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围观中国>>正文内容
薄熙来:重庆探索就是为中国新一轮改革探路 >> 阅读

薄熙来:重庆探索就是为中国新一轮改革探路

作者:肖 竹 来源:《重庆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1日 点击数: ( 字体: )

 
不懈怠,不松劲,为“民生导向”和“缩差共富”做出新的积极的贡献
 
自由发言结束后,陈光国、邢元敏、张轩分别发言。
 
陈光国说,这些年来,市人大代表响应市委号召,积极投身于“五个重庆?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代表的职务意识、宗旨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密切了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也提升了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代表行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形成长效机制,为民生导向、缩差共富作出新的积极的贡献。
 
邢元敏说,“800委员助推区县发展”的活动,是市委和熙来书记亲自倡导的。市政协一定要把助推活动,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搞好,在“民生导向”和“缩差共富”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一年365天,只要我们的委员精神不懈怠、工作不松劲,助推活动就一定会更加出色。
 
张轩说,代表和委员针对民主法治,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在会中和会后与大家仔细磋商。民主法治建设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实实在在、一步一步推进。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民主法治15条”落到实处。
 
重庆的发展思路,符合西部的特点,符合中央的要求,符合国际惯例和现代经济的需要
 
黄奇帆介绍了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这些年,重庆经济走在“快车道”上,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在确定发展路子时,有一个比较好的设计。第一,按照锦涛总书记提出的“314”总体部署,形成了城市化、工业化、城乡统筹一体化的战略。第二,坚持民生导向、缩差共富的发展思路。第三,坚持改革、开放、创新,从后位变成了开放的前沿,从改革创新中增强动力。第四,社会管理方面,通过“打黑除恶”、“三进三同”等,把社会管理变成民主法治的基础。在这四大框架下,我们建设“五个重庆”,通过改革开放,进行产业结构大调整,转变发展方式。重庆的发展思路,符合西部的特点,符合中央的要求,符合国际惯例和现代经济的需要,所以,整个工作推进比较顺利,有些结构性的问题在顶层设计中就迎刃而解了。
 
民主是一种力量,大家都去想,都去关心,就生动、具体,就丰富、充实,一个城市就大有希望
 
薄熙来说,刚才各位代表、委员说的都是心里话,很感谢大家对市委、市府工作的支持。24位同志踊跃发言,很有内涵,充分体现了同志们对家乡重庆的关心,也让人感到会场上生机勃发的朝气和浓厚的民主气氛。民主是一种力量,大家都去想,都去关心,就生动、具体,就丰富、充实,一个城市就大有希望。我们召开“两会”,就是要把大家的意见都拢上来。比如大家提到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医疗问题,全民健身问题,渝新欧货物回程问题,还有“万元增收”后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等等,都颇有见地。市委、市府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就是要经常听取并采纳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好意见,并加以整理、提炼,再有效实施,工作就会大有进展。
 
薄熙来说,如果一个地方,只靠几个当领导的抠脑壳、找门路,却将大多数人拒之门外,这个地方就很难发展起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广泛,不少还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有许多真知灼见。希望大家继续开动脑筋,建言献策,共同推动咱重庆的科学发展。
 
如果我们既能高速、优质地发展经济,又能有效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就是在书写历史
 
薄熙来说,过去的一年很不平凡,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埋头苦干,发挥潜能,经济社会发展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取得了新进步,令人振奋。GDP近万亿,增幅16.5%,财政收入连年保持40%以上的增幅。改革开放方面,有诸多探索和进步。大规模建设公租房,实施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土交所、药交所等,受到经济界的关注。讲开放,不仅两江新区引人注目,各区县也有不少亮点。世界500强已有200户落户重庆,以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异军突起。2007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0亿美元,去年一年已达100亿,还“走出去”到国外投资50亿美元。随着渝新欧铁路的贯通,重庆从对外开放的“三线”变成了“一线”。
 
薄熙来说,在大发展的同时,要更加关注民生,这是个原则问题,方向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市委提出走民生导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推出了“民生10条”,“共富12条”,市府很快拿出了扎实的措施,条条很具体,都是“真金白银”。人大和政协也主动开展了“人大代表在行动”、“800委员助推区县发展”等十分有力的举措。目前“缩差共富”已得到全市人民的积极响应,并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全面展开,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天(1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一篇文章《重庆探索共同富裕》,对重庆的探索给予了充分肯定。如果我们既能高速、优质地发展经济,又能实现共同富裕,让广大人民群众从内心感到满意,就是在书写历史,就是为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发展探路。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