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学人春秋>>正文内容
蒋介石看鲁迅:我素来很敬仰他,想和他会会面 >> 阅读

蒋介石看鲁迅:我素来很敬仰他,想和他会会面

作者:陈明远 来源:凤凰网历史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4日 点击数: ( 字体: )

 
蔡元培通过大学院照顾鲁迅
 
到头来还是由担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的蔡元培,于1927年12月主动给鲁迅送来一个不用上班就可以拿到300圆干薪的特大饭碗:中华民国大学院特约著述员(又称特约著述员)。
 
一年之后,这个饭碗又在蒋梦麟任部长的教育部里改名为“教育部编辑费”。
 
蔡元培曾在他的《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中说过:“大学院时代,设特约著述员,聘国内在学术上有贡献而不兼有给职者,听其自由著作,每月酌送补助费。吴稚晖、李石曾、周豫才诸君皆受聘。”(收在《自传之一章》书中)
 
这个“特约著述员”,在商务版的《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中,有它的自1927年12月起至1948年1月止的20多年中共有124人的名单,称作“专门人员”中的“特约编辑”。其第一批,是五个人,即吴稚晖、李石曾、马夷初、周豫才、江绍原。都是1927年12月同时聘任的。
 
现在的《鲁迅书信集》中,也有三封信谈到此事,不过称作“特约撰述员”罢了:
 
(1)昨由大学院函聘为特约撰述员,已应之矣。(1927年12月19日致邵文熔信)
 
(2)绍原经济情形,殊可虑。但前两星期(即18日,实际上只隔9天。因为18日是星期天,25日又是星期天,信是26日写的,所以这里是倒数上去的第二个星期天之意),有一个听差(我想是蔡“公”家的人)送大学院的聘书到我这里来,也有绍原的一份,但写明是由胡适之转的。问他何时送去,他说已送去过了,胡博士说本人不在沪不收。我本想中途截取转寄,但又以为不好,终止了。后来打听季茀,他说大约已经寄杭了,星期二(十九)付邮的。莫非还未到么?倘到,则其中有一笔钱,可以过年。(1927年12月26日致章廷谦信)
 
(3)被裁之事,先已得教部通知。蔡先生如是为之设法,实深感激。惟数年以来,绝无成绩,所辑书籍,迄未印行,近方图自印《嵇康集》,清本略就,而又突陷兵火之内,存佚盖不可知。教部付之淘汰之列,固非不当,受命之日,没齿无怨。现北新书局尚能付少许版税,足以维持,希释念为幸。(1932年3月2日致许寿裳书)
 
这件事,从上面三封信中已经可以了解它的大致情况:(1)这是出自蔡元培的善意,照顾鲁迅的生活,好让他自由写作;(2)鲁迅的接受聘任,是为了出版他所辑集的《古小说钩沉》之类的书,正像他在厦门大学时也曾把此书想交由学校出版一样;一般书店要赢利,是不容易出版这种书籍的;(3)除此之外,鲁迅绝未为他做过任何别的工作;(4)因此之故,也由于别的原因,最后是被裁撤;(5)蔡元培还要去争回来,鲁迅以为不必。
 
关于这次重要的应聘,在《鲁迅日记》上也可以查考出它的经过。为了对此事的轮廓认识得更清楚些,现在把它的全部过程,摘要表述如下:
 
1927年12月18日,收到聘书和本月薪金三百圆。
 
1928年1月31日,收到本月薪。隔一个月。3月12日,收到2月份薪。以后每月都收到上月薪。12月31日,收到11月份薪。(其中11月起不算“大学院”而称教育部,这是因为10月24日起,大学院改成了教育部,特约著述员仍旧蝉联,但名义恐怕已经改成“特约编辑”,所以薪水也改记成“编辑费”了)本年内,共收到11个月的薪或费。
 
1929年1月15日,收到去年12月份编辑费。2月7日,收到1月份费。又隔1个月。4月24日,收到2月份费。当中5月11日去北平,6月5日回上海收到3月份费;15日,又收到4月份费;27日,又收到5月份费。7月19日,收6月份费(复了一封信)。8月16日,收7月份费;29日,又收到本月份费。9月至12月,都收本月份费。本年内,共收到13个月的编辑费。
 
1930年1至6月,都收本月份费。隔开两个月。9月和12月,都收7、8、9月份费。本年,共收到9个月的编辑费。
 
1931年1月7月,收去年10月份费。隔开一个月。3月和4月,收去年11、12两月份费。5月5日,收本年1、2月份费。6月3日,收3、4两月份费。7月至11月,各收5、6、7、8、9月份费。12月2日,收10月份费;31日,又收11、12两月份费。本年内,共收到15个月的编辑费。
 
次年起,《日记》中不再记收到编辑费的事。
 
到1931年12月蒋介石以行政院长兼理部务时,编辑费被裁撤。在这种情况下,鲁迅于1932年3月2日致信许寿裳:
 
被裁之事,先已得教部通知,蔡先生如是为之设法,实深感激。惟数年以来,绝无成绩……教部付之淘汰之列,固非不当,受命之日,没齿无怨。……今所恳望者,惟舍弟乔峰在商务印书馆作馆员十年,虽无赫赫之勋,而治事甚勤,始终如一,商务馆被燹后,与一切人员,俱被停职……可否乞兄转蔡先生代为设法……
 
由于有“蔡先生代为设法”,周建人保住了商务印书馆的编辑职位。
 
鲁迅和周建人兄弟怀着对于蔡元培的感激之情,于1933年1月6日双双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蔡元培主持大学院支付给特约撰述员鲁迅的这笔“补助费”长达4年1个月,共计有14700银圆,数目不小。鲁迅用它购买了大量书籍和画册等。1930年的一年,达到买书的最高峰,平均每月购书的费用有200 38圆之多(本年收之于“编辑费”者九次,共2700圆;购书用2404 50圆;用之别的方面的每月平均只有24圆);此外,鲁迅还不断资助经费给革命互济会和左联等进步团体。
 
1930年12月,蒋梦麟辞去了教育部长之职,到北京大学当校长,国民政府于12月4日改聘高鲁为教育部部长;高不到任;于是,6日起,就由蒋介石亲自以行政院部长兼任了教育部部长;15日,又任命李书华作为他的政务次长。蒋介石兼任这个教育部部长,一直到1931年6月18日,达7个月;接着就由李书华继任教育部部长,到1932年的1月8日为止。
 
就在蒋介石兼任教育部部长的期间,据许广平说,有人去向蒋介石告密,说:现在部里的特约编辑周豫才,就是周树人——鲁迅,也就是最激烈地反对你的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和这两个团体的头子,也就是浙江国民党省党部呈请中央通缉,并已通缉在案的这个人。告密者的意思,原来是提请蒋介石注意此事并加以处理,借此邀功。可是,蒋介石听了,反而说:“这事很好。你知道教育部中,还有与他交好的老同事、老朋友没有?应该派这样的人,去找他,告诉他,我知道了这事,很高兴。我素来很敬仰他,还想和他会会面。只要他愿意去日本住一些时候,不但可以解除通缉令,职位也当然保留;而且如果有别的想法,也可以办到。”许广平说,后来教育部来了人,说了这事,鲁迅拒绝了;然而,还拖了几个月,想争取;到年底,就把这个特约编辑(特约撰述员)的职位裁撤了。
 
(文章摘自《鲁迅时代何以为生》 作者:陈明远 出版:陕西人民出版社)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