入调查,发现帖子内容都是造谣。虽然通过技术手段查出了发帖人,但发帖者意识到错误后,也只是道歉。湖南一名县委书记说,这件事组织上虽有定论,但在网上辩不清。在网络时代,县委书记成了经常被无端聚焦的群体。“我们原先对网络不以为然,现在却不知所措。”不适应也做了,不欢迎也做了,以后这样做的事会更多,这也是有了网络自由之后县委书记必然承受的心理阵痛,是实行有限的网络自由的代价。对于县委书记,在做类似的事情应由被动变为主动,逐渐适应网络批评,事实是网络批评的最好引导者。
 
  至于网络仇官仇富而导致对县委书记仇视的问题,这是误导民众。很多体育明星、影视明星、科技明星很富有,袁隆平很富有,没听说对他们仇视,反而成为一些人崇拜的偶像。把批评官员、批评县委书记说成是仇富,那是因为暴露出来的腐败分子都很有钱,把批评官员、批评县委书记看成是仇官,那是因为暴露出来的县委书记都在滥用权力、干涉公民的权利和尊严,把公民说成是屁民。网民不是仇富、仇官,而是批评县委书记的权力已经远远偏离了正常的运行轨道,所以不能把批评县委书记滥用权力说成是仇富仇官的问题。至于县委书记所说的“信口雌黄者却成为网络英雄。”这句话是个谣言,到目前为止也没听说过谁因此成为网络英雄,希望这个县委书记收回这句话。
 
  适应网络批评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会有第二步,第三步,第N步。第二步是应该建立对县委书记进行有效制约的分立制度,这包括,县委书记的权力应与政府的权力分开,不能把一个县搞成类似于县委书记是董事长、县长是总经理的公司制度。第三步应该是对县委书记的权力进行分割,明确县委书记的职责,把决策权改由党代会负责,县委书记有执行权,纪委与党委平行并受上级垂直领导,对县委书记进行双向监督。第四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党内民主,县委书记应由上级委任制改为党员内部普选制。
 
  当然,防止县委书记滥用权力的最佳制度还是宪政民主制度,但这还得一步一步走。走是必须的,不走,人们会像突尼斯、埃及一样,总统都会不客气地被赶走,人民才不管你在没被赶走之前做了什么好事呢。有时候,公民忘恩负义也是行使其权利的一种方式。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